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81章

      李仁爱眸中一紧。
    景敬与安戳对视一眼,也默然无语。
    实际他们对王霖的兵马也有些忌惮,只是嘴上不可能露出怯意,混乱军心罢了。
    曹坤又道:“太子,宋国回说,要我大夏委任重臣,率使团前往靖远,迎接宋国和亲公主。”
    李仁爱断然挥手:“孤会亲自率使团去,景同知,安戳指挥使,尔等速将大军调集于靖远方向,以策应我大夏使团!”
    “太子哥哥作为我大夏储君,实在不宜深入敌国,不如让我代太子哥哥去如何?”李仁孝道。
    李仁爱扫了李仁孝一眼:“不必!孤自有主张!”
    李仁孝与曹坤对视一眼,再无多言。
    知道说了也没用。
    李仁爱干掉王霖为辽国亲戚报仇雪恨的心思,已经魔怔了。
    李仁孝觉得很可笑,灭辽国的明明是金人,可自家这位兄长和他的母亲耶律南仙,竟然恨上了宋人王霖!
    还口口声声报仇雪恨,报仇也要捡软柿子捏么?
    况且王霖还不一定就是软柿子。
    不过也好,让他闹吧。
    ……
    六月十三。
    红日高悬,戈壁滩上,靖远以北,西夏军马云集旌旗蔽日,绵延百余里;而以南方向,大宋十余万大军尤其是王霖的数万铁骑顶在了第一线,两国大战一触即发。
    一道黄龙席卷而至,千余西夏骑兵保护着假以西夏副国相李成新名义的西夏太子李仁爱一行西夏使团人员,直抵靖远城下。
    一万铁骑列阵于后,崇德帝姬的仪仗和马车队伍等待多时。
    李仁爱纵马阵前,目光落在王霖身上。
    王霖蟒袍金冠,凝立阵前。
    李仁爱将眸中的仇恨之火压制下来,在马上拱手道:“在下大夏副国相李成新,眼前可是宋国和亲使、齐王当面?”
    王霖淡然道:“正是本王。”
    李仁爱高呼道:“我奉大夏皇太子殿下钧旨,前来迎接宋国公主,请宋国和亲使护卫宋国公主前往灵武,观礼。”
    王霖呵呵一笑:“本王护卫公主和亲至此,自然要亲临见证西夏皇太子与我大宋公主的和亲之礼,汝之请求,本王准了!”
    “传令下去,于靖远城设宴款待西夏使团。”
    ……
    靖远县衙。
    岳飞率诸将反复劝谏道:“王爷,万不能亲身犯险,西夏人虎狼之心昭然若揭,若王爷与公主进入夏境,必会遭遇不测!”
    就连刘延庆父子都站出来连声反对。
    扈三娘和梁红玉更是焦虑不堪,围着王霖再三劝他收回成命。
    王霖揉揉眉心,有些头疼。
    西夏人的这点所谓的阴谋诡计都几乎摆在桌面上了,王霖焉能看不透。
    但他另有安排,他若不去西夏,又如何能将西夏兵马完全吸引至靖远一线,又如何能让燕青的一万虎神卫在神不知鬼不觉间绕行西凉,直取西夏王城?
    王霖终归还是担心宋夏战端开启,金人会趁虚而入。
    所以,西夏这边只能速战速决,以非常手段行非常之事。
    他与燕青充分讨论过偷袭西夏王城的计划。
    冒险肯定是有,但也有成功的极大概率。
    目前西夏国内兵马多半布置于对宋的边界上,与他国的边界自然也有屯兵,这样一来,拱卫西夏王城的兵马本身就没多少了。
    燕青率机动性极强的虎神卫突袭西夏王城,若能攻取便趁势拿下,若事不可为,则虚晃一枪,绕过西夏王城,继续奔袭灵武。
    而战端一起,陈兵边界的数万伏虎铁骑与麟府秦风两路大军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入夏境,里应外合,与西夏人战一场。
    一战决胜负!
    一战打掉西夏人的野心!
    王霖的目标,是要收复大宋故土灵武。
    将大宋边界向前延展至灵武。
    而如果战事顺利,等金人得到消息,王霖已经结束了与西夏的战争,率军开始备战了。
    所以,王霖谋划的这场以震慑西夏为目的的征西大决战,一个重要的点,就是他以身犯险,以己为诱饵,掩护燕青万骑的数百里突袭。
    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
    王霖深知,若是规规矩矩按照常规,与西夏人展开攻防拉锯战,会把战事拖久,大宋仅存的国运很可能就要被彻底拖垮。
    彻底陷入战争泥潭。
    毕竟大宋兵力并未对西夏构成压倒性的优势。
    后衙。
    王霖缓步走进院中,见梁红玉和扈三娘正在劝慰崇德,崇德全身盛装,凤冠霞帔,她静静坐在那,面色苍白。
    她实在是没想到,最终她还是要入西夏和亲。
    这都是她的命啊。
    王霖深望着崇德,沉默半响,还是咽下了想要说的话。
    为了大局,他不得不狠心让崇德入夏。
    因为只有她和亲公主的仪仗入夏,西夏才会相信大宋正在屈服,以及呈现出某种臣服于西夏的弱势姿态。
    和亲使团入夏,面临的凶险可想而知。
    若事有不顺,首当其冲殒落在西夏的就是和亲使团。
    王霖大步转身而去,身后传来崇德幽幽的抽泣声。
    梁红玉劝道:“崇德帝姬,王爷自有安排,你要相信他,断然不会把你送进虎口,弃之不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