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0节

      “蓟镇?”曹一夔毫不犹豫道:“只要他是大明的地界儿,又在北直隶的地面,哪怕是十几万大军云集的军镇,学生也是能管一管的!”
    他能说出这话来,显然是颇有胆识的。虽说按照朝廷的规矩,北直隶除了顺天府之外的区域里头那些事情,他都是能管一管,查一查的,但规矩是规矩。具体执行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就像是蓟镇这等敏感的地方,许多人是不愿意去碰的。
    “好!”张四维哈哈一笑:“为师最看重的便是你这胆略!”
    曹一夔笑道:“恩师谬赞了。”
    “有一个案子,需要你去蓟镇走一趟。”张四维接着便把昨日在蓟镇发生的那一场风波给曹一夔说了一遍。
    曹一夔拧了拧眉头,问道:“恩师您的意思是。”
    “那个被众人抓起来送到总镇府前头的军兵,他或许不是凶手,但你,要把他办成凶手!”张四维淡淡道。
    “啊?”曹一夔没想到张四维让他去做这种事,顿时便是一呆。
    “不但是要把那军兵给办成凶手。”张四维继续道:“而且你还要上奏朝廷,言道戚继光包庇凶手,纵容军兵残害百姓!”
    曹一夔听了,顿时脸色就更难看了。
    他其实是那种很方正耿直的性子,让他去做这件事,着实是大为违背他的本心。
    曹一夔很是为难道:“恩师,这个……这个……”
    张四维也不说话,只是很平静的瞧着他。
    但陡然间,曹一夔却是感觉到了极大的压力,面前这个老人在之前对自已的种种照拂,那些画面瞬间从脑海中一一闪过,让他无法说出拒绝的话。
    他很正直,但心也很软,而且很重情义,这是张四维第一次开口让他做事,他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终于,他艰难的点点头:“恩师,您说该如何做?”
    于他而言,做这种事真的很难,不但是心里那个坎儿不容易过去,而且具体该如何做也是一片茫然——他之前可没干过这等事,连该怎么做都有些拿不准。
    张四维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他就知道,曹一夔肯定是会答应的,他很了解曹一夔。他知道,曹一夔之所以答应,不是畏于自已的权势,而是感念于自已的恩情。
    这也是他格外看重曹一夔的原因。
    “来,你近前来。”张四维招招手,让曹一夔凑过来,低声说了一通。
    第144章 军报
    曹一夔点头,心中逐渐明朗。
    又一刻钟之后,曹一夔离开礼部尚书府。
    张四维嘴角微微一勾,满满的都是得意。
    这件事,曹一夔是最合适的人选。
    曹一夔是北直隶的巡按御史之一,他要去蓟镇,要去蓟镇做那件事,是顺理成章的,不容易引起别人的察觉,而且也让人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本职,他份内的差事!
    除了不引人察觉,让人无话可说之外,他去做,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哪怕是这个差事没做好,办错了也没事儿,因为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也就是说,他们不必查清,也不比寻找来源或者是找到证据,只要听说了,那就可以上奏。
    反正说错了也没事儿。毕竟风闻么,有些差错也是在所难免嘛!
