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年代文男主的亲妹妹 第225节

      姥姥也觉得林笑应该去。
    林跃飞也一样:“小学知识你已经全都掌握了,初一的知识你也提前自学了,你现在直接去一中完全没问题。”
    林笑瞪大眼睛看哥哥:“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你是不是故意让我提前自学的?”
    林笑猛然她提前自学高年级和初中知识,很有可能是哥哥给她设下的圈套!
    林跃飞当然不可能承认,他一脸无辜地说道:“当然不是,我也是今天才知道一中有五年班。”
    “再说你能提前上一中,是因为你参加华杯赛拿奖了,我又不知道你能拿奖。”
    林跃飞说的是实话,但只是一部分的实话。他确实没想到林笑能直接上中学,当初打的是让林笑跳级的主意,反正有备无患,知识提前掌握了,跳级的条件就达到了,不用华杯赛拿奖也能跳级。当然最后要不要跳级还是看林笑自己。
    林笑看着哥哥,哥哥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林跃飞继续说道:“留在小学里学习你已经掌握的知识,每天老师上课讲的你都会,作业和考试都没有挑战性,你不会觉得无聊吗?”
    林笑眨眨眼睛,不说话。
    哥哥说中了。
    刚才两个老师说的好多话里,林笑最心动的除了六层的大食堂,就是五年班学的知识更深、更多,还可以参加竞赛!
    在小学里上课写作业很轻松,但确实有点无聊……
    林跃飞看着林笑,心中已经十拿九稳。虽然林笑不说话,但是不说话就说明她心里已经有想法了。当初林笑可是坚决不肯跳级的,现在这么犹豫要不要去上一中五年班,说明一中五年班很吸引她。
    这也在林跃飞的预料之中,林笑对未知的知识一直很有探索欲。他锁在柜子里的课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没道理对一中五年班不心动。
    林笑当然心动了,她心中的天平剧烈摇摆。
    “妈妈,我可以再请王红豆、叶文茵和陈冬青来我们家里玩吗?”林笑忐忑地问道。
    吕秀英担忧地看向林跃飞,他们都知道林笑不肯跳级是因为舍不得小伙伴,现在会不会看到小伙伴就不想去读中学了?
    林跃飞爽快地答应下来:“行,你自己打电话邀请!”
    第二天,林笑就请来了自己最好的三个好朋友,这一次她只请了三个人。
    一起吃完饭之后,林笑对妈妈和姥姥说道:“妈妈,我们要去院子里玩!”
    吕秀英看了一眼窗外:“外面正热正晒,冬冬又那么招蚊子,你们在屋里玩吧。”
    “你们四个在大屋玩,把门关上,我们不去打扰你们。”
    林笑想要的就是一个不会被打扰的地方,她带着小伙伴们走进大屋,紧紧关上门。
    林笑和三个小伙伴在大屋里“密谋”了很久。
    一直到约定的结束时间,三家的家长都来接孩子,小孩子们才打开房门。
    三个小伙伴各自被家长接走,在家门口的小院子里,林笑拥抱了王红豆和叶文茵。
    陈冬青的眼眶和鼻头都有点红,大人们都看见了,但都装作没看见。
    送走小伙伴,林笑一脸郑重地向家人宣布:“我要去一中了!”
    第二天,吕秀英领着林笑去一中填写入学登记表。
    林笑突然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大问题!
    她从长春回来后一直在补作业,每天花了好多时间补作业,但是现在……
    “妈妈!我的暑假作业又白写了!”
    第166章
    “小芸姐姐, 你终于放暑假了!”小黄朝着大门跑去的时候,林笑就知道小芸姐姐来了,立刻跟在小黄后头跑。
    沈芸跟在林跃飞身后进门, 看到小黄和笑笑一前一后地绕过林跃飞, 朝着她跑来,都在用乌黑的眼睛看着她,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
    “笑笑又长高啦?”沈芸说道。
    小芸姐姐递给林笑一只袋子:“送给你的礼物。”
    小黄抬着头看到这一幕, 对沈芸不再感兴趣, 扭头跑走了。
    林笑立刻高兴地打开袋子看小芸姐姐给自己带来了什么礼物!
    吕秀英叮嘱道:“小芸姐姐没关系, 别人送的礼物不能立刻打开,知道吗?”
    林笑点头:“我知道的。”
    新笔袋、新文具,还有一个精致的硬皮册子……“同学录?”
    林笑念出册子封皮上的字,有些疑惑的翻开,一脸惊叹:“哇, 还有这种东西!”
    小芸姐姐送给她的同学录是一个活页册子,册子左侧的钢圈可以掰开, 里面每一页都可以取下来。
    “姓名、爱好、电话、性格、寄语……”林笑感觉这个册子设计的太好了!
    她对寄语那一栏最感兴趣,不知道王红豆和叶文茵会给自己写什么样的寄语呢?
    “谢谢小芸姐姐, 我好喜欢!这个比我买的电话号码本好多了!”
    林笑刚买了一个电话号码本,想在和同学们分别之前,把同学们的电话号码都记下来。现在有了同学录这样的好东西, 电话号码本就用不上了。
    “啊……早知道我就不买电话本了……”林笑一脸懊悔。
    林跃飞说道:“给我用吧,我电话本正好快用完了。”
    林跃飞要记的电话太多了,最开始按照先后顺序记, 找电话号码经常要翻半天。后来让助理小许帮他按照姓氏首字母誊抄一遍, 就和以后的手机通讯录顺序一样。
    “笑笑的录像带呢?”沈芸迫不及待地问道, 她还一直没机会看呢。
    林跃飞从柜子里整整齐齐的一排录像带中, 抽出标号1的那一盘。
    电视上成天重播华杯赛的总决赛,林跃飞买了十盘空录像带回家,教会吕秀英用录像机后,让吕秀英看到重播就录一盘。
    因为录像带不像以后的视频,录像带保存不当、播放次数太多,都是会损坏的!
