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199节

      第130章 结婚
    大喜的日子, 金老五红光满面,显得分外精神,原本粗狂的模样也变得亮堂起来,倒是衬得身边的新媳妇越发娇小可人。
    简单的仪式过后, 青年男女就结成了夫妻。
    顾明东坐在席间, 目光落到了新娘子的身上,她模样清秀, 皮肤也很白, 与这时候乡下大部分姑娘都不同。
    金老五的几个哥哥嫂子脸色平淡, 倒是金母一直挂着笑, 亲亲热热的招待客人们。
    顾明南不知道去哪儿转了一圈回来,坐下就说:“大哥,你听说没, 金老五的新媳妇是个知青。”
    “看出来了。”顾明东淡淡说了一句。
    顾明南惊讶道:“没想到他居然会娶一个知青,我还以为金老五这样的,会喜欢泼辣爽利的。”
    他说这话倒是没有看不起知青的意思,只是单纯的奇怪。
    新媳妇乍一看, 明显跟泼辣爽利完全相反, 说话都温温柔柔和和气气的。
    旁边的客人插嘴道:“老金家以前穷, 这几年眼看着好起来了,这青砖大瓦房都能造出来, 谁知道金老五千挑万选了个知青当媳妇。”
    顾明南笑问道:“知青不好吗?”
    “这有啥好的, 中看不中用。”客人一句话,道出了农村人对知青的普遍看法。
    “你瞧瞧新娘子的模样,是能下地干活的吗?娶了这么个回家还不得哄着供着,以后家里家外都得老五自己操持,你看吧, 过不了多久他就得后悔了。”
    “这女人就得下地干活洗衣做饭,不然娶回家当祖宗啊?”
    顾明南却说:“出息的男人自己赚钱养家,媳妇要那么能干做什么?”
    客人听了,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你是上河村顾家老二吧,哎,你现在是工人的,是不用在乎媳妇能不能下地干活。”
    说完酸溜溜扭过头不搭理他了。
    顾明南觉得他说话有些阴阳怪气,转身问道:“大哥,我哪句话说错了?”
    顾明东还没回答,就瞧见金老五拉着新媳妇过来了。
    “阿东,这就是我媳妇张媛媛,是个城里来的知青,媛媛,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顾家老大顾明东,他可是有个有本事的人。”
    张媛媛近看肤色偏白,眉清目秀,说话也带着一股子文化人的斯文气:“顾大哥你好,谢谢你来喝我们的喜酒。”
    她说话温柔,脸色瞧着也红润,嘴角一直带着微微的笑意,看着一点儿也不勉强。
    夫妻俩个靠的很近,带着新人特有的拘谨和甜蜜,倒是相得益彰。
    “恭喜,我们也想来沾沾喜气。”顾明东笑着说了一句。
    金老五扫了一眼,除了顾老二没瞧见其他人,只能为自家侄子叹息,不过他今天可没功夫搭理失望透顶的大侄子,拉着媳妇又去见其他人了。
    顾明南也跟着瞧了眼新娘子,压低声音说:“大哥,我觉得他们俩挺好的,他们为啥都觉得新媳妇不好?”
    不只是方才的客人,席间许多下河村生产队的社员,都对这桩婚事不看好,觉得金老五娶媳妇看脸不行。
    顾明东笑着说了一句:“日子是自己过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怎么看不重要。”
    顾明南听了,深以为然。
    吃过简单的喜宴,顾明东就拉着弟弟告辞离开了。
    还是金田耕送了他们出去,一路上犹犹豫豫的想开口。
    顾明东瞥了他一眼,淡淡说了句:“不用送了,我们俩个大男人还能不认识路?”