    这不是一件大事,无论是对戚继光而言还是对张居正而言。
    哪怕是事情属实,而且最后被张四维指使人给揭破了,把事情给捅出来了,那么戚继光最多也不过是被申斥一通而已,甚至连申斥都不会有。对张居正来说,那就更是没什么影响了,没人会因为这个事情而弹劾他,最多也就是恶心一下。
    已经有无数被鞭笞的官员证明了一个事实:有着李太后的信任,内廷冯保的支持的张居正,在短时间内,绝对是无法被动摇的。
    因为这点儿小事儿就弹劾张居正?只怕最后倒霉的反而是是上奏章的那人。
    但张四维还是回去做这件事,他这么做,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恶心张居正一下。
    横亘数万里的边墙,不也是一块砖一块砖的垒砌起来的么?再怎么牢固的信任,如果被一点儿一点儿挖掘,也终将会崩塌。
    积少成多,积小成大,张四维是想一点儿一点儿的给张居正积攒罪证。他不是闻安臣那等后世来人,当然不知道,只要再耐心的等待几年,张居正就会暴毙身亡。在张四维看来,张居正正值壮年,身体强壮的很,想要等着他自已老死,还不知道要多久,说不定最后没耗死他,自已反而被他耗死了。
    毕竟他只比张居正小一岁,而且一向身体不大好。
    在他想来,现在这点儿罪名对张居正是没什么影响的,但一旦李太后不再信任张居正了,一旦小皇帝长大了,要亲政了,想要收回权柄了,就必然会和张居正产生冲突。到时候,这条罪名,说不定就能成为郑局长的一条重罪。
    身为朝中大臣,结交边镇大将,而且大将还纵容手下土卒行凶,为非作歹,这可不是小事情。
    到时候被翻出来,只怕倒霉的不少。
    “张居正,嘿嘿,张居正!”
    张四维一声冷笑,眼中满满的都是恨意。
    ——分割线——
    曹一夔已经打算去蓟镇了,但显然,不可能这么仓促成行。
    身为直隶巡按,他要出京是颇为便利的,却也不可能张四维跟他一说他就走,至少也得有个一两日的准备时间,而且还得寻个由头。
    由头倒是好找。
    自从隆庆开海以来,天津卫发展的格外迅速,城市也大了,人口也多了,而且前一阵子,地方上的官员上奏朝廷,要疏浚海河,修建港口等等。曹一夔这次出京,便是打的这个名头,说要去那边儿瞧瞧看看。至于出京之后做什么,那就没人管得了他了,有的是理由。
    完全可以有这么一套说辞:我在路上听见几个客商说蓟镇三屯营出了冤案,便去那里瞧瞧。反正他是直隶巡按,整个北直隶,哪儿都可以去,什么都可以管一管。
    张四维跟他面授机宜之后的第三日,曹一夔轻车简从,出了北京城。
    又一日之后,抵达三屯营。
    此时的三屯营,热火朝天,新的城墙已经修建了有一定高度了,一些附属的建筑也在建造。
    曹一夔是从东门进的城,他瞧见在新建的东城墙之外,一个很大的湖泊正在被开凿。
    自从当了巡按御史之后,曹一夔也去了许多地方,办过不少案子了。若是按照以前的习惯,他会先在一个不起眼的客栈里住下来,装扮成出来游学的寻常书生土子,然后四处走走看看听听,便能得到许多有用的消息。
    只不过这一次,是存心来找茬儿的,目的很明确,也就没必要再费事了。
    所以进了三屯营之后,他直驱总镇府。
    此时的总镇府中,戚继光正看着一份儿军报皱眉不语。
    军报并非是蓟镇的,而是关于辽东镇总兵李成梁的。李成梁又立功了,插汉部和泰宁部进犯辽东,结果被李成梁击溃,李成梁趁势集结骑兵,奇袭泰宁部插汉部,又打了个大胜仗,斩首数百。斩首数百,这样的功劳,方才国朝初立国之时不算什么,但放在这会儿可不一样了。大明中后期,边防废弛,对外无力,能斩首数百,那就是了不得的大捷。
    反正给朝廷的捷报上是这么写的,几百个人头也是结结实实的送过来了,但到底是怎样,那就只有辽镇的人,甚至是只有李成梁自已才知道了。
    “唉,汝契啊,汝契!”
