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54章

      朕当亲赴战场,与入侵之金人血战到底!”
    “朕与赵佶不同。朕主张,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若国之不存,国君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国君为人主,当与天下人共患难,而不是在国难当头,天子率朝廷第一个先跑!”
    “朕在此,对天盟誓:朕若不光复我燕云故地,不灭金虏,不复我华夏汉唐盛况,当天弃之!亿万子民弃之!”
    “种信,朕不杀你,朕会让你活着好生看看,朕如何保护家国天下,如何身先士卒,如何创立我华夏中国的宏图大业!”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皇帝敢公开盟誓,愿意亲临战阵,与士卒同冒箭矢,冲在第一线为国杀敌!
    其实王霖过去就是这么做的。
    在场这些人不知有多少人当日曾亲眼目睹王霖的抬棺出征!
    “吾皇万岁,万万岁!”东京百姓感激涕零,流泪满面,越来越多人的流着泪高呼万岁不起。
    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要的并不多。只要皇帝不会放弃他们,不会将他们的身家性命视为随时可以丢弃的猪狗,他们便知足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何等的壮烈!
    “吾皇万岁!大燕万胜!”
    在场的读书人更是面色动容,心潮澎湃,投向王霖的目光中都蕴藏着无尽的崇敬之意。
    光复燕云故地,灭金辟土,成就不朽伟业!
    这,便是大燕皇帝的气魄和心胸!
    李纲和吴敏等朝臣面色怔怔望着王霖。
    不说旁的,单是这般气度,王霖就比过去赵宋这么多皇帝强了不知有多少。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种全新的思路和逻辑,真真正正触动了朝中文臣的心扉。
    原来皇帝还可以是这样子的……
    李纲和吴敏率文武众臣也跪拜在了明德门上。
    此时,天色湛蓝,晴空万里。
    王霖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天际。
    第444章 大燕后宫,诸女封号
    韩嫣被封为皇后。
    其实皇后的册封仪式属于登基大典的一部分。
    但随后并没有举行太子的册封。
    王霖以子嗣年幼暂时不定储君的理由拒绝朝臣的提请,而在后宫而言,对于韩嫣诸女来说,得知心思各异。
    但王霖已经提前将事挑明,后宫也无异议。
    只是韩嫣私下里执意认为,这是当了皇帝的相公,对自己和韩家有了提防心理的某种征兆,心头略感凝重。
    却不知,王霖根本就没这个意思。
    他只不过是认为,都是自己的儿子,现在都还年幼,根本看不出高低来,只能往后慢慢观察。
    他是准备想挑选一个德才兼备的子嗣承袭自己的事业,传承他一手打造的大燕皇朝。
    作为穿越者,他心里自然是没有什么所谓的嫡庶区别的。
    当然,这个话他不能公开讲。
    此言一出,言出法随,韩嫣的皇后位置就会动摇。
    他的内宅就不安稳了。
    宋制后宫嫔御的名号没有准则,比较纷纭杂乱。
    王霖钦定,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为正一品,贵妃,德妃,淑妃,贤妃四大妃为从一品,其余设庄、宸、宁、静等若干妃嫔名号,为正二品。
    与皇后册封诏书同步颁布的还有其余宫妃名册。
    韩嫣为皇后。
    赵福金,慕容婉儿为皇贵妃。
    潘金莲为贵妃。
    完颜什离为德妃。
    孔琳为淑妃。
    花蕊为贤妃。
    梁红玉为文妃、扈三娘为庄妃、张贞娘为宸妃、李清照为宁妃、朱淑真为静妃、孟玉楼为临妃……
    李师师,朱涟,郭媛,崇德,韦莹,张兰,林慧茵,宋氏双姝,萧夺里赖,耶律余里衍等女皆有妃号。
    诸女其实还是蛮满意的。
    除了皇后韩嫣之外,两名皇贵妃本来身份就显赫如赵福金出身赵宋帝姬,慕容婉儿对大燕皇朝的贡献无人可及。
    所以诸女是心服口服的。
    还有皇贵妃之下的四大妃。
    潘金莲为王霖起于微末时的红颜知己,如今因为种种原因下滑至此,她占四大妃之一,没有人能说出别的来。
    完颜什离为金国公主。
    孔琳为孔圣之后,衍圣公府嫡女,代表着天下文脉。
    花蕊为世代官宦之后,其兄又是王霖倚重的心腹大臣。
    至于其余诸女,王霖一视同仁,统统封妃,品阶同等,无疑就照顾了诸女的私心。
    当然,后宫还会设立更多的嫔妃、女官职位,这是一个相当复杂和庞大的体系。
    登基大典之后,韩嫣率诸女出宫返回燕王府。
    王霖已经决定不居宋室皇宫,而已原燕王府为临时行宫。
    除了要降低开支靡费的因素之外,主要还是为了自己和身边女人们的安全。
    宋室皇宫藏污纳垢,数千人常居于此,谁知道这里面隐藏着多少见不得人的脏东西。
    燕青本意是要以虎神卫和皇城司为主,对宫城和皇城进行彻底的清扫,王霖想了想还是作罢。
    早晚还是要迁都,何必费这个精力。
    燕王府前庭的御书房改建为御极殿。
    王霖便暂在此处举行朝会,接受文武百官朝拜,处理国家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