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281节

      大家伙儿围坐桌边,趁着还没吃饭的工夫,先把账目理清楚了,分红都整明白。
    “我刚才看了账目,咱雇车的钱都是按趟结算了的,现在还有民兵帮忙看着养殖场,以及压车去省城的钱没给人家结。
    我说个数目,大家听听觉得行不行?”许世彦看完账本之后,跟众人商议。
    “咱挣钱了,也别太抠搜,民兵的钱,按天算,一天给三十块钱,你们觉得呢?”
    人家民兵过来给巡逻,维护治安,也是挺辛苦的,大半夜不能休息。
    去押车的更不用说了,那也算是冒着生命危险,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能让人白出力。
    第三百七十四章 人参市场
    “行,三哥你说了算,我们没意见。”
    民兵帮忙巡逻保护养殖场,顶多也就一个月的时间。
    就算一个人给一千,也用不上两万块钱,该给就给,不能在这上面抠搜。
    黄胜利扭头看了看其他人,见众人点头,便开口问道。
    “对了,三哥,乡里你打算怎么给?还有林业局郭处那头。”
    其实八四年十一月十五号,上级就下来文件了,东岗乡改为东岗镇。
    但是大家伙儿叫东岗乡习惯了,一时半会儿的改不过来,好多人就是一会儿乡里一会儿镇里,反正是胡乱叫。
    “咱先把话说明白啊,这些钱,不能你自己掏,大家伙儿一起出钱。”
    这事儿,他们几个在省城就背着许世彦商议过了,不能照着之前的协议来办。
    那时候谁也不知道能挣多少,所以许世彦说给乡里和郭守业的,他自己出。
    大家伙都心里没底,没跟许世彦争讲这些。
    可如今不一样了,几百万呢。
    他们这些人跟在许世彦后头,每个人能分几十万,这特么就跟白捡的差不多。
    要是还照着之前那样,大头的费用全都让许世彦自己出,他们这些人就太不讲究了。
    许世彦把他们当哥们儿,才带着他们挣钱,他们也不能干那不是人的事儿。
    所以几个人早就商议好了,所有花销全都扣出去之后,再分钱,不能让许世彦自己拿出去那么多。
    “啊?不用不用,我本身就拿大头了,镇上也好,郭哥那边也罢,我来出就行。
    你们才分多少啊,不用你们掏。”许世彦闻言愣了下,赶忙笑着摆手。
    “真不用,郭哥那边,我琢磨着给他十万咋地也差不多了。”
    郭守业就是帮着打听了消息,别的事情没让他参与,按说,分个三五万就已经够多了。
    但是郭守业跟他们关系在这儿,以后少不得还要从资源处批参土啥的,这关系得好好处,多给些。
    “至于镇里头,我正想跟你们商议呢,我觉得直接给钱不对劲儿。”
    别的都好说,只有镇里这份儿最难弄,给钱?给多少合适?少了啥用没有。多?要多少才算多?
    而且,就算给了,能不能用到正地方?
    可别这头许世彦给了钱,那头镇里直接给干部发福利过年了,这事儿,保不齐。
    黄胜利等人一听,各自叹一口气。
    不是说镇里就不好,但是从这两年棒槌分红上头来看,办的事儿太一般。
    “三哥,那你说咋办?你先说说,咱大家伙儿一起帮你参谋。”
    “我的意思,不如咱办点有意义的事儿。
    我是想,投二十万,在咱东岗建一个人参市场。
    你们想啊,明年开始,咱各家起棒槌了吧?除了交上去的任务,其余的可以自由出售。
    那咱能不能整这么一个人参的交易市场?最开始几年可能来的人少,随着各家各户棒槌越来越多,我敢说,这个市场肯定会红火起来。”
    八六年以前,抚松根本没有正儿八经的人参专业市场。
    县里比较有规模的土特产集市就是万良,也只是逢十赶集。
    八十年代末,沿海一些地方的客商来采购人参,也只能去万良。
    县里各处的参农得知消息,也都到万良进行交易,逐渐吸引了周边几个县的参户都来销售人参。
    到九一年,万良抓住机遇,投资二十三万元,修建了面积两千六百平米的人参市场。
    九二年投入使用,当年交易额就达到了四千万元。
    万良人参市场经过几次扩建,最后建成一个集商品交易、金融、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人参综合市场。
    年交易额达一亿多。
    从而带动了整个镇上的人参加工、塑料加工、木器加工、人参制品包装等各种产业。
