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26章

      乱糟糟的大殿里。
    于谦深呼一日气。
    他的面色,渐渐坚毅。他又一次想起了文天祥。
    想起了,文丞相,所在的,那混乱的宋朝。
    他抬步往前,越过徐珵,声音撕裂。
    “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尔等,要让大明,也变成南宋,好不容易夺回来的燕云十六州,拱手送给瓦剌吗?”
    满朝雅雀无声……
    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土陈循……数位大臣,也在这时上前,支持,死守京都,和瓦剌决一死战。
    最上方,监国的郕王,虽然面色惨白,但却在此时,坚毅的点了点头。
    殿堂的议事还在继续。
    接下来要议论的是,土木之变,罪责在谁。
    这一次,群臣很团结。
    一个接一个的朝臣,皆以误国罪弹劾王振。
    大殿里,读弹劾文书时群臣,一个接一个的上奏,监国的郕王让大臣们不要着急,一个一个来。情绪太过激动的,先去外面缓和一下。
    结果群臣,情绪更加激动,于谦,看着,一群红衣大臣,直接跪在地上痛哭,要求就一个,立刻诛灭王振九族。
    而就在这时。
    锦衣指挥,马顺,在这时站了出来。
    他呵斥群臣……
    “汝等,好歹也是大明重臣,关于王大人如何处理,还要郕王定夺!郕王让你们出殿等着!你们一个个,竟在宫殿里撒泼!”
    而同一时间,群臣,收敛了哭泣声。
    只是抬起头,死死盯着马顺,这位锦衣卫指挥使。
    有人低声喃喃。
    “马顺,是王振的拥垒……”
    一句话之后,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直接站起身,拍了拍自已的衣襟,之后冲过去,抓住了马顺的头发大!
    那个老人是户科给事中,王竑!
    这一幕,把于谦都给看愣了。
    但很快,他听到了那个老臣,嘶哑的吼声。
    “你们这群奸党,罪当杀头,现在还敢如此!一群臭丘八,老子要了你们的命。”
    那老人,一边嘶吼,一边咬马顺的脸!
    马顺毕竟是锦衣卫出身,想要反抗。
    但是就在这时,所有的大臣都冲上来了。
    一群红袍老人,大明位高权重的国之栋梁,文臣……
    卷起了袖子。
    把马顺,打得脑浆迸裂。
    郕王朱祁钰,看得脸色刷白,他被溅了一身的血。
    当时的朝堂,没人知道,马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朝堂上被文官,群殴打死的锦衣卫指挥使……后来的历史称之为午门血案。
    而最先动手的王竑跪地磕头!
    “宦官毛贵、王长随也是王振的同党,请按大明律,处他们绞刑。”
    郕王咽了一日吐沫。
    “把毛贵,王长,叫上来!”
    两个宦官,迷茫的被戴上大殿,结果那群大臣,又是蜂拥而至。乱拳挥舞。
    大殿之上,三摊血,三堆尸。
    郕王彻底被吓到了
    他被吓得想,就要往后宫蹿!
    可就在这时,一只手,拽住了他!
    是于谦!
    这位兵部侍郎,死死地盯着朱祁钰,声音嘶哑。
    “顺等罪当死,勿论。”
    “郕王你不能走……国不可一日无君,江山社稷,得有人担在肩上。”
    第321章 火朝天阙;天佑大明!改命之人,城外相逢!
    大明正统八月末。
    大明朝堂,在喧闹声中,最终决定,死守京平,绝不迁都;并调查清理奸佞王振家眷,党羽!
    于谦走在京城大街上。
    却看见了人心惶惶。
    京平的中轴大街上,有好些京平百姓,携带着大包小裹出城。
    京平本地的富商,更是携带家眷,大包小裹的,准备南下逃难。
    京城的几座城门,都是人挤人。
    于谦在大街上,默默一叹。
    仅仅是做到这种地步,还不行。
    正统皇帝被俘,对大明朝打击太大了。
    这个时候,必须有人站出来。
    自已,被调任为兵部尚书。守卫京城的重任,自已可以名正言顺的担负。
    但这还不够。
    如今大明朝的皇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主少国疑,为了大明朝的江山社稷,需要新的天子,坐镇紫禁城。
    而现如今,能够担此大任的皇族……只有一人。
    于谦,想到了当日在大殿里,众臣打死马顺时,虽然被吓得面色惨白,但是被自已拉住后,神色逐渐坚毅的年轻的脸……
    正统十四年,九月初六。
    紫禁城的大殿里,再次喧闹。
    大理寺卿,太子太保,王文上书,请监国的郕王以江山社稷为重,承继大统。
    坐在监国位置上的朱祁钰。
    面色复杂,看着满朝的红蓝衣袍,似乎是想起这些大臣,用拳头,活活把人捶死的画面。
    面对一群杀人悍匪,他似乎并不想在这时候,坐上龙椅。
    于谦看着位置之上的郕王,又看了看,郕王旁边,脸上也露出沉思之色的孙太后。
    他深吸一日气!
    “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