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7章

      张衡听闻后,四十多岁便辞去官职,回到了渔阳,教书育人。
    渔阳这边流传着张衡的名言。
    “朝廷并不缺臣子,但每一个年幼的我都缺少一位良师。”
    明熙听了,心中颇多敬畏。
    到了山长的书房,明熙跟在刘澈身后进去。
    张衡不过五十来岁,模样却看着无比苍老,许是操劳过多,脸上皱纹深深。
    听到声音,他抬头瞥了一眼:“叶明熙?”
    她恭敬行礼:“见过山长。”
    张衡没理会她,只是抽了张卷子:“写吧,看看你的成绩,再看你能去哪个班。”
    刘澈一愣,问道:“可是朱先生说……”
    “朱聆说了算,还是成绩说了算?”
    张衡冷冷扫过他二人:“放假时日的成绩,只有朱聆在,他那人本就与梅家交好,谁知道成绩是真的还是假的?”
    明熙听明白了,是山长以为朱先生偏向她,伪造成绩进好班?
    她也没生气,只是笑:“既然这样,那学生再做一张卷子便是。”
    已经快上课,明熙对刘澈说道:“谢谢澈哥带路,你先去上课吧。”
    见她心无芥蒂的模样,他也隐隐放下心:“加油。”
    反正肚子里的知识又不是假的,明熙接过卷子,见没有策论,只是一些做起来很快的小问答,她稳了稳心神,便认真答了起来。
    见她这般,张衡多看了两眼,便低头批改学生们的课业。
    在朱聆这段时日的疯狂加练下,很快便答完,她恭敬地交给张衡:“山长,学生好了。”
    张衡仔细检查,皱着眉头又看了她两眼:“你是叶鸿文的女儿?”
    叶明熙怔愣:“是。”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他又没了声音,卷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他放下道:“嗯,听朱聆说你策论不好,去甲丑班吧,策论是由我带的。”
    听闻阿鸢与玉杉都在甲丑,她放下心笑道:“那多谢先生。”
    问了几个学生,还没找到路,明熙有些路痴,青鹿书院规模极大,她饶了半天。
    “明熙?”
    她回头,见是朱聆,赶忙上前:“朱先生,可算碰着您了。”
    “怎么这么迟?第一堂课都结束了。”
    朱聆以为她又是迟到,难免说了两句:“先前只有我们三人,迟会便也算了,如今正式开课要早些来才是。”
    知他误会,明熙将方才的事都说了。
    朱聆冷哼一声:“这个张衡,果然……”
    他刚下课,本该回去休息,见她迷路,又亲自将人送到了门口。
    此时正是休息时间,里面一通玩闹声,朱聆指了指刘鸢的方向:“你就跟她坐吧,听说你们已经认识了?”
    刘鸢这时也看见她了,朝这边跑来:“怎么这么迟?”
    送别了朱聆,明熙坐下后才开始说明方才的情况。
    她有些奇怪:“朱先生方才说果然,果然什么?”
    一旁的刘鸢噗嗤一笑:“张山长此人,最是厌恶高门侯爵,听闻你是叶家之女,存心刁难吧。”
    明熙这才明白过来:“他以为我与朱先生有私交,所以才安排我来的甲丑班。”
    见她面色平和,刘鸢问:“你不生气?”
    “这有什么好气的,不是说明山长此人刚正不阿吗。”
    刘鸢顿了顿:“其实我听朱先生说,他是安排你去最好的甲子班。”
    “我哥哥刘澈,和你那……箴慕公子,都在那里。”
    叶明熙:……
    叶明熙:!
    “什么?!”
    她大惊失色:“慕箴不在这里?!”
    刚刚进来没找到慕箴,她还以为是今日他没来。
    难怪。
    叶明熙想,难怪那位张衡最后还说了那句,甲丑班的策论由他亲自带,是因为朱聆说她策论不好,所以特地把她调到自己手底下吗?
    策论和慕箴,那当然是慕箴更重要啊!
    叶明熙面无表情,方才心里对张山长的那些尊敬与敬佩顷刻间荡然无存。
    刘鸢:好可怕,看到了杀气,这就是有情人被拆散的怨念吗?
    第35章 马驹
    也等不到中午, 明熙扯了扯刘鸢的袖子:“你知道甲子班在哪吗,带我去看看吧。”
    她想去看看慕箴。
    刘鸢自然知道她想去干什么:“可以是可以,但是澈哥今日跟我说早上来的时候没看着慕箴, 可能是没来。”
    啊?
    明熙着急:“怎么可能不来上课的?”
    知道她不了解,刘鸢耐心与她解释:“听闻慕公子多病,来渔阳修养,慕家主遣他来学院时写信与张山长说了,前程什么他已经不在乎了,只求这个儿子平安健康。”
    “慕家主与张山长有知遇之恩, 恩人之子, 山长自然颇多照拂, 慕箴就算一直不来也不会说什么。”
    这样说起来,其实慕箴选择在渔阳修养是最好的选择。
    且不说这里本就是他的祖家, 单就慕家早年对于这里的建设, 他就可以生活得很好。
    二人一路走一路说, 很快就到了甲子班。
    青鹿书院按照年龄划分成甲玄首三个阶级, 每一阶级又按成绩划分子丑寅卯辰五个班次,慕箴本就聪慧, 被分到顶尖的甲子班,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