    去过录像厅的人都知道,录像带播放次数太多后画质会变得很差,甚至缺损某一段。
    一口气录上十盘,有的用来看、有的用来保存,过几年等vcd、dvd流行之后刻成盘,再转成视频保存在电脑里,就不用害怕损毁了。
    “啊,怎么又要看啊!”林笑仰天长叹。
    自从华杯赛总决赛在电视上播出后,她已经“被迫”看了无数遍,早就看烦了。
    “小芸姐姐你自己看吧!”林笑从客厅溜到卧室,然而没过几分钟,又坐回客厅的沙发上。
    因为姥姥去厨房切了好多水果,放在小芸姐姐前面的茶几上。
    桃子剥掉皮切成块、西瓜也去掉皮切成块、葡萄洗干净……拿出以前吃蛋糕时没用完的塑料小叉子,插在切成块的水果上。
    这样吃水果太方便了,林笑挨着小芸姐姐坐,拿着小叉子一吃就停不下来。
    “少吃点,晚上吃不下饭了。”吕秀英把盘子从林笑面前推走,推到小芸姐姐的另一侧。
    “小芸,你吃水果啊。”吕秀英招呼沈芸。
    “我吃着呢,阿姨您别忙活了,您也坐下吃。”沈芸插了一块西瓜放进嘴里,目光又回到电视屏幕上。
    妈妈、姥姥和哥哥也都在沙发上坐下一起看录像带,林笑参加总决赛的录像只有林笑一个人看烦了。
    沈芸第一次看,尤其激动,每到林笑站起来答题的时候,沈芸的身体都向前倾,努力离电视屏幕近一点、更近一点。
    林笑抢到最后一道抢答题的时候、林笑以眼花缭乱的速度拧魔方的时候,沈芸情不自禁地为林笑鼓掌,“笑笑你太棒了!”
    林笑脸红了,悄悄地坐得离小芸姐姐远了一点。
    “笑笑九月份就去读中学了?”沈芸在来的路上已经听林跃飞说过了,一中特招林笑进五年班,每年还给林笑发一千块钱奖学金!
    “笑笑这么小就给家里赚钱了。”沈芸感慨道,她以前从来没见过像林笑这么聪明的小孩,第一次知道原来最优秀的学生,招生老师上门抢着要,还会主动给发奖学金。
    林笑看向哥哥:“哥哥,是我中学拿到的奖学金多,还是我小学花掉的赞助费多?”
    林笑知道自己读解放路小学每年都要交一笔不菲的赞助费,但是哥哥不肯告诉她具体是多少。
    林跃飞没想到妹妹一直把赞助费记在心里,“小屁孩还操心起钱来了?”
    “你中学拿到的奖学金多!”
    林跃飞说的是实话,林笑小学就掏了三年赞助费,高中能拿五年奖学金,奖学金加起来比赞助费多不少。
    林笑听到哥哥这么说顿时高兴地笑了:“那我真的给家里赚钱啦!奖学金扣掉赞助费,就是我给家里赚的钱!”
    林跃飞啧啧摇头:“你这算的不对呀,还得扣掉你的零花钱、你这只小猪每天吃饭的钱……”
    林笑立刻说道:“这些不算!”又连忙补充道,“你才是小猪!你是大猪!”
    沈芸在旁边看着林跃飞和林笑斗嘴,笑得直不起腰。
    “笑笑马上就要上中学了,看起来完全还是小孩子的样子呢。”沈芸笑着说道。
    林笑一点也不像中学生,一看就是小学生。
    好在一中五年班特招的学生年龄原本就参差不齐,有六年级毕业的,也有五年级毕业的,像林笑这样确实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不过好歹有周慧敏和林笑同岁。
    参加华杯赛总决赛时六个学生相处很好,回头都成为同学,林笑和同学相处应该不成问题。
    沈芸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笑笑再过五年就高中毕业了,高中毕业也就十五岁。”
    而沈芸自己,“我还要两年才能高中毕业呢。”
    沈芸自己高中毕业的时候已经二十一岁了。
    当然沈芸对此早有准备,她既然决定重回校园,就已经接受了自己毕业时比其他同学年龄都大的事实。只不过现在和小天才笑笑一对比,差别实在是太大,“我们两个高中毕业差了六岁!”
    林笑一本正经地安慰小芸姐姐:“没关系,小芸姐姐你多活六年就行啦!”
    轰的一声,妈妈、哥哥和姥姥都笑了,妈妈拍了林笑一下:“不许瞎说!”
    林笑一脸无辜地看着妈妈,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说她瞎说。她见过棉纺厂大院里的好几场白事,有人七十去世,有人八十去世,有人九十去世,别说相差六年了,十二年十八年都能差出来。
    高中毕业晚六年不算什么,活得久一点就回本啦!
    听完林笑的解释,吕秀英更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行,咱们都多活几年,咱们全家都长命百岁。”
    看完林笑比赛的录像带,林跃飞当着全家人的面宣布了一件事:“笑笑进一中五年班,这样的大喜事,咱家得摆两桌,请亲朋好友吃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