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18节

      而眼前这位袁大人,正是当初那些三法司官员的领头人!
    大理寺少卿袁檀!
    沈毅拍了拍手,恍然道:“想起来了,原来是袁少卿,当初在福建,我还说回建康之后,要请袁少卿喝酒来着……”
    说到这里,沈毅又想起来一件事,连忙改了称呼,笑着说道:“袁兄现在,应该不是大理寺少卿罢?”
    大理寺少卿是正四品的官员,如今的袁檀,一身三品官服,自然不会还是大理寺少卿。
    “承蒙陛下信任。”
    袁檀笑呵呵的说道:“去年就被陛下调任御史台了,如今是御史台的右副都御使。”
    说到这里,他看向沈毅,微笑道:“这一次也是奉命,作为监军,与沈侍郎一起北上,前往淮安。”
    直到这个时候,沈毅才终于明白,这位袁少卿的来意。
    他也想起来了,前些日子洪德皇帝说过的话。
    洪德皇帝说,可以许沈毅便宜行事,但是须得还淮安军派一个监军过去。
    而御史巡查天下,派袁檀这个三品右副都御使去淮安,做这个监军,正合适不过。
    当然了,袁檀也是聪明人,虽然做了这个监军,但是很明显不太愿意得罪沈毅,因此一大早就来沈毅这里混个脸熟。
    御史台副都御史是正三品,有时候出去外放巡抚的时候,就会挂这个头衔,相比较于先前的大理寺少卿来说,是实实在在的高升。
    而且,这位袁少卿,前几年还是大理寺丞,被今上擢为大理寺少卿,看来是在福建的差事办的很好,深得圣心,因此短短两年时间,竟又升了两级一品。
    在三法司系统里,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了。
    沈老爷对着袁檀拱了拱手,微笑道:“原来袁兄高升了,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外,竟没有怎么注意。”
    “恭喜袁宪台。”
    袁檀连连摆手,苦笑道:“都御使才是宪台,沈侍郎莫要乱说,传出去要惹人非议的。”
    沈老爷笑呵呵的说道:“一般官员说错话,最怕的就是御史台御史弹劾,袁兄现在已经是御史台的宪台,怕个什么?”
    袁檀苦笑摇头:“我一直在大理寺,刚进御史台没有多久,哪里管得了御史台的事?”
    他顿了顿,对沈毅说道:“沈侍郎,袁某表字香庭,今后恐怕要共事一段时间,沈侍郎称呼表字就是。”
    沈毅也微笑点头:“小弟也没有实任侍郎,今后香庭兄称呼我,也称呼表字就是。”
    袁檀点头,微笑道:“今天贸然登门拜访子恒,是有些事情,要提前与子恒说一说。”
    沈毅微笑:“小弟洗耳恭听。”
    袁檀微微拱手,开口道:“不瞒子恒,我昨天刚见过陛下,陛下也跟我说明了,这一次去淮安,究竟是去做什么。”
    “陛下交代,让我去淮安之后,多听多看,但是尽量不要说话。”
    袁檀笑着说道:“说白了,我这个监军,就是给中书的几位相公看一看,让几位相公放心,不会影响子恒你在淮安做任何事情。”
    “这一点,子恒大可以放宽心。”
    沈毅脸上带着笑容,开口道:“香庭兄既然是监军,那么就该怎么来怎么来,在淮安,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对的,便立刻跟小弟说就是了。”
    “实在是看不过眼,该给朝廷上书,便给朝廷上书。”
    这位袁副宪连连摇头:“子恒千万不能这么想,愚兄从来没有从过军,对于军中的事情也不懂,陛下派我去,只是为了让淮安军名正言顺的扩军。”
    “到了淮安,子恒只当我不存在就是。”
    袁檀在五六年时间里,从正五品大理寺丞,完成二段跳,成为现在的正三品袁副宪。
    这个过程,都是在洪德皇帝亲政之后完成的,也就是说,他一定是毫无疑问的皇帝死忠,是绝对忠心于皇帝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派他到淮安去,也合情合理。
    两个人客套了好几句话之后,袁副宪才看着沈毅,问道:“未知子恒什么时候动身去淮安,愚兄回去之后,也好有所准备。”
    “估计就这几天时间了。”
    沈毅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微笑道:“等个大晴天,不再下雨下雪,咱们便动身启程,香庭兄以为如何?”
    袁檀站了起来,对着沈毅拱手,笑着说道:“子恒才是主事之人,自然都听子恒的。”
    “如此,愚兄这就告辞了。”
    沈毅起身,拉着他的衣袖,微笑道:“来都来了,还走什么?在寒舍吃一顿饭再走。”
    袁檀四下看了看,笑着说道:“子恒家里,可无论如何也称不上寒舍二字。”
    沈毅笑了笑,没有接话。
    不过他还真的留这位袁副宪在家吃了一顿中午饭,等吃完午饭之后,他把袁檀送出家门,拱手笑道:“过些日子,就要在淮安共事了,香庭兄多多照顾。”
    “不敢当。”
    袁檀拱手还礼。
    “是子恒多多照顾我才是……”
    第九百五十八章 是,沈公!
