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长媳(重生) 第165节

      怎么就恰恰是那只左手呢,谁都知道她是左撇子,信王想让他死心未必不会拿此做文章。
    也不知是素来心性坚韧从不轻易认命,还是冥冥中有感应,纵使所有人告诉他,云初没了…他还是不信,这辈子就这么找下去,只要他活着,她就活着,永永远远的活着。
    等他死了,夫妻俩一块办丧事。
    他嶙峋的面颊往旁边一侧,冷杉收到示意立即从树干上跳下,来到他身侧,
    “主子有何吩咐?”
    王书淮漠然道,“将与信王有关的一切文书资料邸报,全部寻过来,我要一一翻阅。”
    “包括他那些亲信,出身籍贯履历色目,不要有任何错漏。”
    “属下明白。”冷杉一揖,
    “撤去所有关卡,停止水面搜救。”
    既然决定不办丧事,得给一个说法。
    王书淮想了想,再道,
    “对外声称,夫人与舅少爷找到了,当时舅少爷护着夫人上了一艘小船,贼子往船只扔了石头,夫人被砸中,尖叫一声,至于舅少爷,则中毒昏迷不醒,船只在两日后被水浪冲去山河上游,为一猎户家的小娘子寻到,夫人脑袋磕到了岩石,双目失明,尚需好好休养,不宜见外客。”
    一席话既解释了为何多日不曾寻到姐弟俩,又为后面不宜让人探望而做了伏笔,至于寻到的所谓骸骨,一概不认。
    明贵呆呆地看着他,胸膛擂动,说不出一个字来。
    罢了,二爷现在可不就是要一个念想吗,有这么一个念想在,兴许他也能快些好起来。
    冷杉照办。
    王书淮昏昏沉沉来到宁和堂,隐约听到孩子的哭声,心跟着抽动了一下,他拖着僵硬的步伐迈过穿堂,就在这时屋内有一道刻薄的声音格外刺耳。
    “二嫂嫂别哭了,去了就去了,我看她平日也不怎么孝顺您,既是去了,等一年过后,您再给淮哥儿挑个乖巧柔顺的媳妇续弦,您也享享清福…”
    说话的正是南府的柳氏,前段时日她媳妇金氏去了,儿子被打个半死不活,心里对谢云初怨的不是零星半点,听闻谢云初跌落山崖,暗自骂了一句活该,又屁颠屁颠来姜氏面前献殷勤。
    姜氏听了这话,用帕子将泪拭去,叹了一声,
    “哎,这事现在可休提,续弦肯定是要续弦的,好歹一年后再说,他现在伤着呢,连丧事都不肯办,国公爷都不敢吱声,别说咱们了,儿大不由娘,随他去吧。”
    屋子里除了柳氏,还有其他几位陪坐的姻亲。
    这几日时不时有人来王府打探消息,有人是真心实意为谢云初伤怀,亦有人是听闻首辅夫人位置空缺下来了,来姜氏面前露个脸,套套近乎,存些讨好的心思。
    姜氏心知肚明。
    谢云初一死,京城一些世家闻风而动,纷纷盯着首辅夫人这个香饽饽。
    那柳氏又道,“虽说如此,您也得提前预备起来,事先考量考量人品性情,让与珂姐儿珝哥儿亲近亲近,回头您也省心。”
    姜氏这几日被家务事忙得头昏脑涨,摆摆手道,“再说吧,不急,慢慢来…”
    王书淮听了这些话,有如万箭穿心,
    续弦?
    弄一个女人来取代她的位置?
    让珂姐儿和珝哥儿唤那人作娘?
    荒谬!
    他谁也不要,他只要谢云初,哪怕是一截骸骨,一根头发丝,也只能是谢云初!
