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施家望这次是带队,不过他只是出席一下合作仪式,并不参与这次合作的全程。
这次合作虽然是大连厂和南江厂在军船制造上的一次合作,但主导方主要是大连造船厂,林叙他们这批南江厂的员工过来,都得受大连厂相关领导的调派。
双方彼此间的合作其实不算多。
大连厂缺人手,而南江厂造出来的猎雷艇狠狠亮了相,在船舶公司方面的要求下,这次合作才正式达成。
等大巴车进了大连厂厂区,南江厂一行人受到了大连厂方面的正式欢迎。
大连厂的造船设备也慢慢显露在众人眼前。
论规模,大连厂丝毫不逊色于南江厂,船坞面积大,在这座船厂里,诞生了31型潜艇、0111型高速护卫艇,还建成了国内第一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长城号和国内第一艘6.9万吨化学品、成品油轮也是诞生于此。
大连船厂内的气温要比南江厂低得多,环境上不如南江厂舒适,但因为港口巨大,在视野上要比南江厂更加辽阔。
领导们在台上讲话,林叙他们这些小兵就这儿看看那儿看看,和大连厂的职工们对对视线。
两座船厂的竞争一直在持续,员工们之间自然也是谁都不服谁。
领导们讲完话,接下来是两座船厂的青年代表讲话,施家望原本叫林叙上,林叙毕竟是海城交大的高材生,方方面面表现得都相当优秀,实绩也有,作为青年代表上台再合适不过了。
可不管他怎么说,林叙就是不愿意上去。
没办法,施家望只得挑了其他人。
他考虑过陈辽和徐军杨,但陈辽这人性格有点刺头,施家望担心他上台会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而徐军杨又是恒升船厂出来的,不是他们南江厂成长起来的人才,施家望只得指名了另外一个青年职工。
林叙没想到的是,代表大连厂上台的居然是卫强。
大学毕业之后,他就没再和卫强见过面了,不过卫强大学时候就是搞宣传的,他对这种大场合驾轻就熟。
果然,回到台下听讲话的施家望频频点头,对卫强的讲话相当满意,他一边还冲林叙点了点:你也跟人家好好学学,别光顾着琢磨你那技术。
他和林叙平时接触多,也了解林叙的毛病,林叙不是不会说场面话,比如卖货的时候,他能说得施家望目瞪口呆,有从客商口袋里抢钱的实力,可对于厂里一些务虚的活动,他是能躲则躲,施家望都找不到他人。
厂长很无奈,但厂长毫无办法,谁让林叙确实是搞技术的,而且是那种适合被捧起来的搞技术的。
卫强的讲话结束,林叙用力鼓掌,他下台之后往大连厂职工所在的位置走,经过南江这边时,他一眼就看到了人群当中的林叙。
卫强冲他挥了挥手:林叙。
林叙也冲他挥手。
施家望转过头来:你认识他?
林叙老实点头:我大学同学。
这一刻,林叙很确定,他从施家望眼中看到了嫌弃:人家的讲话怎么那么好?你快和人家学学。
林叙默不作声,用沉默表达他对讲话的抗议。
过了一会儿,施家望反应过来了:他在交大读的书,船舶系?
林叙又点了点头。
果然,施家望问出了一个每个南江厂人都会问出的问题:那他怎么没来咱们厂?
林叙很想吐槽,您老不也不是海城交大毕业的吗?最后不还是来了南江厂?
讲话一结束,卫强就来找林叙了。
南江厂一行人t出发之前,林叙他们还不知道这次和大连造船厂合作的是哪种类型的舰艇,到达之后才知道,两家船厂计划携手建造的,是一艘大型驱逐舰。
最近几年,由于外部局势一直不够稳定,海军一直在增强自身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制造大型舰艇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一艘驱逐舰舰不管是给大连厂还是南江厂独立制造,两家工厂都未必不能完成任务,只是任务所耗费的时间实在太久,而且两家工厂各有优势,可以实现在技术和资源上的互补,至少在海军和船舶公司方面看来,两家船厂的合作可以达成1加1大于2的效果。
卫强毕竟是大连厂的人,他对这次合作细节的了解要比林叙更深一些,不过难得见面,两人倒没有先聊合作:那是领导主管的事,咱们这些小兵操心了也没用。
毕业几年,卫强人长胖了一些,不过看起来比大学时候更成熟了。
他原先就是林叙宿舍的老大哥,经过大连厂的磨练,他行事做人样样都精通,倒是林叙,看起来和大学时候没什么变化。
我变化可大了。林叙不同意他的意见。
没我大。卫强指了指自己,都胖成个球了,可我还不如上大学那时候吃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