    戚继光摇了摇头,再不说话。
    汝契,是李成梁的字。
    同为边镇重将,戚继光对李成梁是很了解的,两人虽然见面次数不算多,但关系还算可以,当然,绝对算不上多好。两个手握重兵的边镇大将真要是关系特别好,那朝廷只怕就要担心了。
    戚继光很清楚李成梁的行事方式。在他想来,这一次插汉部和泰宁部入寇的事情未必不是真的,李成梁率兵追击也未必不是真的,那些人头更是做不得假,但这一切背后,只怕都是李成梁在操控。
    他这样做,无非便是向朝廷要军功。
    戚继光甚至能猜到消息传到京师之后,朝廷的反应:有这么一场大捷,皇帝应该会去祭告郊庙,告诉列祖列宗又打胜仗了,咱大明还是兴隆昌盛。而朝中大臣尤其是那些阁臣,也都脸上有光,因为这是在他们在任期间打的胜仗,他们自然也有一份功劳。至于辽东的李成梁,则是会得到大量的封赏,只怕还有加官进爵,他手下那些死战的将土们,也能得到赏赐。
    皆大欢喜!
    不得不说,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至少站在朝中衮衮诸公和李成梁的角度看是这样的。
    但对此,戚继光却不以为然。
    第145章 抱歉,已经结案了
    固然是打胜仗了,大伙儿也都欢喜了,一片花团锦簇,烈火烹油一般,似乎大明朝扬威天下的荣光更加炙热。但又有几个看到了胜仗背后隐藏的东西?
    那是大量耗费的民力和物资,那是数以千百计战死的土卒,那是被打的残破的民生,打的凋敝的经济。
    背后的损失有多大?当朝衮衮诸公瞧不见么?亦或是瞧见了,但却假装瞧不见?
    更重要的则是,只要一打仗,无论是什么原因,但至少能说明:辽镇是不太平的,不安定的。而戚继光则是始终认为,一个将领镇守某地,最需要做的,不是打多少仗,杀多少人,而是让这里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再说了,胜仗打了,问题就解决了么?
    只怕未必啊!
    戚继光正自想着,忽然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接着戚金的声音便是传来:“大帅,出了事情了。”
    他声音略有些慌乱。
    戚继光心里一跳,起身开门,便瞧见戚金站在外面,脸上有着掩不住的焦急和慌张。这可不多见,戚金少年老陈,其实颇为沉稳,少见他有这般表现,可见定然是出了事情。
    戚继光没先问出什么事了,而是先斥道:“慌慌张张的,成什么样子?”
    “是,属下失态了。”
    戚金心中一凛,赶紧请罪。
    等他喘匀了气儿,戚继光方才不紧不慢的问道:“发生什么事儿了?”
    “直隶巡按曹大人来了,就在府外等着。”戚金道。
    “曹一夔来了?”戚继光眉头皱了皱,心下有些纳罕,暗道:“他来做什么?”
    “怎么安置了?”
    “迎到前衙大堂的偏厅去了,已经着人上了茶水,齐参将正陪着说话。”戚金赶紧道。
    说来也是巧,齐参将今日过来了,找戚金有事商量,两人正要出总镇府的时候,结果在府门口碰到了曹一夔,得,这下谁也别走了,一个陪着,一个进来禀报。
    “处置的还算妥当。”戚继光点点头道。
    他换了一身正式的官袍,便去见曹一夔。因为曹一夔是直接来的他的衙署,算是正式的,官面上的拜访,就不能太随意了。
    曹一夔正靠在椅子上喝着茶,和齐参将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忽然听到厅门之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一阵爽朗的笑声便是传来。
    戚继光大步走进门,哈哈笑着抱拳拱手道:“曹大人莅临蓟镇,本帅有失远迎,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曹一夔也起身还礼,笑道:“戚帅客气。”
    两人落座说话。
    戚继光对曹一夔态度很是客气,没办法,大明重文轻武的情况实在是太严重,
    他是蓟镇总兵官,但总兵是差遣,本身是没有品级的,但他他同时还是右都督,这就是一品高官了。只不过哪怕他已经官居一品,却还是对曹一夔这个七品文官表现的很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