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80章

      可以想象为简单的农田沟渠灌溉系统。
    也可以视做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搬运的是已经被加工后,易吸收的营养与能量水份等。
    除此外,顺着之前突袭砂隐打通的通道,一条运输大型物资的管道拉起。
    主要运输的是土跟石头,百分之七十的成分是腐殖质。
    在黄沙下,黄沙被抽走,换上土壤,坑道虫用自身粗壮的根系抓死,防止流失并播种。
    小半个月过去的现下,美姬改造后的耐糙草,大量的生了出来。
    一同生长出来的还有小树苗。
    从地面看去,在坑道虫的庇护下,一小块绿洲成型,一些沙漠小动物发现了新的水源,在其中活动着。
    随着这些草与动物的生长活动,新的腐殖质会源源不断的自然产生。
    也有人类发现了这块地方,沙漠行商们在这里休息,补充饮用水。
    痛饮着清冽甘甜的湖水时,不曾注意到一些虫卵吞入腹中。
    美姬要是想杀人,可不是鬼出神没的程度。
    他们有些来至火之国,有些来至风之国,有趣的是,俩边都有逃难的落魄贵族。
    但不管他们去往何方,都会成为新的传播源,带着美姬的虫离开。
    扩大美姬的势力范围。
    当然,美姬肯定不是什么恶魔,传播方式并不会像在岩隐村那样酷烈,并不会影响到他们跟动物的日常生活。
    而另一边,孢子也在向着雨之国,土之国,铁之国等木叶接壤的地区蔓延。
    而雷之国与水之国,由于隔着大海,孢子飘过去有点困难。
    条件成熟了以后,美姬展开了对忍界的全面占领。
    这一切暗地里发生的隐秘行动,尚无人知晓。
    不过有些改变那就是肉眼可见了。
    对于这种变化,大部分人还很懵懂。
    任务没以前那么多了,短时间内还没问题,长期以往就要添加就业的新岗位。
    这里是新设部门,邮奉行,以前的信件是作为任务发放给下忍,现在则作为试点单位整合到了一起,以忍鹰饲养班作为基础进行了扩编。
    未来还会进城下乡增设网点。
    忍鹰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目前村子里也没什么信件的活,大部分的村民甚至不清楚有这么一个新部门,偶有的跑腿活计在村内,以忍者的脚程高效又便利。
    所以,目前还是在干自己的老本行,忍兽饲养与管理。
    不过,不是忍鹰,而是陆行鸟。
    美姬赠送给村子的品种。
    所谓忍兽,指大脑发达通人性,能使用查克拉的品种。
    一上来就送虫的话,美姬是无所谓,就怕村子受不了。
    这种陆行鸟,奔跑速度快,耐力强,性情温顺,吃草,可载一到俩人,印度一点的操作,十几个人也不是不可以。
    类比小电驴小摩托,不光环保,百公里油耗一把草。
    退役死后还能作为虫群的口粮。
    半个月下来,小鸡仔也孵化出来了,满院子乱糟糟的鸡仔旁,是忙到焦头烂额的饲养忍者。
    就是给人吃也没问题。
    使用寿命为十年。
    以后将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从身体结构而言,这玩意会飞。
    但是,超重了。
    配合上超轻重岩,那么就不是问题。
    生物系的兵器乃至工具,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成本低廉。
    一个蛋的定价是一百,一碗拉面是三百,多少村子都要赚一点。
    所有人都在给自己免费养鸡,还收钱,美姬觉得有点过分。
    但作为影,纲手手里不能没钱用。
    未来还有很多个部门需要养。
    例如说,医院。
    美姬要推行全民的免费医疗,不进行盈利治疗。
    村子的医院一直在进行扩招,效果不是很理想。
    这就要涉及教育系统,扩编忍者学生的招收。
    新的忍者学校已经在建了,旧的也在扩大。
    今年的忍校生,翻个十倍没什么问题。
    并新增了许多课程。
    不再仅限于三身术,其中包括基础医疗、数学、文化政治、自然生物、忍术体术等。
    有些术是木叶原本没有的。
    比如说傀儡。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嘛。
    也就是说,要完成的作业变多了。
    孩子们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其中,关于生物的基础教材,是美姬委托大蛇丸精心编写的。
    美姬还指望着靠教育来收获未来的实验室打工仔。
    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师,那我呢?
    关于基因生物工程,现在美姬已经大致完成了框架的搭建,手里的编辑工具就可以开放权限,交给他人使用,开发各种应用,继续丰富这个框架。
    就好比安卓与苹果的手机系统,需要应用商的入驻,开发各种各样的app。
    绝的一点在于,你以为制造的是自己的东西,在最底层基因代码上,就是美姬的东西。
    只听从美姬的意志。
    而越是丰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越是离不开这套体系,绝无反抗的可能,也就自然而然被美姬吸收同化。
    美姬制定规则。
    或许有人隐约察觉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