    正月二十五,沈毅完成了在建康的一切准备,在当天早上告别家里人,坐上了北上的马车。
    前来送别的人不少,甚至户部尚书赵昌平亲自把沈毅送到了城外,话别许久,才依依不舍的挥手告别。
    身为大九卿,赵尚书一言一行都会被建康城里的其他人瞧在眼里,他现在出来送沈毅,毫无疑问,是为沈毅站台。
    或者说,是为淮安军站台。
    因为送别的人很多,一直到正午,沈毅的马车才得以离开建康十里,好在这个时候不热,中午不用歇息,可以一直赶路。
    御史台的袁檀袁副宪,与沈毅同行,不过他受不了马车的颠簸,是坐轿子出的门。
    事实上,这个时代绝大多数文官出门,不管是走多远的路,大多都是坐轿子出门的多,除非是那种特别穷,雇不起轿夫的官员。
    像沈毅这种,出门不是骑马就是坐车的文官,反倒是少数,甚至可以说是异类。
    虽然沈毅对于坐轿子不太感兴趣,但是这种出行方式在这个时代,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的。
    最起码,可以让一大批轿夫,养活家里。
    马车奔走的速度虽然不快,但是比起轿子还是多少要快上一些的,因此两个人一起走了一会之后,沈毅就有点嫌弃袁檀走的慢了。
    趁着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跟这位袁副宪打了声招呼,到了下午的时候,便带着自己的随从先行上路,不再等这位监军大人。
    袁檀虽然想跟着沈毅,但是毕竟轿夫不允许,一下午的时间就被沈毅甩在了身后。
    到了第二天,沈毅见甩掉了袁檀,干脆也就不坐马车了,直接骑上马匹,奔向淮安府。
    四百里的距离,哪怕骑马的速度不快,只两三天时间,到正月二十九上午,沈毅就赶到了淮安府,进驻到了钦差行辕。
    因为提前给淮安军打过招呼,当沈毅到达钦差行辕的时候,淮安军的几个主要将领,已经在钦差行辕门口等候。
    等到沈毅的马停在钦差行辕门口的时候,众人分列两边,对着沈毅恭恭敬敬的抱拳行礼:“末将凌肃,拜见沈公!”
    “末将薛威……”
    “苏定……”
    一共六个将领,凌肃那边带着刘明远跟张猛,苏定这边则是薛威还有一个万钟。
    万钟因为在东海之战立功不小,现在虽然职位级别还没有上来,但是在淮安军的地位,已经抬升了许多。
    沈老爷跳下坐骑,舒缓了一下筋骨,开口道:“不必多礼,咱们进去说话。”
    很快,众人就到了钦差行辕的正堂,沈毅自己径自在主位上坐下,然后各个将领在他左右手落座。
    左边是凌肃三人,右边是苏定三人。
    落座之后,沈毅喝了口茶水,看了众人一眼,淡淡的说道:“一个多月未见,诸位好啊。”
    即位将领纷纷低头抱拳:“问沈公好。”
    沈毅脸上露出笑容。
    “好了,诸位今天在心里,估计也不是来听我问候的,知道你们想听什么,我也就不卖关子了,直接开门见山。”
    沈老爷放下茶盏,淡淡的说道:“去年年底报功的文书,朝廷已经批下来了,只不过兵部那边还在走流程,本来我是想在建康等着,带着兵部的文书和朝廷的圣旨一并回来,但是等了些天,实在是等不及了,便提前赶了回来。”
    他看向众人,微笑道:“诸位,还有淮安军上下,朝廷与兵部都会论功行赏。”
    六个人闻言,都是神情一振,纷纷起身,对着沈毅低头道:“多谢沈公!”
    “不必谢我。”
    沈毅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坐下来,然后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去年我就跟你们提过,今年淮安军要增兵两万左右,这件事情,朝廷也批下来了。”
    沈老爷停顿了一下,然后淡淡的说道:“除了这两万人的新兵名额之外,上元节之后,我又去兵部奔走,最终兵部点头同意。”
    “这两万新兵,是计入兵部编制的,也就是说……”
    沈毅面色平静:“会增加四卫的将官。”
    淮安军的前身是沿海都司,沿海都司五卫的编制,一共有五个指挥使。
    这五个指挥使的名额,一直固定住,哪怕后来淮安军扩军一万人,变成了三万人,五个指挥使的名额依旧没有变动。
    而现在,新增四卫的编制,也就是说,淮安军整编之后,会新增四个指挥使的名额!
    四个指挥使,四个指挥同知,八个指挥佥事还有整整二十个千户的位置!
    这是实打实的好处,而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在坐六个人,都不免心神激荡。
    他们这些人,虽然大多领了指挥使的差事,但是是以低品级领高职位,比如说张猛还有刘明远,现在都是指挥佥事的品级。
    万钟更是千户的品级!
    如今,淮安军一下子空出来这么多将官的名额,不仅下面那些老资历的百户千户有了出路,他们这六个人,也大概率会往上抬一抬。
    尤其是万钟,呼吸都急促了。
    因为这样一来,他千户的位置,大概率是会往上动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