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横祸
大明情史 作者:东方句芒
大明万历十八年正月初三,苏州府吴县。
雪后初晴,东门外个小小柴门土墙的院落外,位身穿蓝布大棉袄,梳着已婚妇人圆髻,约莫五十开外的十分精干的妇人将手拢在袖子里,在闭着的两扇破烂的门扉外,朝里头大声喊,“赵家二娘子可在?”
院落里头北边三间屋子里头西屋的张架子床上,张氏正从自己大女儿赵梅儿手上接过个粗瓷碗,蹙着眉喝里头褐色的药汁儿。听到外头有人喊,便停了停,略辨了辨声音,心里头知道这是城里头的那牙婆马氏又来了,便有些心烦,停住了喝药。
“娘,这药才剪好,你趁热快些吃了。凉了药性就差些……”坐在床边的赵梅儿忙劝她。
张氏稳了稳神,听了赵梅儿的劝,将那碗药端起继续慢慢喝下。
待到自己娘亲喝完药,赵梅儿拿起方半旧的巾帕替她仔细擦拭嘴边残存的药汁儿。就在她擦时,张氏又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赵梅儿忙起身,又替自己娘亲拍着后背顺气,边拍却边露出些担忧的神色来。恰在此时,又传来外头牙婆马氏的喊话声,“赵家二娘子,使你家女儿来开开门,今日我可是给你带了好消息来。”
想是牙婆马氏也听到了西屋里张氏的咳嗽声,故又加了这么句。她年前腊月二十来过,那时节张氏之夫赵铁柱刚殁了百日。说起这赵铁柱,是吴县有名的老实人,大孝子,平时在城里城外以卖些针头线脑的杂货为生。他为人实诚,做买卖童叟无欺,所以这吴县城里头的姑娘媳妇儿婆子们都爱照顾他买卖,因此挣的银钱倒也能养活家人,虽然日子清贫些。
可是好人却没有好命,去年九月初,赵铁柱去县城南边儿的杏花镇卖货,因为下雨便耽搁了些时辰,往回赶的时候就有些晚了。回城的路上却遇到了不知道哪里跑出来的毛贼,将他卖货所得的银钱抢了不说,还打伤了他。天明被人发现倒伏在路边抬回家时,已然昏迷不醒。张氏忙去请了郎中来瞧,郎中看过了说赵铁柱被砸伤了头,流血过,又耽搁了晚上,怕是有些难治,治不治得好也是尽人事看天命了。
郎中如此说其实也是看出赵铁柱怕是凶吉少,但向来给人瞧病都是要往好了说,谁也不敢也不愿说救不活。张氏听了他如此说自然是要全力救的,所以拿了好不容易攒下的银子按照郎中开的方子尽抓好的药给赵铁柱吃。谁曾想这银子花了,却并没有将赵铁柱救活。过了七八天,九月初十,他还是没有捱过去,两脚蹬,去了鬼门关。
赵铁柱死,素来体弱的张氏也病倒了,丧事还是隔壁赵铁柱的大哥赵铁牛出面给办的。即便是薄葬,也是将赵铁柱和张氏省吃俭用攒下的银子花了个精光,还因此欠下赵铁牛十两银子。
做铁匠的赵铁牛和他兄弟赵铁柱样也是个老实人,看着个头大,实际上生性懦弱,又没甚么主见。家里头的银钱都是媳妇儿吴氏在管着。吴氏极为精明,素日只要银钱进了钱袋,再让拿出来非得费九牛二虎之力不可。
按说赵家二郎赵铁柱死,吴氏是绝对不会借出十两银子的,但她的算盘可是打得精。这十两银子她不怕弟媳妇儿还不起,因为张氏还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呢。大女儿赵梅儿今年十四,二女儿赵莲儿十三,那容貌身段儿说起来在整个吴县城里也是有名的。在赵铁柱没死前,已经有城里头的垂涎赵梅儿美貌的人托人上门提亲了。这些人里头以西门外开绸缎铺子的魏员外最是积极。魏员外年逾四十,才死了主家娘子,便想纳赵梅儿做填房。上门的媒人放出话来,只要赵铁柱两口子答应将赵梅儿嫁给他,不仅保证赵梅儿吃香的喝辣的,四季衣裳绫罗绸缎不说,而且金银首饰也请城里最好的金银铺子打来。最最让人眼热的是,那魏员外甚至说,要给赵铁柱两口子二百两银子做聘礼。
