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32章

      澳大利亚对丘吉尔的怨气是存在的,至于对英国的抨击倒是可以不用考虑,因为丘吉尔目前是英国的前首相,属于参谋不带长,现首相是伟大的艾德礼首相。
    既然是前首相,也就涉及不到破坏和英国的关系了,民意有,发泄一下怨气更加合适。谈不上破坏和英国的传统关系,那还等什么?
    “演讲人正在阐述关于大英帝国的伟大,历数了战争时期首相的高瞻远瞩。”
    “另外一个人反驳,英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演讲人没有回答,再次重复英国在战争时期表现出来的绝大勇气。”
    “可是明明英国公民的生活水平变差了,新加坡战役让英国非常丢脸。”
    “你们少在意这些细节,多看看丘吉尔先生的自传,里面都写了。”
    凯撒、拿破仑和丘吉尔参加苏联红场阅兵,凯撒说,“我要是有苏联的坦克,我将是战无不胜的!”
    拿破仑说,“如果我有苏联的飞机,我将会横扫世界。”
    丘吉尔微微一笑,带着踌躇满志的神色骄傲道,“如果没有我,苏联根本不会存在。”
    英国美国和苏联代表在联合国争论自己在世界大战当中的贡献,苏联人说,“斯大林同志领导的苏联红军,彻底的击败了德国人。”
    美国人说,“罗斯福总统在太平洋战场将日本人送到了海底。”
    英国人轻蔑地看了美国人一眼道,“丘吉尔首相酣畅淋漓的击沉了法国海军,只用了一天时间。”
    “问英国为什么会在战后出现经济困难?答,因为丘吉尔将所有援助都送给了苏联,连带送出去了半个欧洲。”
    艾伦威尔逊才思敏捷,执笔的手刷刷不停,写出来的笑话让披着男士外套的帕梅拉蒙巴顿忍不住直笑,“亲爱的,前首相要是知道,一定会恨你的。”
    “最可恨的远不是这点,最可恨的就是我写出来的东西都是真的。”艾伦威尔逊咬着后槽牙道,“没有任何事情比这些笑话的真实性更加令人感到悲哀。”
    奋笔疾书之后,艾伦威尔逊把稿件交给未婚妻吩咐道,“找一个亲美立场的政治报纸发出去,自从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对澳大利亚也加大了拉拢力度。一些有美国背景的报纸绝对乐见其成,看我们英国的笑话。”
    “这样不是对我们英国的利益有伤害?”帕梅拉蒙巴顿有些疑惑的反问。
    “所以我们要让丘吉尔先生,挡在英国的前面把责任抗下。这是他当前最大的贡献。”艾伦威尔逊伸了一个懒腰,“不然我想不到还有什么地方,他能够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了。”
    一个人能不能把戈地图和勃列日涅夫两个人的工作全都做了,艾伦威尔逊认为是有的,比如战争时期的丘吉尔,和战后第二任期的丘吉尔。只不过丘吉尔是先做了戈地图,后做了勃列日涅夫。
    在丘吉尔笑话从堪培拉发酵的同时,艾伦威尔逊利用假期的最后几天,陪着未婚妻在附近转转,还带着恋爱脑做拖油瓶。
    澳大利亚的土地贫瘠,哪怕就是本土的树种理论上应该最适应这里的环境,移植到别的大陆,都要比在澳大利亚涨的快。
    幸亏当前澳大利亚人口很少,还能够见到一些原始风貌,出来游览的几人到了一个积水很深的地方,水如同一条小河隔断了道路。水沟两边都有履带和重型卡车轮胎很深的痕迹,很显然,小轿车是过不去的。这时,跟着出行的军情五处探员出现了,把锯开的木头架在水坑上边,平整面在上,然后用绳捆好,虽然有点摇晃,但足够过车了。
    不远处还有澳大利亚人在进行农业生产,四面八方,庄稼被压倒在棕色的烂泥里,形成一道道交叉的车辙。一些小块的没有被压的谷秆还站在那里,在压出来的长长的棕色车辙与青黄色庄稼丛之间,见到这些不速之客的出现,还抱有警惕的目光。
    第492章 话语权
    “澳大利亚人这么警惕?”帕梅拉蒙巴顿有些奇怪,看向艾伦威尔逊道。
    “这倒是不值得奇怪,人总是要有一些防备之心嘛。”艾伦威尔逊耸耸肩道,“也许我们闯入了私人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引起警惕也是正常的。”
    后世有人说澳大利亚人的性格,有些近似于美国人,五眼联盟其实是一个反复横跳的英国,和两个小清新占主流的加拿大、新西兰、加上两个横冲直撞的美国、澳大利亚。
    上前一步解释自己这群人的来意,土地所有者的眉头舒展开来,换上了热情的语气,邀请这群刚刚还觉得是不速之客的群体做客。
    哪怕是澳大利亚最宜居的东南部,其实生存条件也就是这样,远比不上不远的新西兰。这就导致了澳大利亚的农场相隔很远,就如同美国的中西部一样。
    这也是一些农场主人十分小心的原因,真出了一点事,那真是叫天天不应。
    如同很多庄园并非真正经营的农场或牧场一样,科博家的门安在两个砖砌圆柱上,门很大而且华丽精致,但四周没有栅栏。从这条路或是附近的林子里就可直接进去。
    “我这什么运气呢,竟然有一天会接待王室的客人。”穿着背带裤的科博忙前忙后,招待出现的不素贵客,“听一些堪培拉的商贩说,王储夫妇来到澳大利亚访问,却没有想到能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