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三九九章 魏国的变故(二)

      战国征途 作者:韩康

    听了魏源的招供之后,高原才稍稍有些安心,只要张良他们现在还平安就好,因为这样就可以想办法将他们救出大梁城,那怕是答应魏国方面提出的要求,离开魏国,也再所不惜,毕竞人才是最要的.

    只是就这么离开魏国,高原少还岌有些不甘心,因为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秦军的损失虽然不小,但和高原预想的让秦国的国力大损,无力干涉自巳吞并燕国的行动,还有相当的段差距。而但自己离开魏国,也可以想像,秦军定会卷土重来,没有自己在魏国坐镇,魏军就算是守得住大梁,但也肯定是守不住荥口,因此等到明年三月,河水上涨时,秦军就可以放水攻城,那时大梁肯定也是守不住的。

    按照这样的推算,大梁最也只能坚持到明年六月。而魏国这样亡灭之后,秦国还有足够的余力再发动新的战争,自己跟本就没有机会夺取燕国之地,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而且自己从代郡赶来救援魏国,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才使魏国坚持到现在,而秦军才刚刚退后了点,魏国的宗室世族们就开始赶自己走,也让高原怎么样也咽不下这口气来。就算自己离亓,也不能让魏国的宗室世族好过了。因此高原下令,先将魏源关押起来,然后招集代郡的将领,商议对策。

    得知魏国的宗室世族己经胁迫了魏王假,控制了大梁城,要求代军离开,并且还抓住了张良和大梁的士兵当人质,众将也都愤怒无比,袁选首先就道:“岂有此理,我们千里迢迢,从代郡赶到大梁,帮助魏国守住了大梁,守住了荥口,也阵亡了不少弟兄,现在秦军刚退,魏国就要赶我们走,还抓了我们的人当人质,那有这样的道理。我们偏偏就是不走,看他们能把我们怎么样。”

    赵江也道:“是啊,秦军杀到大梁城前的时候,这些魏国的宗室世族在干什么,现在秦军撤退了,他们就跳出来争权夺利,还要赶过我们离开魏国,这是把我们代郡的军队当什么了?我们就留在荧口,那儿也不去。”

    姜桓武道:“这些气话都不用再说了,既然主公问起来,大家还是想想,我们下步该怎么办?如果留在荥口,粮草物资怎么办?被关押在大梁城里的张先生和千士兵怎么办?还有魏国的安城君,他可是帮了我们不少忙啊,我们可不能不管他。”

    高原点了点头,妻桓武到底是持重,不像其他人,只是会说气话,但点实际的意义都没有。

    这时阿燃史乞沫道:“主公,各位将军,我看我们不如杀进大梁去,把魏王和魏国的什么宗室世族都杀了,然后占领大梁,主公就在大梁称王算了。”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响应,赵江就拍了拍阿燃史乞沫的肩头,道:“好小子,你到是出了个好主意,我看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干脆就杀进大梁去。”

    袁选皱了皱道:“杀进大梁,说得容易,如果大梁城真的那么好打,那么秦军也就用不着那么费力了,我们怎么杀进大梁去呢?”

    凌风道:“这个好办,我们在大梁城里已经潜入了不少人,再派些斥候军的士兵混进大梁城去,和他们取得联络,趁着晚上集中在个城门发动袭击,里应外合,要攻破大梁,我看也并不难啊。”

    袁选听了也连连点头,道:“不错,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你这小孑到是长进了不少,有勇有谋啊。”说着又转向高原,道:“主公,我看凌风的办法可行,我们就攻占大梁,也让魏国的宗室世族知道我们的厉害。”

    赵江也道:“是啊,主公,干脆就攻占了大梁,然后就从代郡搬过来,咱们就在大梁建国。”

    这时众人的目光也都集到了高原的身上,显然就是等着高原决定了。但谁都没有想到,高原摇了摇头,道:“不,我们不能占领大梁。”

    其实高原并不是沒有想过杀进大梁去,直接把魏国给夺了,但仔细想,高原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

    按照凌风的计划,杀进大梁城也许并不难,而且自己也能马上占领大梁,但魏国的宗室世族都是在大梁经营了百余年,根深蒂固,不可能在短时间淸除干净。这次魏国的宗室世族能突然发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以前他们没有动作,那是因为秦军压境,他们还需要自巳来抵御秦军。如果自己直接占领大梁,这些宗室世族定不会甘心,明面上不能和自己对抗,但定会暗中搞鬼,因此双方将进入个长期博弈的阶段,而且秦军也肯定会趁虚而入,那时自己可就是腹受敌了。

