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大明嫡子 第797节

      匠人之子,亦有可能难承父志。
    人心思变,守正在于公德秩序,却不可流于户籍一制。
    大明会越来越强盛,土地也会越来越多。
    臣为应天知府,不知旁处百姓何如。单论应天一地,如今临城百姓,十户之中便有三四户人家,半数人口进了工坊做活。
    城池内外,精壮有大志向儿郎,喜闻国家频频奏捷,却苦于从军无门。
    陛下。
    百姓是人,而非草木。
    俗语龙生九子,九子不同,人亦如此。
    国家的财税是建立在田亩和行商之上,而非户籍之上。
    如今田亩税赋,虽各地不同。但以应天而论,亦是商税远超田亩税赋。
    臣昔日去信苏州府、扬州府、杭州府等地,各地皆是如此。
    改户籍,非是放纵百姓肆意,而为增发民间活力。
    臣以为,此亦是陛下应施善政也。”
    邹学玉伏请的声音,回荡在四周的庄稼地上。
    他的意思很简单。
    老鼠的儿子,不一定就会打洞。
    朱元璋看了一眼周围随行的官员,面不改色,只是再一次询问道:“这些都是你想的?”
    他需要确定,邹学玉这番话不是朝中某个或是某一些重臣,想要借他的嘴说给自己听,而仅仅只是这位在应天知府位子上,做的很不错的年轻官员自己的为政思想。
    邹学玉终于是抬起头。
    迎着皇帝那充满审视的目光。
    邹学玉重重的点着头。
    “这些都是微臣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然后说出来的。”
    朱元璋没有做声,而是再一次环顾随行的一名名官员。
    所有人都低着头,没人敢在这个时候直视皇帝。
    户籍制啊,那可是国初就定下来的事情。
    在所有人的认知中,几乎没有人会觉得,大明朝会去更改这一项政策。
    邹学玉这时候又一次开口:“陛下,农户的儿子不一定就得要种田,也可入朝为官,为陛下、为朝廷、为天下效力!”
    这一句话,才是真正说到了朱元璋的心里。
    皇帝大抵都是有反骨的。
    尤其是对于朱元璋而言。
    他就见不得百姓受苦,更愿意看到百姓一个个的都能过上好日子。
    让百姓的儿子也能入朝为官,为自己、为朱家、为天下人做事。
    这是朱元璋乐意看到的。
    凭什么只有那些世代读书的人家,才能入仕为官。
    凭什么种田的儿子,就不能当官了?
    其实,正是有着这种‘反骨’。
    才是真正早就了如张二工那样匠籍出身的匠人,能成为大明朝身着红袍,官至正二品工部尚书的原因所在。
    皇帝就是想要让天下的读书人和那些所谓的千年、百年世家好生的看一看。
    他提拔的一个匠人,也能当官,且还能做的比他们更好!
    改一改大明现行的户籍制度?
    朱元璋的心中已经开始思考着,要是更改的话,该如何有序稳定的,在保证天下平稳的情况下,改变现在的户籍制度。
    “少师如何看这小子说的?”
    出乎意料的是,朱元璋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津津有味的询问起了袁素泰的意见。
    袁素泰想了想,没有急于开口。
    而是对皇帝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引着皇帝继续压着脚下的田埂往前走。
    朱元璋也不急切。
    他和袁素泰算得上是同一个时代的人,都是经过里前元末年那好似永无尽头的灾难。
    两人走在最前面,身边就是那些还尚未收割的稻谷。
    地里头忙碌着的百姓对皇帝并不陌生。
    见着皇帝走在自家的田埂上,也没有想要上前攀谈的打算,只是远远的看几眼,便继续手头上的活。
    要尽快将庄稼收回家,然后交给官府,让官府送给皇帝陛下。
    袁素泰向前走了一阵子。
    随后才缓缓开口道:“陛下觉得如今的我大明的稻谷产量如何?”
