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黄天之世 第367节

      许安脸上带着笑容,驱策着座下的战马缓缓通过了城门的甬道。
    入目是一片灯笼组成的海洋,此时的天色已经快完全的黯淡了下来,除夕的夜晚看不到月亮,但是一盏盏灯笼却是许安照亮了前行了道路。
    徐晃、吕布、张辽、张燕等将跟随在许安的身后,看着眼前的景象,也是微微有些发怔。
    他们没有必要再亮起灯火,打起火把,已经有光亮照亮了他们的道路。
    一名头缠着黄巾的民众举起了手中的灯笼,尽可能让光亮照在街道的中央。
    街道两侧的行人,皆是一起举起了手中的灯笼,他们单个人手中的灯笼放出的光亮虽然微弱,但是当成千上万的灯盏发出的光亮汇聚在一起之时,却还是将道路照的通明。
    许安偏头看向身侧,两侧的道路之上皆是星星点点的灯盏。
    徐晃、吕布等人也是不自由自主的放慢了马速。
    “太平道!”
    人群之中突然爆发出了一声呼喊,犹如一点火星掉入了盛满了火药的桶里一般。
    紧接着一阵响遏行云的欢呼声,已是从街道两侧的人群之中迸发出来。
    “万岁!!”
    并州的豪强世家几乎被许安所除尽,余下的少数几家,尽皆是老实无比。
    如今晋阳城之中的居民其实已经不再是原本的居民了,一部分是黄巾军的家眷。
    还有一部分则是之前晋阳城处于最底层的民众,黄巾军到来,将他们从豪强世家的欺压之中解救了出来。
    黄巾军给予了他们尊严,给予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让他们不至于卖儿卖女,不至于卖身为奴,也能有一口饱饭。
    所以当他们收到除夕的黄昏时分,许安将会从晋阳西门进入晋阳城的消息之后,便纷纷聚集起来前往西门,迎接许安进城。
    “太平道,万岁!!”
    许安见过无数欢呼的场景。
    他经历过广宗的大战,经历过下曲阳的大战,从汾水到漳水,成千上万的军兵的欢呼声他都曾听闻过。
    但是没有任何一次,比这一次更让许安心潮澎湃。
    低沉而又洪亮的欢呼声从两侧的人群之中传来,久久没有平息。
    天空之上繁星点点,虽无月光,但却有无数的繁星。
    晋阳城中,一盏盏灯笼举起,光亮虽暗,却如同银河一般璀璨。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许安举起了右臂,紧紧的握着拳头,放声高呼道。
    “顺天从正,以乐太平!!”
    更大的欢呼声传来,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民众与军卒,向着许安振臂高呼。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顺天从正,以乐太平!!!”
    借着成千上万盏灯笼的散发光亮,许安沿着街道向着晋阳城的府衙一路行去。
    两侧的军兵和民众,皆是低头躬身行礼,更有甚者甚至跪在了地上。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莫过于此。
    这些平民百姓目不识丁,这些平民百姓在某些人的眼里愚昧不堪,这些平民百姓不明白什么大道理,也没有什么太过崇高的理想。
    但是他们心中明白谁对他们好。
    只有人民放在心上的人,人民才会将他高高举起。
    许安牵引着座下的战马,缓缓向前。
    就在到达晋阳城的府衙之外时,他在街道的正中央看到了一道异常熟悉的身影。
    阎忠头戴着玉清如意冠,身穿青娟道衣,他身后站着一名和他一般须发皆是花白的,身形略微有发福的男子,那人正是外务令庞渤。
    傅祁在上党郡主管移民事务,忙不可开交,杨绩也在忙着太原郡的移民事务,已经是住在了阳邑。
    许安没有迟疑,直接跨下了战马,快步迎了上去。
    “风急严寒,军师和庞公怎么出来了。”
    许安走上前去,无奈道,他之前已经跟阎忠说过,没有必要迎接他。
    “这也是军师安排的吗?”
    许安指了指沿途欢迎的民众和军卒。
    阎忠呵呵笑道:“这可不是我安排的,不过你要入城的消息倒是我传出去的。”
    “军卒和警察确实是我安排的,但是是因为迎接你的民众实在是太多了。”
    阎忠感慨道,看着夹道欢迎的民众,许安在黄巾军领内的民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与日俱增。
    蒙学堂、田税、秩序的稳定,治安的恢复,公审大会,除恶扫奸,清除游侠。
    并州已非是往日之并州。
    匈奴臣服,甚至连名字都被去除,乌桓归附,上表称臣,困扰并州多年的边患已是不在。
    阎忠开口道:“我还以为你要明年才到晋阳,会在太行工坊多待些时间,我已经下令将鞍套式系架法传授了下去,现在辎重队已经全部在使用鞍套式的系架法了,倒是确实比原来的系架好上不少,四轮马车的事情安排好了吗,应该在试制了吧?”
