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医汉 第170节

      苏轼只能长长地叹了口气,还用眼神瞟向一起参加考试的苏辙。
    苏辙和苏轼从小一起长大,见苏轼那么一叹一望,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他拿起手头的笔管轻轻一吹,以此提醒苏轼那道题出自《管子注》。
    苏轼当然也不是一味让弟弟帮助的,有次他和弟弟参加另一场考试,见苏辙不记得出处,立刻谎称自己带进来的冰砚不见了,拍桌大骂“小人哉”,以此提醒苏辙他们写的题出自《樊迟学稼注》——就是樊迟这人去向孔子请教怎么种地,孔子跟人评价樊迟“小人哉”那一段。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霍善对此赞叹不已,跟刘据感慨说咱们叔侄俩遇事只要像苏家兄弟那样同心协力,世上从此再也不会有能难得倒他们的先生!
    刘据:?????
    刘据觉得自己这个当叔父的,需要对霍善这小侄子进行严肃的思想教育。
    这一天到晚跟那些人学的都是什么玩意啊!
    事实上苏轼也没有不靠谱到用把这种事迹嚷嚷出来带坏小孩,这些都是蔡京儿子蔡絛作为奸党被流放后闲着没事写了本《铁围山丛谈》,用心八卦了诸多昔日同僚兼前辈的秘闻。
    流放外地这么无聊,我要把你们统统写进书里!
    霍善也没有去拜读这本《铁围山丛谈》,他只是……奖池里多了个【心有灵犀(一次性技能道具)】,用上这个技能道具以后不用说话都能明白对方心里在想什么!
    技能介绍就是苏家兄弟俩互帮互助的光辉事迹。
    霍善发给苏轼问他这些南宋人八卦的事情是不是真事。
    苏轼当时没出来回答。
    霍善没有从苏轼本人那里获得充分的反馈,只能改为跟刘据分享自己刚听来的新鲜事迹。
    等苏轼忙活完自己的事看到霍善的问话时,刘据已经震惊不已地记了苏轼一笔:“好啊,就是你一直在带坏我侄子,苏东坡!”
    苏轼:“……”
    很不错,又是他苏轼风评被害的一天。
    你这娃儿就不能等个一刻钟再跟人讲吗?!
    霍善这么个憋不住话的小孩儿,有好东西自然要第一时间和刘据他们分享。
    这里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霍去病一向是很能憋话的,所以他这一路南行,连句话都没给刘彻带。
    当然,他也没有给卫青带。
    只有贴心的霍善给每个亲朋好友都写了信,由刘据这个收发员负责帮他投递到每一个人手上。
    这回霍善没有忘记慰问他皇帝姨公,毕竟目前在他心里刘彻勉勉强强也算是个好长辈来着(因为刘彻答应让他出去玩)。
    刘彻收到来自霍善的信,感觉还挺新鲜,只不过他听闻霍善好像还托人送了东西回来的。他瞧着刘据追问道:“除了信就没别的了?”
    刘据闻言心里咯噔一跳。
    完了,千里眼,危!
    跟霍善混久了,刘据的临场应变能力已经不同往昔了。
    为了捍卫自己新到手的玩具,他面不改色地来了个祸水东引:“阿善托我捎了两样东西给舅舅,好像叫什么千里眼和指南针,说是舅舅打匈奴用得上。我也不晓得是怎么个用得上法,不如您找舅舅问问!”
    刘彻听后又瞧了刘据一眼,只见这小子努力挺直小腰杆,仿佛自己讲的句句都是大实话。
    “行了,你回去读书吧。”刘彻麻溜打发走自家太子。
    接着刘彻就去找卫青。
    见着人后他跟卫青发表这么一番茶言茶语:“听说你得了甥孙给的好东西?唉,这孩子果然还是更喜欢你啊,我就算封他爵位、给他当太守,他心里也没有我这个姨公。”
    卫青:“……”
    卫青只能把手头还没捂热乎的指南针和望远镜拿给刘彻看。
    这确实是行军打仗用得着的东西,像这指南针可以在草原之中辨别方向,而千里眼则可以用来侦查敌情。
    必要时可以帮卫青分辨自己找的向导有没有把自己带进沟里的想法。
    刘彻把两样东西拿过去看来看去,最后顺走了其中的千里眼。
    反正一时半会也不打仗,他先拿走玩玩完全没问题。
    大不了他等会马上写信谴责霍善那小子厚此薄彼,让那小子再送一把千里眼回来。
    第147章
    霍善哪里知道他送给舅公卫青的东西, 居然转眼就给刘彻讨了过去。
    在他心里手头的千里眼还不多,没办法做到人手一个,所以给以刘据为代表的小伙伴们分一个让他们一起玩,舅公分一个用作正事, 暂且就这么分配了。
    至于刘彻, 他一不需要观察夫子来没来,二不需要搞什么军事活动, 哪里用得上千里眼呢!
    霍善要怎么分配手头的东西, 李长生他们是不管的, 霍光倒是想委婉地劝上几句,可司马迁他们都在旁边盯着, 他也不好劝霍善有好东西首先要给刘彻送去。
    所以霍善就按着自己的心意安排了。
    刘彻虽不用观察夫子过没过来, 不过他得了千里眼就饶有兴致地拿着它远远地观察各个衙署, 看看主事官员有没有在里头闲得抠脚。
    抠脚的都得加班, 狠狠加班!
    可见自古以来当老板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没过几日,不少人就注意到刘彻拿着个长筒的东西到处溜达, 没事就举起来凑到眼前这边看看那边看看。
    本来他们也没觉得有什么,隔那么远难道刘彻还能看见他们在干嘛吗?肯定是不能的!