    金田耕脸一红,忽然将怀中的一个纸包拿出来:“顾大哥,这,这是酒席上多余的点心,都是完整的没吃过,你带回去给孩子们吃。”
    说完也不给顾明东拒绝的机会,转身撒丫子跑了。
    顾明南朝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声:“你咋回事儿啊,让你喊叔你喊哥,占我们家便宜是不是?再这样我可找你叔告状去。”
    可怜金田耕吓得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没在心目中未来大舅子的面前摔了个狗吃屎。
    “哎,你走路当心点啊。”顾明南瞧见了有喊,临了还对自家大哥说:“现在的孩子太毛毛躁躁了,好好的走路都能摔着。”
    顾明东笑了一声,将纸包扔给他:“拿着吧。”
    “客气倒是蛮客气的,就是说不听,他叫你哥,那你不得喊金老五叔,亏大了。”顾明南如此评价道,完全没意识到金田耕喊哥,那是想要占便宜吗,那是看上了他家四妹。
    顾明东冷眼看着,心底都为钱晓茹感到担心,就顾老二这直肠子,可不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懂女孩子的心思。
    兄弟俩一回到家,顾三妹就好奇的问:“大哥,听说金老五的新媳妇是知青,真的假的?”
    “你怎么也知道了?”顾明南打开纸包,将里头的点心块分给三个孩子吃。
    “生产队有下河村嫁过来的人,今天去河边洗衣服听她们在议论,说那个女知青干啥啥不行,自从下乡就跟金老五处上了。”
    双胞胎跟顾芸捧着油果子吃,好奇的看着他们。
    顾明东招呼了一句:“小北,你也来尝一口。”
    顾明北擦了擦手,笑道:“我都大人了,哪儿能跟孩子抢吃的。”
    “你也还是孩子。”顾明东不由分说的给她塞了一块,顾明北尝了一口,评价道:“味道还不错,金家的手艺挺好。”
    这油果子一看就知道是自家做的,应该是金老五亲妈或者哪个大嫂的手艺。
    顾明南也跟着尝了一口,说:“不如饼干厂的好吃。”
    “那肯定啊,饼干厂放了好多油和糖,自家做哪里舍得。”顾明西也尝了一口,转而又问,“他媳妇真的是知青吗?”
    顾明东点头道:“确实是个知青。”
    顾三妹惊讶道:“这还是附近第一个嫁给当地人的知青吧?”
    知青上山下乡已经持续了快四年,但上河村这边开始的晚,实际上第一批落到他们生产队的知青,满打满算也就两年时间。
    金老五所在的下河村比他们还要晚一些,他们生产队最早的一批知青下乡至今,也就一年多。
    这时候的知青知道下乡的苦和难,但心底都指望着还能回去,自然不会随随便便的与当地的农民结合。
    而且此时的政策也还没开始鼓励知青和农民结婚,只提倡让知青下乡,晚婚,努力搞建设。
    所以像是张媛媛这样自愿嫁给当地农民的婚姻,在这时候才是特例。
    顾明东却知道,随着时间延长,知青会继续一批批的下乡,这种特例就会越来越多。
    对于金老五娶了个知青当媳妇这件事,顾明东参加过婚礼就抛到了脑后。
    附近生产队的人听说了知青跟农民结合的消息,倒是纷纷看了个稀奇,有些打光棍的大龄男青年,忍不住也把目光放到了女知青的身上。
    就连上河村也是如此,生产队的大小伙子纷纷上门献殷勤。
    因为之前出了刘大柱的事儿,原本要分配给上河村生产队的知青,最后临时调整去了别的地方,倒是让顾建国省事儿了。
    周围几个生产队的知青,都知道上河村这边发生的“惨事”,如今都不太敢来他们生产队串门。
    不过知青之间相互联系多,尤其是老乡时常会有走动,该知道的消息还是能知道。
    上河村的知青们自然也听说了这桩婚事,但与生产队社员们的反应不同,他们反倒是看不上嫁给金老五的张媛媛。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听就知道这个女知青的思想觉悟不够,上头都说了,下乡的知青要提倡晚婚,先搞生产再想个人,争取当农村的劳模,她倒好,用结婚来逃避劳动。”
    这时候上头的政策确实如此,把个人问题放到集体之后,下乡不想着伟大目标,反倒是沉湎于个人的卿卿我我,是该被批判的落后分子。