    王书淮胸口怒火翻腾,挥开明贵的手,将覆在双目的那截纱布给扯下,眼前浮现一团蒙蒙浓浓的光,
    他一身功夫超绝,即便看不清亦辨得清方位,卯着一口劲大步跨过门,抬眸望去,屋子里莺莺燕燕聚了一群,他看不清模样,也认不出是谁,只隐约瞧见一道身影,笼着袖立在母亲姜氏身边笑,嘴里唠叨个不停。
    王书淮寒着脸掠过去,一把掐住她的喉咙。
    “唔…”柳氏所有嗓音被瞬间掐断,身子跟提线木偶似的被他提起来,眼珠蓦地睁大,瞳仁翻白,张牙舞爪在半空扑腾,
    “唔唔唔…”她惊恐地看着王书淮,肿胀着的脸很努力地摇头,带着恳求,王书淮目光凝着姜氏的方向,用力一扔。
    柳氏的身子跟块抹布似的被扔在地上,口吐白沫,昏死过去。
    在场所有女眷被这一幕给吓得灵魂出窍,
    姜氏看着阴森森的儿子,如同看着地狱归来的魔鬼,纤细的身从圈椅里往下滑了半截,
    “淮儿,你…你怎么成了这副模样?”
    这几日她听说王书淮病了,要亲自去照料儿子,却被人拦在书房之外,这也是她整整半年第一次看到儿子,见他面如枯槁,双目如同血窟窿,这才意识到谢云初的离世对他打击有多大。
    王书淮脸色阴森可怖,
    “您为什么会跟这样的人来往?”
    姜氏哆嗦摇头,“不是的,淮儿,我没有这个意思…”
    王书淮极轻地笑了一下,这些年他屡屡劝告父母,望他们持身守正,担起家族之任,他们却始终只图享受,做事不过脑子,结交的人也上不了台面。
    罢了,多说无益。
    王书淮木然道,
    “明嬷嬷,收拾行装,今日便送老爷和太太回青州老家安享晚年。”
    第112章
    姜氏闻言如五雷轰顶,脑子一片嗡嗡作响,她这是刚荣升首辅之母,还没来得及领略那份风光,便要被送走?
    不,她不要回青州,青州哪里比得上京城繁华。
    “书淮!”她气得胸口发闷,要去拽他的衣袖。
    王书淮往后一退,朝她一揖,去后院接孩子去了。
    只要母亲在京城一日,续弦的风波就不会停止,这些日子朝廷正在清算长公主与信王余党,不少人便试图走他父亲的路子,以求恩赦,以免父母仗着他的声势做出更出格的事,将二老送回青州几乎是刻不容缓。
    他们走了,后宅清净了,云初“养伤”的谎言也就不会被人发现。
    宁和堂内,其他姻亲早已被吓得一哄而散,柳氏被抬回去,人虽没死,从此疯疯癫癫再也掀不起半点风波,别说是让王书淮续弦,便是她儿子的事也不敢管了,对着续弦二字已是惊弓之鸟。
    姜氏见王书淮斩钉截铁,连忙去寻自己的丈夫。
    王书淮这厢来到宁和堂后院,两个孩子正跟玥哥儿和瑄哥儿在一处玩,珝哥儿无精打采坐在小杌子没动,珂姐儿捂着脸在大哭,她指着瑄哥儿骂道,
    “你胡说,我娘亲好好的,她只是去了外祖母家,很快就会回来。”
    瑄哥儿辩驳道,“那是他们骗你的,要不,我带你去你外祖家瞧瞧去?”
    珂姐儿正要答应,玥哥儿小跑过来,护在珂姐儿跟前瞪着瑄哥儿,
    “二哥忘了祖母的吩咐了吗?长辈说什么便是什么,你在这里瞎嚷嚷作甚?”又扭头安抚珂姐儿,
    “你别听二哥哥瞎说,我娘也告诉我,说是伯母去了谢家,过几日就能回来了。”
    珂姐儿心里舒坦一些,抹着抹着泪,看到一道身影慢慢在前方蹲下来,虽是半年没见,眼眸也被白纱覆着,珂姐儿还是一眼认出爹爹来,飞鸟投林般朝王书淮扑过去,
    “爹爹,你去哪里了!”哭声里夹着埋怨依赖,以及喜悦,
    一旁的珝哥儿也跟着姐姐,慢吞吞钻入王书淮的怀里,“爹爹…”
    王书淮一同将两个孩子拥入怀里,涩声道,“对不起,爹爹回来晚了…对不起…”
    左右各抱一个,缓步回春景堂去。
    两个孩子趴在王书淮肩上,紧紧搂着爹爹不放。
    王书淮的出现,给了孩子极大的安抚。
    珂姐儿噙着泪摸了摸王书淮面上的白纱,
    “爹爹眼受伤了吗?”
