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2章

      津岛修治垂下眼,轻声道:“我知道。”
    宇髄天元伸出手挨个摸了摸他们的头发,温和询问道:“现在这里并不适合你们待着,你们……要跟我走吗?”
    他问这话多少带了点私心,这两个孩子经历了这残酷的一切依然面不改色,心理素质可见一斑,他动了收为继子的想法。
    不过若是他们不愿意跟他走,一会儿自有“隐”的成员来带他们去产屋敷旗下的福利机构,总之绝对不会让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孩留在这里。
    这对两小只来说并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我们跟您走。”
    ……
    “轰——”
    就在宇髄天元安排他们上车时,一声剧烈的轰鸣直冲耳膜。
    几人惊疑不定地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冲天而起的烈焰如活物一般,顷刻间吞噬了津岛宅。
    无情而炽烈的火光在孩童鸢色的眼眸中跳动,太宰治侧头看向同位体,却分辨不出他此刻的情绪。
    这座传承了十几代的古老宅邸就这样带着年幼的津岛小少爷的回忆,付之一炬。
    第17章 迷宫(十六)
    这场大火来得突兀,宇髄天元立刻折返回去探查,但最终一无所获。
    拥有上帝视角的太宰治倒是有所猜测,不过这对他们目前的处境没什么帮助。
    ——因为迷宫又开启了“快进”模式。
    太宰治推断,迷宫只会在同位体记忆中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停留较长时间。
    比如现在——
    “你愿意成为我的继子吗?”
    半张脸布满丑陋疤痕的男子被妻子搀扶着,温和地向津岛修治提出邀请。
    是的,“大逃杀”结束后,太宰治又恢复了“旁观者”的状态,理所当然被幻境中的人所忽视。
    而跟着宇髄天元离开的他们也并没能如音柱所愿成为他的继子,反而被他亲爱的主公大人截了胡。
    现代社会可不比大正年间,一户人家、尤其还是津岛这样的当地大族居然一夜之间被灭门,不可能不造成轰动。为了更好的善后,鬼杀队的人自然会向唯一的幸存者问清情况。
    然后津岛修治对那位“月彦大人”的描述就这样传进了鬼杀队当主的耳朵里。
    当代家主产屋敷耀哉亲自面见了这位小小的幸存者,不仅从他的叙述里得到了鬼舞辻无惨的消息,也发现了这孩子异于常人的聪慧镇静。
    津岛修治从发现端倪,到查找鬼的资料,甚至联系上制作相关武器的匠人,乃至最后提前给鬼杀队递了消息让音柱得以及时赶到……
    一桩桩一件件,差哪一步都无法让人成功从那样的人间炼狱中活下来,更何况这还仅仅是个八岁的孩子。
    产屋敷耀哉不禁起了惜才之心,于是提出上述邀请。
    “……继子?”津岛修治不理解,“你要收养我?”
    产屋敷耀哉笑了笑:“你要这么理解也行。”
    他耐心地向这孩子科普了鬼杀队的结构,以及收继子的传统,并不因他仅仅是一个孩子而怠慢。
    津岛修治撑着下巴,语调有些微妙的讽刺:“柱的继子可以传承他们的衣钵,当你的继子有什么好处?继承产屋敷家么?”
    产屋敷家的大名是他这个不常出门的津岛家小儿子都听说过的,绵延千年的大家族,产业和势力遍布半个日本。产屋敷的当主是个这么温和年轻的男人就已经足够出乎他的意料了,也不知道收养他对他有什么好处。
    总不可能真要他来继承这偌大家业。
    产屋敷耀哉也不恼,甚至格外坦诚:“不,我有自己的孩子。更何况产屋敷当主不仅只是继承这些财产,更需要有足够的觉悟。”
    “你的年纪还小,如果有产屋敷家养子的身份,要保下津岛家的产业也容易很多。”
    津岛家虽然主要从政,商业也不是没有产业,而仅剩个八岁小孩的家族在别人眼里就是个香饽饽,资本家可不会体谅弱小。
    他细数了成为他继子的好处,不仅会为津岛修治提供最好的教育,也会保障他的利益不被外面的豺狼虎豹吞噬。
    “可是这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津岛修治不信这种大家族的家主真有什么好心。
    “你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么?”产屋敷耀哉笑了起来,“以你的能力,就算没有我的帮助也必然有所成就,你就当我在做一个投资。”
    “因为无惨带来的诅咒,我们家的男丁向来体弱,我或许有生之年无法等到消灭无惨的那一天。辉利哉还小,我希望能有更多值得信任的人辅佐他。”
    然而年幼的津岛修治已经具备宰科生物的杠精特质:“要是我不想辅佐呢?和鬼对上,想想就危险。”
    “那就不辅佐,这是你的自由。”产屋敷耀哉眨眨眼,脸上狰狞的纹路也没有影响到他的气质,“不过到时候你得把产屋敷家在你身上的投资还回来。”
    这句话多少有些玩笑意味,毕竟若是津岛修治顺利继承津岛家的财产,还上这点“培养费”轻而易举。
    也就是说,产屋敷耀哉此举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完全是在做慈善。
    “你就不怕等你死了我把产屋敷家吞并了?”
    产屋敷耀哉笑着摇摇头:“你不会。”
    “我这点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