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化宋 第275节

      嗯, 既然是全凭自愿, 我们意思一下, 送三五个过去,就算交代了。
    啥,金国诸王要来一个进入大宋朝廷, 参与治理东北??
    还有这种好事?
    宗干你是摄政王, 不能离开, 主脉不能把什么便宜都占了,希尹萨满您都五十多了,别折腾了,其它人你们认识汉字么?
    合赖?你才十二岁!你是金国皇帝,怎么能去大宋!
    别闹了!这事合该我完颜宗宪去!
    ……
    在赵士程的授意下,金国与大宋和谈非常顺利,虽然金国诸王都能看出,大宋这是想用安抚和利诱来同化他们的族人,但他们信心充足,觉得只要过了这个坎,等回头女真部休养生息后,必然还能积蓄出一波人力,再争天下。
    这个时候,大宋既然送来好处,他们自然便大方地收下了。
    当然,金国也不是没有做出反制手段,比如完颜希尹在十年前就已经创出金国文字,并且和宗宪制定了法度、修订了史册,规划好了诸部土地,维持了一个国家应该有的样子。
    他们在会宁府按着大宋的模样建设了学府,设了榷场,东北诸部都要在这里与大宋交易,收获的关税可以补充国库,锻造铠甲,私下储备购买火药。
    在他们看来,以大宋与东北的贸易额,过不了多少年,就能恢复元气。
    -
    金国的这些小伎俩被汇集到赵士程桌上。
    “官家何故发笑?”宗泽自然也看过这些情报,对于女真这种狼一样的部族抱着很深的介意,所以十分慎重地送来。
    “当年是看到有趣的事,”赵士程微笑着将手中的奏书放下,给自家的丞相解释道,“女真部族当初是在辽国的压迫下,才抱团取暖。如今在我治下,想要故伎重施,怕是将我看得太轻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在他手下也能获得的土地、钱饷,东北诸部为什么要让金国当这个中介赚钱?总不能因为他们天生忠心于女真部么?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起岳飞这张神卡了,在宋金和谈开始之后,他便将东北诸路的榷场、军卒、还有新征兵卒等事暂时交给他。
    这位名将一开始对这些杂事还有些生疏,但很快便进入状态,尤其有一点让他满意,就是这位在清廉这件事情上,做得极好。
    要知道,东北部族无数,他们并不是一团和气,一个处理不好,积蓄的矛盾很容易诞生各种叛乱。
    若普通将领使用那种拉拢一派打压一派做法,他便会将其调回来,让陈行舟继续主管东北事务——辽国当年就是这样做的,然后养大了女真,让整个东京道的部族离心。
    但岳飞不同,他做事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公平,他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平定草原各部,让他们臣服于大宋,然后约定诸盟,划分草场。
    只要做好这一事,就足够他成为北方元帅,在东北诸盟中服众。
    只要岳飞在北方站稳了,他就差不多便可以把阿舟调回中枢。
    想到这,赵士程微笑着看了一眼老宗。
    “……官家?”宗泽正称赞陛下英明,被皇帝似乎蕴含深意的目光一看,心中一紧,险些忘了词。
    “我只是在想,能遇到你这般的能臣,是我大宋之幸啊。”赵士程笑眯眯地夸奖着自家丞相。
    老宗七十三了,如今精力已经有些不济,再干两年,怕就干不动了。
    得换年轻的阿舟来。
    ……
    与金国的和谈在十月底正式结束,由金国的摄政王完颜宗干亲自前来大宋,于东京城,双方签订了新的和议。