    “今非昔比。”
    朱元璋给了一个肯定的回答。
    也正是因为今非昔比,所以袁素泰才成了如今当朝第一的文官。
    所说他的权力并不大,官职依旧仅限于上林苑监。
    但即便是文渊阁里的那几位,也不敢轻易无视袁素泰偶尔递过去的话。
    袁素泰又道:“是啊,今非昔比。要叫陛下笑话,老臣便是如今瞧着这些,都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
    朱元璋微微一笑:“俺又何尝不是如此。”
    真的像是在做梦一样啊。
    比当年自己这个泥腿子当上皇帝,还要梦幻。
    袁素泰笑了:“臣不懂国家的事情,却知道,即便如今这稻穗粒数再难增多,却定然还有增产的法子,这也是老臣余生里要做的事情。”
    朱元璋点头道:“少师永远是我大明上林苑监的监正,不论何时,我大明亿兆百姓,心中都该记着少师的功德。便是将来朕到了入土为安的那一天,少师也得陪在离着朕最近的地方。”
    不经意之间,皇帝给了袁素泰一个天大的恩荣。
    袁素泰躬身谢恩,继而说道:“既然农事如此,老臣以为,国事也该是如此。老臣虽然老了,但老臣如今可是也教出了好几个徒弟,都做的很不错,老臣相信,他们定然会比老臣做的更好。”
    说完这句话之后,袁素泰便挽起袖子,走进了一侧已经收割完的空地里。
    这位不想帝国少师,而更像是一个老农的老倌儿,弯腰俯身在地里,一点一点的捡拾着那些散落在田地里的稻子。
    不远处的农家看见了,只是有些疑惑,却并未上前阻止。
    不过是几斤几两的稻谷而已,那老官拿去也就拿去了。
    要是顺带能让陛下尝一尝这自家地里种出来的庄稼,才是最好的。
    朱元璋站在田埂上,却是笑了起来。
    自己这一身反骨,何曾有过墨守成规的性子。
    于是,他也脱了鞋子,在孙狗儿惶恐的注视下,跳进一旁的田地里,跟着袁素泰一起捡拾田里散落的稻谷。
    ……
    第六百二十一章 捷报传京师
    皇帝带着一帮官员,在应天城外的田间地头整整忙活了半天。
    收获颇丰。
    去掉尘土杂质后,竟然是生生捡拾足了十来斤的稻谷。
    百姓们觉得这是皇帝陛下捡到的,那自然是占了龙气的,万不能进了自家的谷仓里。
    双方几番推辞。
    最终以应天府知府老爷,代皇帝陛下,自讨腰包,十两银子买回了这十来斤的稻谷。
    百姓们觉得赚大发了,希望皇帝老爷能天天带着愿意掏腰包的知府老爷过来捡拾地里散落的稻谷。
    皇帝老爷也觉得自己赚大发了。
    百姓们依旧是那么的淳朴,这让他觉得自己近三十年的执政思路,是没有错的。
    皇帝满载而归。
    倒是不曾注意到,跟在他后面,花了大半个月伙食钱只换回来十来斤带壳稻谷的应天知府,还在琢磨着回家之后如何与夫人分说。
    自己这位应天知府,是怎么用十两银子,成功的换回了十多斤沉重的带壳稻谷。
    在皇帝对着所有聚集在村口的百姓面前,郑重许诺大明的日子将会越来越好过,家家户户的米缸会越来越满之后,才在百姓们热切的鼓掌声中摆驾回宫。
    离着应天城离了。
    远远的就能听到一阵呜呜的蒸汽声。
    久居应天城的人对这样的声音,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不是城外自太平府用火车拉来的矿石,就是江面上实验频率越来越高的蒸汽船。
    而在城池东北角的钟山上,茂密的丛林之中,也时不时的有沉闷的蒸汽声传来。
    工部如今大不一样了。
    蒸汽机已然被应用到了尽可能多的地方去。
    便是钟山上的孝陵以及功勋陵的建设,也同样存在着使用蒸汽机的现象。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