    张媛媛嫁人,没有人觉得她自由恋爱,都觉得她想靠着嫁人逃避劳动。
    再者她嫁入金家之后,金老五分外的疼媳妇,从来不让她下地干活,家里头婆婆年纪大了,也不大管媳妇的事情,生活过得十分轻松。
    其余的女知青瞧了,心底羡慕的不行,嘴上却更是认定了她落后分子的身份,跟她划清了界限。
    张媛媛自己倒是也不在意,每天就关起门来过日子,没过一年就给金老五生了个大胖小子,更是被金老五捧在了手心里。
    而当几年之后,上头的口风从提倡晚婚先贡献,到扎根落户到农村,知青与农民的婚姻越来越多,张媛媛被知青们排挤的情况才好了起来。
    知青们之间的那点小矛盾,本地的社员们并不放在心上,像是顾建国之类的大队长,压根懒得去管这点小事儿,一门心思盯生产。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上河村的双抢终于正式拉开序幕。
    双抢时期,但凡能动的都要下地抢收,就连学校也直接给学生们放假,让他们能够回家帮忙。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生产队家家户户就热闹起来,就连孩子们也被大大小小的呼喊声唤醒,一个个睡眼惺忪也躲不开双抢的日子。
    老顾家,顾明南与顾明西是工人,原本是可以不参加双抢的,但他们这两天还是请了假回来帮忙。
    一大清早,顾明东就翻身起床,跟别家不同的是,不用他催促,双胞胎就一个咕噜爬起来,自己乖乖的上茅房解决问题,然后帮忙摆满早饭。
    双抢是重体力活,顾明东早早的让弟弟妹妹在城里头买了肉,力求每天至少一顿肉,免得能量赶不上消耗,就连这两天家里头的早饭都特别的瓷实。
    厚实的白粥加上鸡蛋,吃饱喝足之后,让全家人的体力能跟上。
    水稻成熟的时间有早有晚,稻田里,顾建国凭着经验和一次次的检查,已经将水稻田划分成一块块,哪里先割稻,哪里晚割,前一天开动员大会的时候就说得一清二楚。
    瞧见大侄子一家过来,顾建国摆了摆手:“开始吧,好好干。”
    一望无际的水稻田,此刻都变成了璀璨的金色。
    稻田里的水早些日子就放干了,顾明东踩在半干的田里头,手持着一把铮亮的镰刀,一弯腰,咔嚓一声,几茬水稻齐齐隔断,他顺手放在旁边。
    随着镰刀的咔嚓咔嚓声音,金色的稻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截截整齐的稻桩。
    早两年的时候,顾明东干这活儿还很生疏,但经过两年的历练,如今他力气大,手快,是生产队里出了名的割稻好手,每次都能拿满工分。
    在他身后,一条只剩下稻桩的道路显露出来。
    双胞胎和顾芸年纪小,顾明东没让他们去割稻,只让跟在兄妹四个人的身后,将他们割好的稻子整理好,捆起来。
    社员们闷头干活,大家伙儿都想趁着日头还没升起来多干点,连说话的空档都没有。
    顾明东像是不知疲倦似的,干得久了,他甚至觉得咔嚓咔嚓的收获声音十分治愈。
    偶尔直起腰来歇歇气,抬头一看周围的稻田,那金灿灿的颜色也总能让他觉得高兴。
    这一次,从催化粮种,到想办法弄来化肥,以及之后每一步的耕种,都有顾明东参与的痕迹在内,连带着丰收时节,他心底也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临近中午的时候,头顶的太阳就分外的毒辣,就算顾建国急着秋收,这时候也不敢让社员们继续干下去了,要是中暑了就得不偿失。
    忙了一早上的社员们,得以在田间地头上歇一歇。
    留守在家里头的人掐着点,这边顾建国刚喊歇息,下一刻他们便一个个提着篮子出现在田间。
    老顾家来送饭的是顾三妹和顾四妹,日头高起来之后,顾明东就让两个妹妹回去做饭了。
    双胞胎跟顾芸却不肯回去,依旧带着小帽子在田里头忙活,别看他们小,踏踏实实的双抢干下来,也能赚到不少的工分。
    就连生产队再小一点的小孩,这几天也拎着个竹篮子,跟在大人的屁股后头捡掉落的稻穗,勤快些的,一天能捡到满满当当的一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