    宗干已经是个三十四五的中年人,看到赵士程时,似乎有很多话想说,但最后却是什么从前也未提起。
    仿佛他们从前认识的那段短暂岁月,已经被他埋藏在记忆深处。
    赵士程也没与他回忆往昔,双方公事公办签好和议,一方接受了另外一方的称臣。
    事后,宗宪私下里问宗干,不是与大宋皇帝是旧识么,为什么不拉拢一下关系。
    宗干则悄悄告诉宗宪,大宋皇帝心思复杂,一个不小心被他盯上,便要吃大亏,还是不要在他面前反复提醒从前的好,他就不是个念旧的。
    宗宪点头表示记住了。
    至此,金国的事情基本告于段落,剩下的事情,赵士程只需要按时盯着就行,他相信岳飞能处理好东北诸盟,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划分好各部的土地,只要稳定下来,以开垦东北耗费的大量的钱粮,足够让这些草原部族不需要南下,也能过上凑合的生活。
    至于草原上没有战乱必然会爆发的人口——开垦东北诸路不正缺人缺的嗷嗷叫么,那是最好的消耗地啊。
    当东北的农民数量远超过牧民后,那里便是没有争议的大宋国土,税收和钱粮都能支持朝廷治理,还能将边疆再向北方蔓延。
    等局面没有问题,就可以调动韩世忠等部一起平定西域。
    北方大概能就此安稳。
    如今国内的事情,便是蒸汽机,蒸汽机初出之时,大多用在拖船上,如今大宋器械产量正在提高,拖船也饱和了,这些器械便要开始在其它的地方开拓市场了。
    比如各地的磨坊、积机、矿山。
    至于铁路,暂时没这个钱,先放放。
    等下一个十年大宋的市场再扩大一些,就可以用在北方了,修一些短的,矿区用的简易铁路,方便使用。
    大宋的局面便差不多稳定了。
    这是如今能统治的最大范围,再多了,也控制不了。
    电磁知识他早就还给老师了,否则要是有个电报机就完全不同了……
    若说还有什么美中不足,便是藏区和大理国那块,大理国在地图上紧挨着大宋和南越国,但事实上,却并不和两国接壤。
    中间隔着川西、广西西部、贵州西南间无数的夷人部落,这些部落名义上在大宋治下,其实都不归大宋管辖,想要拿下,还得把这些部落都改土归流才行。
    需要时间。
    至于藏区,正在四分五裂中,真要统一,许多羌人都是愿意当先遣部队的,只是那边太远,治理起来要耗费大价钱,需要等消化了东北之地都能有那么多钱可以花,得缓缓。
    盘算到这里,赵士程豁然发现,大宋周围的敌国,好像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呢。
    他站起身,走到已经不知修改过多少版本的万国舆图前,在东北的方向,提起朱笔,画出新的疆界。
    第375章 你的妻子
    深宅大院, 奇花异草。
    大宋时,虽无太大的男女之防,但深宅的小姐们还是要注意男女之防, 内院的姑娘与外宅的泾渭分明便是其一。
    不过, 如今上在位后,大坊织户喜欢雇女子为工, 这民间女子多了,风气便日益开放。
    如今的大宋, 女子出门踏青访友,去泽园购物,上瓦子看戏,已经是寻常之事, 年轻姑娘出门,已经没有那么多麻烦,给父母禀明一声去处,家人便不阻止了。
    三月杨花柳絮飞扬,正是出门好时节,一名少女却拒绝了姐妹的邀请,不愿意一起去看泽园新出的戏《白蛇永镇雷峰塔》。
    “去嘛!”表妹扯着少女的衣衫,“成天在家里玩那些瓶瓶罐罐的, 有什么意思?”
    “你不懂, ”林淑英敷衍着把表妹送走, “这好玩是真好玩,我算到关键时候了,走不掉, 你去就是。对了, 回来记得给我带杯奶茶, 枇杷味的,要多加冰沙!”
    “哼!最后一次,下次你再不去,我可不给你带了!”
