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63章

      “哈哈~”
    弘治皇帝顿时忍不住高兴的笑了起来,当初仅仅只是想着派人去黄金洲这边带回刘晋所说的几种高产农作物,谁知道竟然还带回来如此庞大的一笔财富。
    按照当初的约定,弘治皇帝和杜明恩各占三成,刘晋占两成,剩下的两成归船队的船员们共享,这算下来,他弘治皇帝可以分到九百万两银子。
    原先的时候还觉得这军制改革很耗银子,现在好了,这船队一回来,一下子给弘治皇帝带回来九百万两银子,有了这笔庞大的银子,整个大明推行新军制都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那个高产农作物呢,拿过来给朕看看~”
    高兴过后,弘治皇帝这才想起来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这些银子,而是刘晋所说的几种高产的农作物。
    银子虽然是财富,但不能吃不能和的。
    身为皇帝,又有自己的庞大产业,他最不差的是银子。
    对于他来说,真正的最重要的还是几种高产的农作物,有了这高产的农作物,大明的老百姓就不会挨饿,老百姓只要不挨饿,那么老朱家的位置就很稳,这江山就可以一代代传下去。
    这比什么都重要,老百姓吃饭的事情最重要。
    “陛下,这就是他黄金洲这边的几种高产农作物,这个是玉米,这个是番薯,这个是土豆~”
    萧敬连忙将托盘里面的东西呈到弘治皇帝的面前,值了指了指里面的东西说道。
    弘治皇帝拿起玉米,仔细的看了看,接着又拿起番薯和土豆仔细的看起来,这东西,确实不是大明这边的。
    刘健、李东阳、谢迁、张懋四人也是好奇的看了起来,三样东西都其貌不扬,丝毫看不出来是能够亩产几十石的高产农作物。
    “这三样东西真的能够亩产几十石?”
    “也不知道味道如何,能不能充饥~”
    弘治皇帝仔细的看了看说道。
    “陛下,我已经吩咐御膳房这边在做了,很快陛下您就可以尝一尝这黄金洲高产农作物的味道了。”
    萧敬笑着说道。
    “胡闹,这是船队好不容易从黄金洲带回来的良种,怎么可以现在就吃了。”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厉声的说道。
    “陛下请放心,船队带回来的种子足够多,陛下尝一尝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十艘大船出去,一艘没少的全回来了。”
    萧敬说道。
    “这样啊,那就尝一尝、大家都尝一尝看。”
    “这几样东西要真是能够亩产几十石,那我大明就再无饥荒了,这可比那三千万两白银重要多了。”
    弘治皇帝一听,这才放下心来,接着对着身边的几个大臣说道。
    “如果真的可以亩产几十石,那我大明就真的再无饥荒了,这绝对是值得庆贺的大事。”
    刘健郑重的点点头说道。
    “嗯,那是必须的,传旨,朕要在金銮殿亲自封赏他们。”
    弘治皇帝不是小气的人,遇到这样的大事,毫无疑问那是必须要好好的封赏的,带回来了三千万两银子的庞大财富,还带回来了几种高产的农作物,这绝对是大喜事,封赏那是必须的。
    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彼此互相看了看,谁都没有反对,这样的大事情,那值得普天同庆的大事,弘治皇帝怎么封赏都不过分。
    很快,御膳房这边的厨师就简单的将玉米、土豆、番薯给煮熟了就送到了弘治皇帝的书房这里。
    “嗯~这个玉米还挺香的。”
    弘治皇帝闻着玉米的香味,整个人都忍不住笑着说道:“来,来,大家都尝一尝,我们差不多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
    刘健、张懋几人也是没有客气,各自也是开始试吃起来。
    这东西,早就已经有人试吃过来,确定没毒才能够送到弘治皇帝这里来。
    “嗯,这个玉米味道还真是挺不错的。”
    仅仅只是尝一口,弘治皇帝就忍不住笑着说道。
    “这个番薯也是很甘甜,味道还是不错的。”
    刘健吃的番薯,也是笑着点点头说道。
    “这个土豆也不错,和米饭差不多,很适合用来配其它的菜一起吃。”
    李东阳吃的土豆,也是笑着点评道。
    “哈哈,至少来说这味道还是很不错,只要这产量没有问题的话,那我大明就再饥荒了。”
    弘治皇帝今天真的很开心,仅仅只是听一听笑声都可以知道。
    第442章 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
    “卖报~卖报~”
    “前往黄金洲的船队回来了~”
    “带回来价值三千万两银子的金银~”
    京城的大街小巷,伴随着一道道卖报的声音,整个京城都仿佛活了过来一般,大明早报如今也是已经成为了京城老少爷们生活的一部分。
    “给我来一份~给我来一份~”
    很快,一个个报童的身边就围满了买报的人,一个个都迫不及待想要拿到报纸看一看最新的消息。
    “天啊~”
    “两千万两白银再加上一百万两黄金,船队从黄金洲这里带回来了价值三千万两白银的财富~”
    “黄金洲真的遍地是黄金~”
    每一个拿到最新一期大明早报的人都忍不住惊叹起来。
    因为这一次的大明早报对这个事情进行了详细的报道的,同时用了大部分的篇幅来报道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