    到两千年末,万良人参市场已经成为北方地区较为典型的人参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其实九几年的时候,东岗也有个人参市场来着,就是现在的粮库大院。
    最开始也挺红火的,每到秋季好多人都来交易买卖。
    结果呢,也不知道东岗镇咋想的,竟然把参市那块地皮卖给个人了。
    那人倒是挺有魄力,直接投钱,把人参市场翻盖起来,外头一溜门市,里头是市场摊位。
    人家投了那么多钱,肯定收的费用高。
    前两年还可以,后来随着人参行情不好,万良参市越发红火等各种原因,这参市就黄了,没人去。
    好多人宁可在大街上交易,也不去参市里头。
    两千零五年前后,东岗几个大参户联合起来,就在如今许成厚家道西那边,买下了好几家的地皮,重新弄了个参市。
    这个参市就太简陋了,连围墙都没有,也不收管理费,只是交易完成过秤的时候,收个过秤费。
    这个参市也只红火了几年,后来随着东岗这边种植人参越来越少,加上开发区修路、拆迁等,这个参市也没了。
    许世彦的意思,趁着现在万良人参市场连影子都没有,先在东岗建一处,说不定能抢占先机。
    只要好好经营,绝对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形成产业链。
    那样的话,对东岗整体的经济发展,都大有用处。
    这个,才是老百姓能受益的办法,直接给镇里钱,那绝对是白扯。
    “哎呀,这个主意好。三叔,我可真服了你,你说你咋想出来的?”
    那头,周庆国一听,啪的拍了下桌子,激动的直接站了起来。
    周庆国是镇上的干部,眼界跟旁人不同,一下就能看出许世彦这主意背后,带来的经济效益。
    “咋样儿?是不是觉得你三叔脑子里有点儿东西?”
    许世彦瞧见周庆国那激动的样子,就笑了起来。
    “那何止是有点儿啊,太有东西了。
    三叔,快,赶紧跟我们讲一讲,这个参市你打算怎么建。具体一点儿。”
    周庆国坐下来,一脸期待的看着许世彦。
    “简单,我打算就把西边这一片房子买下来,直接推平了重新盖。
    你看啊,就在东北角留个大门,整个东边还有北边临街的地方,都盖上二层楼的门市房。
    里头呢,暂时只能采用露天的形式了,水泥或者沥青地面,中间搭几排摊床,周围就在地上划线,大堆的货物直接堆在地上就行。”
    这事儿,许世彦琢磨很久了,脑子里已经有了雏形,这会儿拿出纸笔来,一边画,一边说给众人听。
    第三百七十五章 算账分红
    道西归西参村管辖,那边住户不算稠密,都是院子特别大。
    一家最少占地几百平,有的甚至上千平米,买下个十户八户,面积就足够用了。
    这年月房子便宜,普通三间房子带着院子,也就千八百块。
    都是些老房子了,好多人家想翻盖没钱,所以多给点儿钱,镇上配合一下,另外给批点儿房场啥的。
    这些人卖了房子另外盖,还能剩一笔,大多数人都能同意。
    买下地皮,东边和北边临街全都建成门市,里头弄成参市。
    到时候产权还归许世彦所有,参市经营权可以给镇上。
    外头这些门市,可以租出去,如果家里有人手,也可以开个饭馆、旅馆、商店啥的,保管都挣钱。
    就算过些年真的没经营起来,也不怕,东岗早晚要开发的,到时候拆迁,这么大的面积,也能赚一笔。
    至于为啥非得在烈士墓道西这块儿建参市,主要还是这边交通方便。
    正好是个十字路口,四通八达,来往都方便。
    而且周围都是住户,大家伙儿都能跟着受益。
    不说别的,许成厚这边整个小卖店,保管生意红火,这就是商机。
    要是放到别处,比如说建材北边窑厂前头,有很大的空地,直接跟镇上说一声儿,不用花钱也能建,可那样建成了有啥用?
    周围没住户,都是树林子和大泡子,旁人沾不上光,没有利益可言,那不行。
    参市秋天做人参交易,夏季还可以当市场用,一举两得。
    怎么算,这个也比直接给镇里钱,有用多了。
    许世彦把自己的想法这么一说,所有人都觉得可行。
    这笔钱肯定要往外掏,但是掏出去的钱要有意义才行,照着许世彦这么安排就很好,出钱的不亏,镇上也能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