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黄天之世 第183节

      ——
    上党郡守军:约11000人。
    主将:王任
    ——
    雁门、定襄郡守军:约7000人(锐士营2000,原郡兵5000)
    主将:龚都
    副将:白雀(白饶被调回,任职陷阵营)
    ——————
    ——————
    汉帝国。
    美阳汉军:约4万人(五校禁军、三河骑士)
    主将:皇甫嵩
    副将:袁滂
    ——
    郿县汉军:约2万人
    主将:董卓
    ——
    河东郡汉军:约2万人(11000人匈奴骑兵)
    主将:郡守王邑
    副将:於夫罗
    ——
    河内郡汉军,约14000人
    主将:并州刺史丁原(从河东郡重新调遣回来。)
    ————
    ————
    凉州叛军(号称二十万)
    主将:韩遂、王国
    副将:马腾(耿鄙死时在汉军中任官,后叛降)、陇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黄衍。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书启蒙(上)
    许安编写的太平道新教义,去除了糟粕,还有大部分繁杂冗长的说教之类的内容。
    尽量使用浅显的话将教义阐述清楚,这也使得郝昭和张辽两人本来并没有接触过任何的经典,但还是弄清楚了许安所说的教义。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真非虚言也!”郝昭感慨道,“今日听得师君讲道,学生这才明白了太平道的真意。”
    许安笑道:“你什么时候成为了我的学生?”
    郝昭眼中透露着狡黠,言道:“府衙门前,承蒙师君点播,师君命我帮忙处理事务,房舍之中听闻师君讲道,难道大贤良师还不是我的师君?”
    “倒是能言善辩。”
    许安不置可否,转头看向一旁刚刚回过神来的张辽,诚恳的言道。
    “文远,现今可愿加入我太平道,重归于黄天的战旗之下,为我太平道扫清奸邪,肃清寰宇?”
    许安直起身子,双手做辑,微微躬身请求道。
    “我愿以黄巾军校尉之职待君。”
    此刻的张辽其实早已经被许安所说服,天命之说,道法之说,天庭之说,许安皆是言之凿凿。
    甚至直言说出了他家中的最大的秘密,再加上市井乡聚的种种传言,已是让张辽找不出任何的拒绝的理由。
    “在下张辽,拜见大贤良师。”
    张辽俯身下拜,一旁的郝昭也是一齐下拜。
    “学生郝昭,拜见师君。”
    许安见两人一齐下拜,心绪也是定了下来,言道:“我得文远相助,胜得并州一州之地,雄兵十万!”
    张燕、徐晃、吕布、张辽、此四人,除去吕布可能有些反复不定,有叛乱的风险,但其余三人皆是将才,可以派遣于一地,独领一军。
    对于现在拥有五郡之地的黄巾军大为有用,更为将来在群雄并起之时,和诸侯争霸建立优势。
    张辽面色微变,许安的赞赏在他看来,却是将他抬得太高了,一时间让张辽也是有些提心吊胆。
    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再勇武,也不过是一人之力,如何能与并州和十万雄兵相提并论。
    “大贤良师缪赞了,在下自觉并无如此高的学识,亦无以一敌万的勇武。”
    许安笑道:“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也比不过。”
    “我相信,将来你所能取得的成就,远比你现在能想到的极限,还要好上万倍。”
    许安转头看向坐张辽的一旁郝昭。
    “至于郝昭……”
    “学生在。”
    郝昭做辑道。
    “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郝昭才思敏捷,远胜常人。
    许安看着眼前的郝昭,突然好像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自己当初在听从张梁的教导时,好像就是有这样的求知欲。
    师君……
    虽然张梁并没有教导许安很长的时间,但可以说,没有张梁就没有许安今日。
    若不是张梁将其提拔为渠帅,若不是张梁将《太平经》交予自己,只怕自己也无法达到今日的地步。
    那个树林的夜晚,许安永远也无法忘怀。
    他当初抓住了张郃,就是想问问张梁在生命最后的时光是如何度过的。
    但许安终究是没有问出口,他没有办法问出口,那是他的师傅,一个几乎倾其所有,恨不能将平生所学全部交予给他的人。
    一个人慷慨赴死,为他们争来了一条活路的人。
    许安本来是想拒绝郝昭拜师的请求,但现在他改变了主意。
    “既然如此,那就先收你为记名弟子,希望你能勤勉学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郝昭眼眸之中闪过一道光芒。
    无他,这句话说的实在是太妙了。
    郝昭诚恳的回答道:“师君教导,学生绝不敢忘,必定勤勉,绝对怠慢分毫。”
    许安听到郝昭重复了一句自己所说的话,才想到这句话好像是韩愈在《进学解》中的句子,自己顺口便说了出来。
    许安的眼前微微发亮,这是汉代,如今中平四年,也不过是公元187年。
    今日随口念出的句子,却让许安对于如何开启民智,如何发展启蒙教育有了想法。
    想到关键处,许安霍然站起身,倒是将郝昭吓了一跳。
    许安转头看向郝昭,急问道:“郝昭,你可会写字?”
    “自然会写。”
    郝昭虽然疑惑,但是还是应承道。
    “取竹简、笔墨与郝昭。”
    许安指挥着房舍内的鹰狼卫缇骑。
    “不,将内务府的几名先生一并请过来。”
    内务府的府令是阎忠,现在的内务府,也是阎忠建立的,为的便是帮助许安处理政务,民生等事。
    现在阎忠北上太行,内务府中由三人共同管理,分别是杨绩、傅祁、庞渤三人。
    他们皆是阎忠的好友,从凉州远赴而来,几乎是举家来投,也给许安带来了大量能读书写字的人。
    说起这个,许安还得感谢韩遂、王国两人,他们虽然和一些豪强世家狼狈为奸。
    但也有些放纵麾下的军卒,凉州境内时不时发生劫掠的事情。
    所以当接到阎忠的信件后,他的几名好友便在鹰狼卫的安排下,贿赂了当地的官员,进入了河东郡。
    “诺。”
    郝昭、张辽两人满头雾水,但也不好发问,只好坐在一旁等待。
    片刻之后,三名身穿青袍的文士走入了房舍之中。
    一名须发半白,面色红润的老者,不卑不亢的言道:“明公如此急切的唤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此人便是杨绩,另外两人一人看起来颇为精瘦,一人倒是有些富态,他们两人分别是傅祁和庞渤,他们与杨绩一样的地方,都是须发已经半白了。
    他们三人和阎忠一样,如今都已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只是他们并没有阎忠那般还精通军略,三人的主要精力皆是放在经义之上。
    许安看着三人花白的头发,也想起了阎忠如今已经是五十有三,这个年纪在后世不过是中年,但现在却已经算是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