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03章

      吕阳仔细摸了摸鲲鹏号甲板上面的护栏,能够成为第一艘蒸汽船的船长,这也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在即将日落之前,鲲鹏号非常顺利的抵达了琉球城,停泊在了琉球城外面的河湾港口之中。
    琉球城河湾的港口都差点被鲲鹏号给挤爆了,毕竟只是一个河港,比不了深水的海港,这也是琉球城现在最头痛的事情了。
    “这琉球城是越来越大了,原先城墙都拆了。”
    吕阳看着眼前的琉球城,它的变化非常大。
    最开始的琉球城因为要防备琉球岛上面的土著,所以也是修建了城墙。
    但是随着这几年的迅猛发展,城墙显然是已经限制了琉球城的扩张和发展了,所以不得不拆除。
    当然,琉球岛上面的土著问题也是得到了解决,有朝廷这边出面,通过谈判的方式,和平的解决了琉球岛上所有的土著部落问题。
    所有的土著都可以获得大明帝国公民的身份,同时大明朝廷充分保证土著的利益,在岛上划出了大量的自留地。
    自留地完全归属岛上的土著,大明朝廷和移民不得涉足,自留地之外,所有一切按照大明律令来执行。
    这样的方式,对于现在的大明帝国来说,还是很少见的。
    以大明帝国的强大武力,要踏平这里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这几年来,大明的对外扩张基本上都是靠铁血的强硬手段,能够用大炮解决的问题,绝对不和你扯淡。
    这其中,主要是刘晋认为琉球地区的土著极有可能是以前的百越、闽越人,和大明人也算是源远流长,关系匪浅了。
    其实简单来说,那就是也可以算是自家人,没必要动武力,能谈就好好的谈一谈。
    刘晋相信,只要他们愿意谈,给予他们利益的保护,没有人愿意和强大的大明帝国对着干,更何况,成为大明帝国的合法公民,对他们来说也是好处多多。
    至少来说,他们可以靠自己手中的鹿皮、樟脑、木材等等从一座座琉球岛上面的城市里面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粮食、布匹、铁器、盐巴、茶叶等等,从而一下子进入文明社会,不需要在过原始部落阶段的生活。
    “吕阳,你的速度好快啊,我收到信件才一天的时间,你们就到琉球了?”
    收到消息的李远山急匆匆的来到码头这里找到了老朋友吕阳,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
    “这就是蒸汽轮船?”
    “看起来好像和其它的船只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就是多了两个烟囱而已。”
    李远山仔细的看着眼前的鲲鹏号,一边看也是一边说道。
    “哈哈,差别可大着呢。”
    “上面的蒸汽机可以提供强劲的动力,即便是不顺风的时候,它的速度也相当快,如果是顺风,升起风帆来,速度就更快了。”
    “所以以前要十天的时间才能够抵达,这一次五天的时间就抵达了。”
    “要不是在天津这边,还进行了一番详细的检查,再加上装货物花了不少的时间,说不定我都要比那封信更快到这里了。”
    “走,带你到船上转转。”
    吕阳笑着带李远山在船上转起来。
    “这是我的船长室,感觉就不一样吧?”
    “坐在这里,对着一个个喇叭喊话就可以了。”
    “这个是舵轮,操控它就可以控制船只的左右转向,非常的方便,根本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麻烦,还需要复杂的操控风帆来调整方向。”
    “这里就是锅炉房了,这个锅炉里面烧的是煤炭,你这边有没有准备?”
    “我已经准备好了,昨天收到总部的信,我就开始准备了。”
    “琉球这边有煤炭的,你就放心好了。”
    “不过,刘公需要货可能还需要等一天,需要时间去准备,你们来的太快了,我昨天才收到信,你们今天就到了。”
    李远山无奈的说道。
    刘晋让李远山这边准备新鲜的蔬菜水果,因为皇后娘娘有了身孕,需要多吃蔬菜水果。
    现在已经是冬天了,京津地区都开始飘起雪花了,唯有这琉球和南洋地区还有蔬菜和水果,所以也只能够想办法到琉球这里来运了。
    “你可要抓紧时间了~”
    “你也知道的,这些蔬菜水果可是要送进宫里面给皇后娘娘的,这可是我们的荣幸,皇后娘娘现在有了身孕,这可是我们大明上下举国欢庆的大喜事。”
    “天子也是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刘公,这蔬菜水果运到京城的时候可是一定要保证新鲜的,虽然有蒸汽轮船,但是时间还是很紧的。”
    吕阳一听,也是有些着急的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主要是昨天才收到了信,我昨天就开始准备了,你这一艘大船,总不能为了运一些蔬菜水果就白跑一趟吧,其它的货物,我也总要给安排齐了。”
    李远山郑重的点点头。
    现在对于大明来说,头等的大事那就是皇后娘娘肚子里面的小宝宝。
    自从大明早报报道了皇后娘娘有喜的消息之后,整个大明上下,几乎是举国欢庆,很多地方都放起了烟花爆竹庆祝此事。
    弘治皇帝是一个好皇帝,大明能够有现在,大家能够过上好日子,这一切都离不开弘治皇帝爱民如子、勤俭节约,敢于大刀阔斧的支持刘晋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