    应当是前头那些家伙要遭殃。
    直至刘彻总是精准地给闲到摸鱼的朝臣加活, 众人才意识到这事可能不一般!
    最后事情是从太子那边泄露的, 因为太子刘据年纪小,得了好东西根本藏不住,乐滋滋地邀了群小伙伴登城楼用千里眼来个极目远眺。
    这些十来岁的少年郎摸到这种新鲜事物,回家后也迫不及待地跟家里人分享。
    朝臣们揪住自家小子一追问那千里眼的模样, 什么都明白了。敢情刘家父子俩每天拿着的那根长筒玩意, 是可以看得老远的“千里眼”!
    众朝臣:“……”
    好歹我们都是位列公卿的人, 有没有一点隐私啊!
    刘彻对此毫无愧疚,还大方地和他们分享霍善给他送来的好东西(虽然这是他从卫青手里顺来的)。
    看见没有, 朕这大鹰小鹰才刚撒出去,马上就瞧见兔子了。要是不让他出门,这小子恐怕都不会想起自己手头有这样的好东西!
    众朝臣对此能说什么呢,只能表示陛下圣明,陛下您的决策都特别英明。
    可恶,这朝阳侯是怎么回事,居然给陛下和太子殿下送这样的玩意!
    还是卫青委婉透露霍善其实并没有给刘彻送,人霍善是让人捎给他想用于军事的,众人才没再暗中对霍善咬牙切齿。
    皇帝再狗咱又能怎么办,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骂,只得老老实实接着干活,争取别不小心叫刘彻逮到了。
    霍善对于自己诱发的朝中变故那是一概不知的,他在南阳郡境内一处渡头与张仲景依依惜别,叮嘱张仲景看够了家乡一定要来江夏郡找他。
    其实在这渡头顺着育水往上走是可以抵达朝阳县的,再往湍水那边走则是冠军县,只不过霍善的目的地是下游的江夏郡,没法转道去看看他们朝阳县群众过得如何,只能作罢。
    怪遗憾的。
    只是他这样慢悠悠地赴任已经是看在他年纪小的份上格外照顾了,要是半路跑去自家封邑里溜达一圈耽误了上任,那些认死理的御史一准得狠狠弹劾他,说不准还要送上文官绝技——当场撞柱!
    相比于走陆路,乘船的好处是除了中途补给以外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能走。
    按照顺风顺水一个时辰能走二十里路来算,一天便能走个两百多里。
    而靠两条腿走的话一天能走个四十里路就差不多了。
    马车虽然快些,但也快不到哪里去,毕竟就算马受得了,坐在马车上的人也受不了——这样算下来,一天下来能走个百余里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像霍善这种一路水网通畅的情况,乘船无疑是最佳选择。虽然他一路走走停停,有事没事都要让大伙休息一下,还是在七月顺利抵达襄阳。
    霍善获得了襄阳令的热情招待。
    襄阳令得知霍善本来是可以当他们南郡郡守的,顿时对霍善的选择颇为遗憾,他给霍善讲起苏武所说的情况非常不全面。
    他们南郡其实也有江南江北两侧,虽然江北只有孤零零那么几片地,但也不能说他们没有啊!
    而且他们南郡江水沿岸出产的马特别有名,走起山路来那绝对是别处的马比不了的。
    霍善听得颇为扼腕,看来苏武这个农牧专家了解得也不够深入啊。
    “我能去看看你们的养马场吗?”霍善积极提问。
    距离他上次去养马场大面积使用【禽畜多息】技能,已经是好几个月前的事了,只不过马的孕期比人的还长,霍善一时半会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他在福寿里的家禽家畜身上实践了一轮,发现就算是正在难产的牛马,吃上一口他喂的东西也能顺利生产,而且全都母子平安。
    至于鸡鸭孵蛋的效率那也是嘎嘎高,孵出来的小鸡小鸭也健壮得很,其中一只小母鸡在他出发前已经能扑棱着翅膀飞上屋顶,摆出睥睨群鸡的架势再上头咯咯叫。
    就,只要是他喂过的家禽家畜都是这神气活现的模样。
    老秦人的农牧血脉果然不是假的,不仅养得多,还养得好,难怪能凭这身本领获得封地。
    霍善觉得这个格外健谈的襄阳令挺对自己胃口,可见他和对方挺有缘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可以去帮对方喂一圈马,顺便看看这人赞不绝口、走起那山路来特别利索的马儿长啥样。
    说不准以后从南边和川蜀运输好东西到长安还得靠它们!
    襄阳令虽不知道霍善有【禽畜多息】的本领在身上,但还是热情地带霍善去养马场玩耍。
    李时珍这小老头儿见霍善一副没见识的模样,跑出来给他解释了一番:【这里养的其实就是利川马,利川马虽然不算高大,但耐力特别好,茶马古道基本靠它来走。】
    霍善正兴冲冲跟着襄阳令去看马,闻言便和李时珍讨论起来:【什么是茶马古道?】
    李时珍:【……】
    完了,好像又透露了什么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
    想想霍善已经揣着蒺藜火球和千里眼,李时珍也就没再计较什么超前不超前的,给霍善说起茶马古道的起源和发展。
    茶马古道从隋唐时期就已经萌芽了,那时候唐朝想要马,吐蕃想要茶,双方都有挺强的贸易意愿,民间和官方都陆续建交。到了他们明朝,吐蕃更是直接向大明称臣!
    没错,你没有听错,西边那一大片也是我们的,叫乌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
    只可惜那边条件实在太艰苦了,中原人兴许一过去就已经一命呜呼。大明朝廷流放人都不好意思往那边流放,生怕囚犯听到这个消息后直接造反或者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