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94章

      任何有危险的实验,负责研究的各师傅不许亲自参与。
    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老师傅,以防止他们脑子一热去试验东西,把自己的命给丢了。
    他们为科学献出了生命倒是挺伟大,可大明未来的科技发展怎么办。
    所以为了防止出意外,朱瞻圭是不允许师傅们亲自实验的,并且规定谁敢偷偷的参与危险的实验,一律赶出工匠营,并且还有牢狱之灾。
    试枪员调整了呼吸,按照二代枪的操作手册,三点一线瞄准了50步外的一个靶子。
    按照实验计划,分别会对50步,100步,150步,200步,250步靶子进行射击。
    至于最远射程,将会在确定枪稳定以后再进行实验。
    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的看着试枪员。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开一枪那么简单。
    如果子弹能够成功的发射出去,并且弹道稳定。
    那就代表着大明第2代枪就彻底的定型了。
    以后大明部队装备的枪,将会以这把枪为基础进行加工改进。
    一旦这把枪正式确定下来,在1~2年后,大明军队的装备,将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更新换代。
    冷兵器会大规模的取消,大明的将士们,大部分会装备这种新式武器。
    而他们枪械研究部,将会伴随着武器列装部队,彻底的名传天下,在朝廷的史册,大明的皇家史册中扬名万古。
    “砰!”
    试枪员扣动了扳机,随着一声枪响,一股硝烟从枪口中升起。
    而在枪栓的位置,也冒起了一缕火光。
    王师傅紧张的擦了擦额头的汗。
    枪栓那里冒起火光,就代表着枪栓的封闭并不完美。
    这种情况不但会伤到射手,甚至还会影响枪的射程。
    拿起小本子,快速的在上面记录了这个情况。
    朱瞻圭拿着望远镜看了一下50步的靶子。
    这是一个人形靶子,试枪员瞄准的地方朱瞻圭不清楚,不过朱瞻圭估计应该是射偏了,子弹是打在人形靶的肩膀上了。
    等试枪员放下枪,表示射击完毕后,王师傅几人连忙围了上去,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
    试枪员一一回答,并且提出了自己发现的问题。
    经过简单的调整修正,第2枪再次打响。
    这一次打的是100步的靶子,不知道是第1次射击这种枪,还是别的原因。
    这一枪脱靶了。
    子弹打出来的烟尘,在靶子的一米之外升起。
    两次射击效果都不满意。
    王师傅几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取消100步外的射击靶子,对近距离的两个靶子再次进行射击。
    三声枪声响过,50步的靶子直中靶心,100步的靶子,一枪脱靶一枪,打到了边缘地方。
    “殿下,已经测试完了,效果不太理想!”
    王师傅走了过来,有些尴尬的向朱瞻圭汇报了结果。
    朱瞻圭并没有怪罪王师傅。
    一款新的武器出现,都要经过几个月乃至上年的测试修正,是不可能一实验出来,就拉到部队里使用。
    “没事,能击发出来就代表着实验成功了,你们慢慢的研究修正,暂时不急使用。”
    安慰了一下王师傅,朱瞻圭接过老何递过来的枪,拉了拉枪栓瞄了瞄。
    随后根据记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一些改进的建议。
    王师傅等人都一一记下,表示一定会尽快拿出试验枪。
    “回去以后你们好好研究一下,长枪的膛线不好弄,你们可以先尝试一下短枪,比如说我曾经跟你们说过的左轮枪,你们可以先尝试一下做这种武器。”
    有长枪自然要有短枪。
    由于纸壳子弹的缺陷,朱瞻圭并没有让制造弹夹形式的手枪。
    而是计划着先给部队装备左轮手枪,等以后铜壳子弹,或者是钢壳子弹技术成熟以后,再考虑弹夹式武器。
    由于上午视察过了,朱瞻圭也没在工匠营多待,毕竟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处理,这里也只是有情况的时候才过来。
    “太孙殿下,时间不早了,老道也该离去了。”
    刚走出工匠营,老道士就笑着向朱瞻圭告辞。
    “小子与道长一见如故,不如道长留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好好交流交流。”
    老道士笑着摆了摆手。
    “不了,等老道找到了徒弟,就跟太孙殿下借一块地方教导弟子,到那时,咱们有的是交流的时间。”
    老道执意要走,朱瞻圭也没强留。
    反正该得到的他都得到了,哪怕就算把对方强留下来,也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这种神秘的人,能交好就尽量交好,说不准以后会有用到对方的地方。
    “那行,等他日道长回来之时,我们再痛饮一番!”
    “哈哈哈…好,咱就这样说定了,告辞!”
    老道士洒脱一笑,一抖手上毛都快掉光的拂尘,唱着不知名的小调,晃晃悠悠的往远处而去。
    “如此逍遥自在,真是让人艳羡不已呀!”
    看着对方潇洒的背影,朱瞻圭忍不住一声感叹。
    第204章:宁王朱权:我要把我失去的一切,全部拿回来!
    永乐十四年六月十五的早上。
    当城中的百姓还陷入沉睡的时候,大批的官员勋贵藩王,从自己的府邸或者客栈中,赶向了皇宫,准备参加大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