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50章

      李凡看琼英感兴趣,就把相关设定打包,直接神识传授给她。
    这鬼王,确实不是什么鬼怪冤魂,也非煞尸,更非妖魔,而大都曾经是地地道道的人,也就是旁门左道中很常见的,鬼修。
    鬼修自然是研究魂魄和转世的,兵解转世之法绝非玄门仙道的独创,这世上还没有正经仙道的时候,就有各种萨满巫术古道门了,毕竟只要是个活人,都想了解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死人如何复活转世,或多或少都有些秘术咒法流传下来。
    那些资质不佳,命数不足,却又不想死的人,就会研究各种各样免死,回魂,复活,重生的法门。玄门的兵解之法其实也在此列,而且成功率最高,但也只有五五开罢了。
    因此那些不能拜入玄门,得到蝉衣保命的散修外道,兵解时候用各种左道邪法续命,那成功率自然更加低劣了。
    可若是他们真能干脆利落得失败,就此死了倒也罢了,但偏偏这种能流传下来的魔道邪术,大都七上八下的,或多或少都能有点效用,因此就更容易造就这种人不人鬼不鬼,妖不妖怪不怪的邪祟。
    就好像这个鬼王,看看城隍庙里这扔了一地尸骸,其实也就缺了颗心,就知道他其实还不算那种世间罕见的变态,不是真的喜欢才吃人,只是单纯要一颗‘孩儿心’炼功作法罢了。
    而李凡甚至还清楚知道他炼的是什么功,作的是什么法。
    这是神教的秘术,偷天换心大法,以活人心脏一颗,配合法阵符箓,就可以借心改命,伪装成他人气运,不仅避过仇家的查算,还可以躲灾避难,拖延雷劫的降临。
    是的,雷劫,很显然这个鬼王修炼左道,不止修炼到元婴境界,而且也走到头,卡在化神门槛上,修为已经不能再寸进一步,大概自己也有所感应,差不多到了要遭雷劈的时候了。
    但他这样的邪祟,道法克制,最弱天雷,轰之必死,一下就秒,哪里能和玄门真人似的,连接五六个和玩儿似的。
    而且这换心大法的特点也显而易见的,要用活人心脏为法媒,一天一颗,所以这鬼王才趁着天下乱世,跑来这个小镇上,白天躲在镇中用人心续命,晚上大概在抓紧时间拜月修炼,试着与天争命吧。
    琼英问,“所以这货是血箓魔教麾下魔神?”
    李凡道,“难说,神教虽然以前人手不足,妖魔鬼怪,散修外道,来者不拒,功法更是任凭功绩兑换,流传天下,但最近几年制度也有所变化。
    为了防备玄门渗透破坏,没有人担保的修士已不随便乱收,没有加入就得供奉护法的待遇了,所有人都必须从十心弟子起步,普通教众干起,积累功勋得到坛主认可以后,才能升护法。
    这个家伙大概是个有心投教,赚了些功勋秘笈,但暂时还没人脉搞编制的。”
    “师父你对神教这么熟悉,难道您也是神教中人?”
    琼英忍不住又猜,“还是说师父您的那位朋友也是神教中人,此来招募此魔头的?”
    她这么接连询问,李凡也有点奇怪了,
    “怎么,琼英你还有门户之见呢?”
    琼英道,“弟子不敢隐瞒师父,我虽是女子,但自幼跟着受的家教,都是尊王攘夷,靖难报国。
    血箓魔教伐帝胄,灭三垣,祸乱天下,我虽然断了尘缘,出世修仙,却实不能和这些害人的魔道同流合污,还请师父传我诛戮此獠之法。”
    李凡倒也不意外,秦九也好,琼英也罢,虽然都是他用魔偶制作的魔子,但人格方面都完全受到了转世的影响。
    琼英本人也未必真对神教有多大仇,她连自己的爹都没见过几面,又哪里知道神教到底是什么情况?但她从小读那么多书,又接受士族的教育,三观早已定型了。
    贫民出生的子弟大多对仙宫门阀有着切齿仇恨,门阀出身的贵子又憎恨神教葬送了家国天下。三大派斗了这么多年,死了这么多人,恩怨仇恨代代相传,哪里是能三句两句话轻易化解的。
    不过没有关系,无论你们相互之间有什么恩怨,但凡降生在这世上的,当域外的敌人降临,都得站出来保卫自己的世界。
    “无妨,我要你做的事情暂时和神教没什么关联……”
    “喂,你个小乞丐什么情况啊!?吃饱了就走啊!还跑来本座面前自言自语?疯子是吧!”
    想不到那鬼都受不了了。就只见琼英绕着它转过来转过去的,嘴里嘟嘟囔囔和个看不见的师父聊天,刚才还在说什么“诛灭此獠之法”……玛的!当它不存在呢!
    琼英愣了愣,便看见那影子直接走入阵中,以指作剑,在鬼王身边指指点点,比比划划,登时领悟,这是李凡在教她此獠的命门破绽,要害所在。而那鬼王却睁眼瞎似的,全不自知,一时心中大定,昂首道,
    “魔头听着,你杀人炼功,害命无数,我琼英今日要替天行道,为民除害,诛灭你这魔头!”
    谁知她还不及出招,鬼王却“哈哈哈!”一阵狂笑,
    “哪儿来的蠢物!我不过暂居此处,一天才用一颗心,待了才三个月,撑死了害不到百人,镇上的人恨不得邀我久居长住,他们杀鸡宰猪款待我的酒菜,你不才刚吃到嘴里!哪里害命无数了!有谁要你报仇了!呸!自作多情!”
    琼英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