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33章

      魏长临言简意赅,“查案。”
    “哎呦!”守在门口的人嘲讽道:“你这架势,这口气,说的像你是县令一样。”
    说着便又对一旁的衙役道:“哎,你听到没,他说他来查案,你说好笑不好笑?”
    “哈哈哈。”旁边那人捧着肚子笑道:“可不是,若路上随便来个人就说要查案,那还要我们干什么?”
    “是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县令。”
    “县令算什么。”魏长临被人嘲讽十分不爽,“你们县令见了本官还得给本官请安。”
    “呵!”那人道:“你算个什么东西,竟敢辱骂县令,小心我将你拿下,然后关进狱里 ,看你还敢不敢嘴硬!”
    “你敢!”茯苓闻言冲到魏长临前面,对那人道:“你若敢碰我家大人一下,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茯苓。”魏长临拍拍他的肩,“莫急,这等小角色马上就要下线了。”
    都被人欺到头上了,魏长临竟还如此淡定!
    茯苓急得要死,但又不敢自作主张将人骂一顿,只好闭嘴站在一旁。
    “什么小角色?”那人闻言也气得不行,“我看最小的角色就是你,你不想办法自保,竟还在此处大放厥词,莫不是真不想活?”
    “行。”魏长临也不同对方争,只云淡风轻道:“你且将县令叫来,一切自见分晓。”
    “就凭你还想叫县令来?”那人嗤笑道:“也不看看你是谁!”
    “本官是谁,你将县令叫来就知道了。”
    魏长临说完,宋延便将令牌拿给茯苓,未等那人开口,茯苓便将令牌拍在了他脸上,“你且看清楚了,站在你面前的是何人!
    那人原本还想嘲讽两句,待看清牌子上的字后,连忙跪了下来,“卑职有眼无珠,冲撞了王爷,还请王爷恕罪!”
    “一柱香的时间。”宋延冷声道:“本王要看到县令。”
    “是是是。”那人连忙道:“小人这就去请!”
    一旁守门的吓得不敢说话,也跟着跪在地上。
    宋延眉头微蹙,沉声道:“让开。”
    两名衙役连忙就着跪姿让出一条道,过程中谁也不敢抬头。
    宋延朝魏长临点点头,然后他便大摇大摆地走在了最前面。
    这人到底什么来头?
    为何王爷都让他三分?
    进了现场,宋延直接亮明身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众人见状连忙等候发落,只有方有途的妻子安晓凡哭得梨花带雨的。
    “这位姑娘。”魏长临好心提醒道:“我们在办案,你能否等一下再哭?”
    啊…这…
    这话说的…
    “不行。”安晓凡擦了下眼泪,“我夫君死了,我伤心,我就要哭。”
    “小姐。”一旁的丫鬟翠兰小声提醒道:“那可是王爷,您切勿将人冲撞了,您先忍忍,回去再哭。”
    “可是我忍不住啊!”安晓凡一遍抽泣,一边道:“我伤心,我难过,我心痛,我的夫君啊…呜呜呜…”
    “罢了,罢了。”魏长临见人还哭得伤心,也就没有再为难她,只道:“你且哭吧,遇到问题你且好好回答即可。”
    “好。”安晓凡朝魏长临行了一下礼,然后哭哭啼啼道:“小女子多谢王爷。”
    啊…这…
    误会大了。
    好在宋延并不在意,只淡淡道:“不知仵作可有验尸?”
    “回王爷。”话音刚落便有人站出来道:“验了。”
    “好。”宋延颔首,“你且将验尸结果说说。”
    “是。”仵作道:”被害者,男性,23岁,名叫方有途,大概死于子时,死因是失血过多而亡。”
    仵作说说话时,魏长临正在看尸体,听到这里后道:“失血过多而亡?可被害者腹部插着一把刀啊!”
    “大人,验尸前下官也以为被害者是被刀捅死的,但验尸后发现,被害者腹部前捅的那一刀根本不足以致命,被害者之所以会死,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失血过而亡。”
    “是吗?”魏长临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相信,又将尸体查看一番,“不知你验尸后可有移动过尸体?”
    “回大人。”仵作道:“下官验过尸体便又将其放回了原处,还原了案发现场。”
    “很好。”魏长临学着宋延的语气道:“你做的不错。”
    仵作拱手道:“大人谬赞了,一切都是下官该应该做的。”
    魏长临又说了几句表扬的话便没有多说什么了。
    因为他觉得很奇怪,被害者爬在桌上,右边摸着刀,左手搭在书上,像是在翻书一样,不仅如此,被害者看上去很安详,不像是刚被人捅了一刀的样子。
    宋延也注意到了这点,于是道:“本王听说这位方有途正在备考,可是真的?”
    “真的。”安晓凡虽还在抽泣,但听到宋延的话后还是答道:“我夫君很用功的,为了备考都搬出来住了,平日里我都不会打扰他,只是偶尔会来看看他,往日来他都好好的,谁知今日来就发现他死了!”
    安晓凡说完又哭了起来。
    魏长临闻言指着书桌问道:“这桌前,也就是方有途正在看的这本书可是备考所用的书籍?”
    “是的吧。”安晓凡不太确定,“他既然拿着看,应当就是备考所用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