    许安无奈的笑了一声,说道:“进去再说吧,华佗可是先往上党郡去了,万一感染了风寒什么的,可不好医治。”
    “四轮马车的我已经让人试制了,图纸都已经画好了,现在太行山中的几处秘密工坊正在制作之中,彻底完善之后,就可以用作军用了。”
    众人一同走向府衙的大门,城外的人声没有平息,依旧还是处于鼎沸的状态。
    许安摇了摇头,苦笑道:“这一次闹的动静有点大啊。”
    现在又是夜晚,又是人流聚集,一个不慎容易引起骚动啊,许安有心想让人群散去,但现在这个情况,却是也不好说。
    阎忠倒是不以为意,说道:“多派些人手,注意一下安全就好了,正好考校晋阳城新成立的警察部队反应能力,不然都是些小打小闹,根本看不出什么。”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民心所向即为天下趋势,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善。”
    阎忠目光炯炯,朗声道。
    “明公定鼎并州,北定匈奴,收服乌桓,借四州黄巾复起,掀起滔天之巨浪,天下莫能当之,并州民心已定,皆是心向明公。”
    “大厦将倾,而我军却是声势愈盛,既然民心可用,为何不用?”
    阎忠停住了脚步,停在了晋阳城府衙的门口转过了身,看向还停留在街道之上的民众,缓缓说道。
    “民心已向明公,民心已向我太平道,今日之事,将会传遍并州,传遍天下,我黄巾军中迷茫之人将会不再迷茫,我黄巾军胆怯之人亦将不再胆怯,我黄巾军中之人,将会充满信心。”
    阎忠偏头看着许安的双眸,郑重无比的说道。
    “他们将会坚信,黄天之世必然实现!!”
    第四百六十四章 军事院校
    晋阳城府衙之中,灯火通明。
    虽然天色已黑,但此时晋阳城府衙内的道路之上,还有不少抱着书册来来往往的文吏,以及匆匆行走的鹰狼卫缇骑,不时还见到几名身穿戎装,神色颇为焦急的黄巾军军将。
    沿途的人见到许安走来,无论是在做何事,皆是纷纷恭敬的向着许安行礼。
    许安和阎忠两人一路走过庭院,进入了房舍。
    卫兵关上了房舍的房门,窗外寒风的呼啸声也被关在庭院,众人这才感到身上微微暖和了一点。
    北地的除夕,正是寒冷的时节,再过些日子,可能就要下起白雪来了。
    阎忠紧了紧衣领,看了一眼窗外,开口说道:“今年的冬天,似乎又去年要冷了一些啊。”
    龚都除去了身上罩着的外袍,刚好听到了阎忠的声音,他也是感觉到了一些不对,附和道:“好像这几年的冬天,一年比一年要冷。”
    “之前冬天,穿的还没有如今的多,都没感觉到冷,现在并州这寒风真的感觉要冻到人心底了,并州的冬天比冀州的冬天要冷多了。”
    “有些不太对劲啊……”
    阎忠面色微微有些凝重,龚都以前是冀州人,他以为是处于并州的原因,并州比冀州寒冷一些。
    但是阎忠是凉州人,也曾经在并州游历,但是他印象之中,并州绝对没有现在那么寒冷。
    许安心中咯噔了一下,就在这时,他突然是想起了一件事,一件重要的事情。
    东汉末年似乎正处于小冰河时期。
    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
    小冰河期的另一特点是天气变异相当大,亦即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较高.
    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而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正是第二次小冰河期。
    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则是第四次小冰河期。
    当时气温剧降,造成北方干旱,粮食大量减产,形成几十年的社会剧烈动荡和战乱,长期的饥荒是造成战乱无限制扩大的根本原因。
    许安面色有些阴沉,他没有种过地,也没有关注过气候,他的主要注意力一直都在谋划势力发展和战争之中。
    现在阎忠和龚都两人偶然提起的话,却是让许安记起了东汉末年的气候情况。
    “不会太过于影响收成吧?”
    许安语气微沉,开口问道,现在并州又多了近百万的人口,所需要的粮食压力倍增,可是经不起什么灾荒。
    他不是百科全书,知道所有的知识,他记得住一些大事。
    但许安并不知道东汉末年到三国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多少的灾害,多少次的瘟疫。
    就是史书之上,很多的灾害和瘟疫,也只是一笔带过。
    就算是饿殍遍地,也只不过是在书上添上一句,“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阎忠回忆了一下,顿了一顿,说道:“对于农事,我不太清楚,明公可以询问傅祁,他倒是清楚一些,不过现在也并不是太过于寒冷,按照前几年的变化来看,应当不会太过于影响并州这几年的收成,起码三四年应该不成大的问题,就算之后天气越发寒冷,也不过是收成欠佳。”
    “就算收成欠佳其实对于我并州来说,并不算什么要紧的事情,并州开垦的土地只会越来越多,明公重视水利,如今我并州水利之类的工程修建颇多,也有助于增收。”
    许安提起的一颗心,微微放下了一些。
    只要还有几年的安稳时间,那么一切都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