    “不是,是吹了些风沙进去。”
    珝哥儿挠着脑勺,嗓音稚嫩,“爹爹,我们去外祖母家接娘亲回来吧。”
    王书淮脚步一顿,这个借口骗不了多久,他斟酌着道,“你外祖父病重,你娘亲和舅舅去深山里寻灵丹妙药去了,菩萨见你娘亲善良,留着她在林子采药。”
    珂姐儿自小听谢云初讲了不少神话故事,将信将疑,
    珝哥儿这一点随了王书淮,不信妖魔鬼怪,小小的眉峰蹙着英气十足道,“那也要把娘亲找回来。”
    王书淮对着珝哥儿的方向,语气沉缓,“放心,我一定把你们娘亲寻回来。”
    爹爹是大英雄,一言九鼎,珂姐儿和珝哥儿都信他。
    回到春景堂,夏安等人看到小主子纷纷激动得落泪,连忙迎过去把孩子抱过来。
    王书淮在春景堂的廊庑坐定,两个孩子重新在院子里嬉戏。
    一刻钟后姜氏等人要回青州的消息传开,三爷王书旷和四爷王书同一道来寻王书淮,明贵将人领进来,他们瞧见王书淮眼眸被覆着白纱也是愣住了。
    王书淮猜到二人来意,不等他们为姜氏求情,先开了口,
    “书同过了秋闱,却没过春闱,接下来有何打算?想继续考吗?”
    王书同被兄长问住,白皙的俊脸胀红,“我…还没想好。”
    王书淮面容朝着二人的方向,哑声道,“还没想好便是不想再考,无妨,不是进士亦能做官,你是王家子孙,家族能庇护你,也需要你为家族争光,耗在家里游手好闲,只会废了你的心志,让你一无是处,为兄打算替你谋个县官,你慢慢积累政绩,替你妻儿挣一份前程如何?”
    王书同呆了呆,乍然让他脱离王家的羽翼,他心中还有些慌,只是兄长字字珠玑,他无辩驳之力,也意识到不能再荒废下去,沉默片刻咬了咬牙道,“成,一切拜托兄长周旋,对了,我媳妇娘家毗邻西楚,不若兄长派份离西楚近的差事。”
    西楚初定,着实需要派遣官吏接手,王书同去历练历练正好。
    王书淮答应了,随后又将模糊的视线移向王书旷,王书旷原本揣着一肚子怒气进来,听得王书淮教训了王书同,脸上也生了几分不自在,“二哥也是要给我派事?”
    王书淮冷声吩咐道,
    “父亲和母亲行事没有章法,你随他们回青州老家,我在青州给你谋一份差事,你侍奉二老,亦是看着他们,劝告他们安分守己。”
    王书旷心都凉了半截,京城赫赫繁华,纸醉金迷,谁又愿意回青州那个旮旯里去,只是王书淮一向言出必行,王书旷晓得自己没有辩驳的余地,只哽咽着道好。
    姜氏这厢去寻二老爷,恰恰二老爷迎着国公爷回府,国公爷听说此事,疲惫地抚了抚额,随后告诫长子长媳,
    “你们本是宗子宗妇,回青州坐镇老宅,每日侍奉祖宗香火,善结邻里,操持宗族事务是理所当然,去吧去吧。”
    姜氏和二老爷跪在国公爷跟前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