    “知道了知道了!”少女把妹妹送走,关上房门,回到自己的桌案前。
    她的桌上有许多瓶瓶罐罐,都是最贵的无色玻璃器皿,光是这一套器具,便价值不菲。
    坐到桌案前,她提笔写信。
    “阿青,上次给你提议的用冰醋酸制作乙酰水杨酸的改进办法,我已经基本实现,如果能在商业上成功,那么将会大大降低乙酰水杨酸的价格,但是新建大药坊,重新申报制法专利,都需要一大笔钱……”
    她在信里抱怨了一番纯净药剂如今价格上涨的可厉害了,她家里一点也不支持她当一名科学家,已经责备她许多次了,所以希望朋友帮她想想办法,她不但需要投资,还需要人力物力。
    写完信后,她将自己新摸索出来的制法封入信中,投稿给了如今《科学与真理》报纸。
    她的好朋友是这份报纸的一位编辑,笔名叫阿青,她最开始只是科学真理报的一名普通读者,但在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后,各种奇幻药剂与数学的严谨之美深深地吸引了她。
    然后,她便多了一个爱好,虽然因为家里的反对,她没有进神霄学院系统的学习,可市面上已经有许多数学化学之类的书籍,以她的家世,想要找几个这样的老师再容易不过了。
    学习之后,她便发现自己好像就是为此而生的,别人难以理解的化学配平、置换,对她来说,就非常好懂,还有那数学方程,都不用去打稿纸,她看两眼,就能很快心算出来。
    最让她欢喜的,便是认识了科学与真理的编辑,在这位阿青编辑的指引下,她已经写了很多实验时的科学小故事,在报纸上有了自己的专栏,赚的钱虽然比不过她每月的零花钱,但这种快乐是父母给再多钱都替代不了的。
    水杨酸是一种使用范围很广的药物,可以直接从柳树皮中提取,但这种物质是有一定毒性的,直接食用会头晕呕吐腹泻,如果将它用化学的办法处理,做成乙酰水杨酸,就会大大缓解副作用,但因为制法复杂,市面上销量最多的还是水杨酸,乙酰水杨酸的价格是前者的十倍有余。
    林淑英知道这药品的市场非常大,所以她愿意大方地把方子送给阿青,一起开发。
    倒不是她不愿意送给家里,实在是家里最近准备为她议亲了,如果她想以后还有机会继续玩科学,那就得有自己的钱。
    亲自将信送出,林淑英长叹了一口气,回到房里,拿出那本已经被翻过无数次的《化学中的万物》。
    这是一本科普书,算是她爱好的入门,书上除了一些好玩的反应,还有各种猜想,比如世界到底有多少种物质,为什么苹果往地下掉而不是往上掉,地球是不是圆的,一样的物质到底可以有多少作用……
    她躺在床上,看着窗外,觉得这个世界太奇妙了。
    ……
    过了三天,她被要求一起出席薛夫人家的赏花会,薛夫人的夫君王洋是皇帝近臣,这次的宴会是为了给她的儿子相看妻子,所以就算不想去,林淑英也知道自己跑不掉。
    只能略做打扮,跟着舅母前去。
    王府之中,京城有些头面的夫人都来了,上层的圈子不大,见她进来,便有人窃窃私语。
    “那便是林家姑娘么?生得真是一副好相貌。”
    “林氏当年一门四进士,林希大人官至二品同知枢密院,可是好生厉害。”
    “厉害又如何,林家一门四进士都是百年的事了,如今家道衰落,母亲去世,只能寄住在外祖家,没个娘家依靠。”
    “他父亲为了求官,居然主动请去南洋路为官,可惜苦了那刘家妹子,去了不到一年,就得了急症,抛下幼女去了。”
    “听说这姑娘魔怔了,不学女红管家,成天就想着做什么不死药,唉,也算孝心一片吧……”
    “夫人这么夸她,不如娶回家去?”
    “那哪行,这样的姑娘,可不怎么宜室宜家!”
    夫人们拿着团扇,半遮着唇角,窃窃私语。
    林淑英不用听也知道她们在嘀咕什么,面上却是落落大方,她的表妹略急道:“我的林姐姐啊,你都二十了,再这么下去,怕是要低嫁了,你怎么一点不为前程着急啊!”
    林淑英微微一笑,她当年知道自己是什么名声,什么少有教养、不愿应酬、小家子气、不擅管家、爱好怪异、克母之类。
    好在神医程夫人言女子十八嫁人更宜子嗣后,京城贵女们的出嫁时日都晚了一两岁,否则她的处境会更艰难。
    这场聚会自然是没什么结果。没几个夫人对她有兴趣,对她有兴趣的,多半都是家里儿郎也有问题的。
    回到外祖家中,林淑英收到了阿青回信,信里,阿青表示这些条件不过分,他都可以答应,什么时候有空见面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