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11章

      戚矢臣在这一刻觉得自己太年轻了,他永远也赶不上父亲,他的父亲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有着,无人能比又近乎变态的自制力。
    但戚矢臣又庆幸自己不似父亲那样,因为他真的很喜欢虞书,如果不是他回头去救了虞书。
    他的爱人或许早已不在了。
    他只会变得比他的父亲还可怜。
    戚矢臣想到这里,他停下脚步,他本来都走到大门口了,然后他又转身回来走到虞书身边。
    戚矢臣弯下腰抱紧虞书。
    “虞书,我真的很喜欢你,我已经不是戚矢臣了,我现在变成了一个只知情爱的俗人。”
    被戚矢臣抱着的这一刻,虞书感知到了戚矢臣强烈的爱意,虞书瞬间就不再害怕刚刚那样的戚矢臣了。
    没有人能从情爱中全身而退。
    虞书他也不例外。
    虞书把手轻轻搭在戚矢臣的后背,轻轻回抱着他,然后把头靠在戚矢臣的肩膀上。
    戚矢臣被虞书这样的小动作,瞬间安抚了所有的欲-望,他的心像变成了一汪温水。
    两人抱在一起,抱了很久。
    最后虞书困了,轻轻的打了一个呵欠。
    戚矢臣松开虞书,在他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后,他扶着虞书躺下,给他盖好被子后,出去了。
    虞书听见房门轻声的关上,随后闭上眼睛,闭上后,虞书在回想刚刚戚矢臣和他说的那句话。
    他说他已经不是戚矢臣了。
    虞书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一夜好梦,第二天虞书醒来后,换好衣服出房门时,就看见戚矢臣站在走廊里,站在他房间不远处的地方。
    戚矢臣手里把玩着烟支,没有点燃,见虞书出来后,他把烟支丢进了垃圾桶,向虞书走过来。
    “这里不含早,我们出去吃吧。”
    戚矢臣说完后,把手里提着的一个小袋子交给了虞书,虞书接过来打开看了,里面都是他的证件和重要物品。
    虞书把东西拿好,跟戚矢臣一起出去吃早餐了,两人吃完早餐后,戚矢臣陪着他去办了电话卡,买了生活用品和衣物。
    虞书还买了不少的纸笔和本子,还有一块小一点的黑板和粉笔,最后虞书还买了一束花。
    戚矢臣还以为虞书开窍了,所以一直默不作声的跟着虞书,替他提东西,提不下的都由秘书和其他人提着,除了那束花以外。
    那束花由虞书抱着的。
    直到回村后,戚矢臣也没见虞书把花送给他,戚矢臣内心焦躁又期待,但还是忍住了。
    回村后,两人把东西都放到车上,戚矢臣陪着虞书去找了村里的老人,租了一间空屋,空屋有些年头了,虞书给了钱,老人找了村里人,帮他把屋子打扫干净了。
    忙碌了一上午,东西也搬进去放好,大家伙在老人家里吃了一顿午饭,给了辛苦钱。
    吃完饭,虞书就抱着那束花出去了。
    连戚矢臣也没带。
    戚矢臣看着虞书抱着那束花独自出去,就知道那束花不是给他的了,戚矢臣脸色很不好看的,站在虞书新住处的院子里。
    秘书跟其他人在替虞书打扫屋子,有些细节没弄好,秘书拿着大扫把在扫庭院,他看见了他们大少爷阴沉的脸色。
    秘书于是背过身扫地,尽量保持不笑,面无表情,他之前就听他上司说过,他们这个大少爷,看着虎父无犬子,其实只要接触的时间多了,就知道大少爷其实挺有人情味的。
    秘书把庭院扫干净后,就去外面走了走。
    虞书带着花去找了杨三,他在林中的小土包面前找到了杨三,此时的杨三穿着破破烂烂,不过一天未见,杨三真就变成流浪汉的模样了,头发也是脏得满是泥。
    “你不是说,下次来看你,要带一束花给你吗?”
    “我带了。”
    虞书走过去,蹲下身把花递给杨三。
    杨三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简直不可置信的瞪大了双眼,嘴巴张得老大了,连一句话都说不完整。
    “你……你……。”
    杨三想说,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虞书把花塞到他怀里,然后也不在乎杨三身上的脏污,把人抱住了。
    “杨三,我希望你能好好长大。”
    虞书说道。
    第58章 勿忘
    杨三一直以为他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因为他完好的衣服仅剩一件, 他睡的破木屋也已倒塌一大半,挡不住这山里严寒的冬天。
    他现在晚上睡觉都浑身发冷,更别提到冬天了, 他捡再多的木柴都没有用,因为屋子破了,就算燃起火堆, 晚上也会被风吹灭。
    除非他一晚上不睡,守着火堆添柴。
    他捡的柴,太少太少了,还得省着用。
    杨三也很饿,他每天都很饿。
    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杨三每天都特别饿,他从别人家地里偷的东西,根本吃不饱, 他的肚里也没有油水,更加的馋。
    他也不敢偷多了,不然村民肯定不会饶了他的,他有时候翻着书时,他注意力特别集中,也不会觉得饿。
    他真的很喜欢看书,也喜欢认字。
    他比那几个小鬼头要聪明一点, 去年过年时,有一个大姐姐回家过年, 看他可怜教过他一点。
    杨三便牢牢的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