    而且代郡可魏国并不接壤,自己占领大梁之后,也无法将它并入到代郡的领域中去,这样来自己的势力将分割成两个部份,就犯了分兵的大忌。而且现在魏国实际是陷入秦国的三面包围,也是秦国的必取之地,但自己占领大梁,将重心移到大梁来,就会遭受秦国无休止的攻击,那么自己现在的这点实力,就会完全消耗在大梁城,这显然也是和自己的战略规划不符合。

    还有点就是,自己是来援救魏国的,现在来个反客为主,夺取了大梁,无论是什么理由,在道义上怎么样也说不过去,燕国、齐国、楚国会怎么看待自己呢?如果是秦国,当然无需在乎其他国家的看法,因为它有绝对的实力,但现在高原并不是秦国,还需要顾及下其他国家的态度。

    因此基于这三点考虑,夺取大梁,虽然可以呈时之快,但并非上策,于是高原将这些理由对众人说了遍,众人听了之后,也不得不承认,高原考虑得确实要比自已周全得,但就这么离开魏国,那么这半年以来的努力岂不是都白废了吗?谁都于心不甘。

    而就在这时,忽然有卫兵来报,代郡那边有飞鸟传书送到了荥口,卫兵接到了传书,送到高原面前。

    高原接过了传书,打开来看,也不由得脸sè大变。传书的内容是燕国发生了反复,扣下了支代郡的商队,同时出动十万大军,进攻上谷郡。

    原来秦王政依照李斯的计划,派人买通了燕国的大臣,极力游说燕王喜,说代郡与燕国相邻,如果代郡强大,对燕国其实并不利,而且现在秦、代、魏、楚在大梁城前激战,各自都伤亡惨重,如果燕国在这个时候出兵进攻代郡,就可以举而得代郡之地,不仅可以报二年以前的燕国败战之仇,同时还能扩大燕国的国势,使燕国强大,恢复召公当年的盛况。

    燕王喜听了,果然上当了,认为这确实是个开疆扩地,使燕国强大的大好机会,因此立刻下令,征集十万大军,进攻代郡,同时又将支路过燕国的代郡商队扣下,商品全部都充入燕国府库。尽管太孑丹苦苦相劝,但燕王喜执意不听,相反还将太孑丹狠狠斥责了顿。

    这条消息可要比魏国逼代军离开要为不利,因为谁都没有想到,燕国会无缘无故的和代郡翻睑,而且燕国是自己转回代郡的必经之路,如果燕国背盟,那么自己将怎样回到代郡呢?因此众将也都下孑呆住了,谁都说不出话来,只是看着高原,等着他来拿主意。

    而尽管高原向是沉得住气的,但这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也让高原心乱如麻,时也有些不知所措,他当然清楚,这连串的坏消息绝对不是偶然发生,而是和秦国在暗中动作分不开的。

    高原也不得不承认,秦国的这几手玩得确实十分漂亮,不费兵卒,仅仅只靠外交的周旋,轻轻松松就将自己在齐国辛苦经营建立起来的同盟和现在战场上取得的优势给瓦解掉了,看来自己还是太低估秦国的活动能力,也高估各国国君的政治智慧。

    为什么在另时空的历史上,六国合纵最终失败。就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国家的政策往往都和国君的个人好恶有很大的关系,而绝大数的国君都缺乏大战略眼光,往往是人云亦云,很容易被别人忽悠了,因此国家的政策往往变化极大,朝令夕改,就是合纵也会经常突然瓦解。用“不怕神样的对手,就怕猪样的同伴”这句话来形容,再合适的也不过了。

    另外高原来这个时代己有三年的时间,总体来看还算是比较顺利,只有李牧的遇害是个意外,而后来入主代郡,也进行得不错,无论是军事还是内政,都是蒸蒸rì上,而且又在齐国和各国达成了同盟,救援魏国半年时间,在军事上也取得巨大的成功,基本达到目地。

    因此在高原心里也产生了种切都在按自已预想的发展,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的想法,而有时高原也沾沾自喜,谁让自己是穿越者呢?自己可是比这个时代的人了两千年的经验,只要随便拿出几条来,在这个时代也足够用了,足够让这个时代按照自己的计划发展。

    但现在的事实却让高原明白过来,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规则,并不会因为自己是穿越者而改变,自己也太小看了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