二百两银子,这可是笔大钱,赵铁柱两口子省吃俭用攒了许年手里头不过二三十两银子。要是爱钱的爹娘早就许了这门亲事了。不过,这赵铁柱和张氏虽然日子过得清贫,倒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双女儿。那魏员外虽然有钱,但吴县城里的人都知道他家里头可有三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娶了三房媳妇儿,孙子孙女都好几个。这填房进门要应付他这几个儿子儿媳怕是不容易。再有魏员外长得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大胖子,瘸了条腿,金鱼眼,貌甚陋。
因此上赵铁柱两口子颇有些看不上,私下里在哥嫂和老娘跟前说,自己的两个女儿虽然不是金枝玉叶,但也想配个青春年少的子弟,要允了这魏员外实打实是卖女儿,害了自己女儿辈子,这种银子可不能要,也不能花。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赵铁柱两口子看不上这魏员外,但赵大郎的老婆吴氏可是上了心。吴氏和赵大郎两人有子女,也到了说亲的年纪。赵大郎做铁匠,比赵二郎做货郎挣的银钱些,但也远没有到富裕的地步,吴氏钱又管得紧,家人日子也过得紧巴。自打魏员外使人上了赵二郎家来提亲,赵二郎两口子又不答应后,吴氏便暗暗找了媒婆上魏员外家去毛遂自荐自己的女儿十五岁的赵桂儿。无奈赵桂儿资质平庸名声在外,魏员外自然是不答应,媒人回来回了话,倒让吴氏羞愤不已。
但即便这样,吴氏也没有死心,后头又数次撺掇自己的婆婆,赵大郎和赵二郎的娘刘氏去劝说赵铁柱两口子将赵梅儿嫁给那魏员外。想着要是自己大侄女赵梅儿成了魏员外的填房,那凭着这层关系,以后自己家也能从魏员外那里捞着点儿好处。再不行赵二郎两口子有了二百两银子,从他们手里借个百八十两出来给自己儿子风风光光娶房媳妇儿也是能的。
赵大郎和赵二郎的娘刘氏守寡年,自己丈夫死前就分了家。赵家青砖瓦房的大院子分给了赵大郎家,两老口跟着赵大郎过,赵二郎每月孝敬五百钱给爹娘,搬出大院子住到了隔壁的柴门土墙的老院子里。
听了吴氏的撺掇,刘氏拄着根拐杖也很去了赵二郎家的小院子几回,劝说两口子别错失了这门儿好亲事,这样的富贵人家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可赵二郎两口子却齐齐做了没嘴的葫芦,就是不吭声。
刘氏碰了几次软钉子后也不去了,只是心里头越发的对赵二郎两口子有了成见。赵二郎是孝子,自己老娘不高兴他自然看得出来,但自己女儿他看得如珍如宝,咬着牙到底没松口。只不过去赵大郎家越发的勤,常常给老娘买些吃的穿的孝敬,而自己家里的日子过得愈加清贫。
赵梅儿开始在魏员外上门提亲时,心里头不知道害怕,生怕自己爹娘答应了。后头见自己爹娘在伯母吴氏和祖母刘氏轮番的劝说下也没松口答应,不由得将高高提起的心放了下来,只是加孝顺赵二郎两口子。原以为有爹娘看顾着,将来必定会有门称心如意的亲事,必定有个堪与自己相配的夫婿牵手相伴终生。谁曾想这想法在自己爹爹死后,却是日日的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了。
家里头没了顶梁柱,娘亲又病着,家无余钱。虽然赵梅儿和妹妹赵莲儿两人也做些绣品去卖,得来两个钱除了够勉强买些粗粮糊口|活命,给张氏看病抓药的钱却是无论如何都凑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