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4页

      叶沐:“这倒是,劝和不劝离。这是他们自己的事,外人也就听个热闹。”
    随即叶沐又问:“你说一半认同,哪一半啊?”
    沈之越说:“其中一点就是,她认为不管刘封怎么解释,他的行为就是最好的回复,这点我是同意的。对于男人来说,会先产生一个目的、目标,等这点明确之后才会产生相应的思考,然后再去执行。”
    叶沐:“所以你也觉得,刘封目的不纯喽?”
    沈之越停顿了一秒:“纯不纯我不敢说,但……”
    说到这,沈之越为难了。
    叶沐连忙笑着将他打住:“好啦,不用措辞了,我明白了。或许他的目的就是想获得什么,不管是精神上的满足还是实际上的便宜都好。我觉得这件事也是徐蕤最在意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安静了几秒,沈之越才接道:“专一不是男人的本性。能严格自我约束的,跟后天的教育、道德感,还有考虑出轨要付出的代价有关。”
    叶沐:“所以在婚姻里,如果女方原谅了男人的出轨,男人不需要承担离婚带来的实际损失,不用付出代价,那就可以继续出轨喽。”
    沈之越皱了下眉头,又看了她一眼:“你这是过度解读,有的男人也会从此约束自己。”
    叶沐摇头:“我没见过,大概是我孤陋寡闻吧。”
    沈之越笑了。
    只是话说回来,这种考虑实际损失和代价的思维方式,女人也会有。
    还有感情的时候,消耗的就是感情,等感情消耗完了,考虑的就是利益和其他实际问题了。
    不过在问题产生的最初,更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女人会先处理情绪问题,这在男人看来是无理取闹。
    男人不明白,为什么女人要沉浸在情绪困扰中,而不去实际解决问题。
    他们更不明白的是,女人的处理器是双核的,当情绪处理完了,“问题”也就处理完了,一旦有一天不再“无理取闹”,那就意味着情感已经割舍完了,那你这个人也就完了,这就跟处理BUG和杀毒一样。
    叶沐靠着他的肩膀思考片刻,不会儿又道:“为什么刘封不好好跟她谈谈呢,哪怕大吵一架也好啊,他越是那样,徐蕤对他的感情冷却的越快。就刚才那些话,依照女人的角度,我觉得在徐蕤这里,刘封的分数已经扣完了。”
    沈之越说:“因为按照他的思考方式,他认为要先解决问题,再去解决情绪,如果问题解决了,情绪自然就没问题了。”
    叶沐:“不是吧,他连徐蕤的情绪都没安抚好,他们怎么可能会有良性沟通。徐蕤如果一直沉浸在那些负面情绪里,怎么可能按照他的方式解决问题呢?他是本末倒置。”
    沈之越点头,随即问:“所以你觉得,要先让徐蕤心平气和下来。”
    叶沐说:“其实她要的不过就是个态度,刘封如果能在态度上让她满意,可能事情不会闹到现在这样。不过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我是徐蕤,我也想不到自己怎么忍下这口气。”
    沈之越:“你说得对,对她来说,就是情绪、态度,和这口气的事。”
    叶沐:“就是嘛,你让我不满,又没解决问题的诚意,还回避重点,逃避责任,我当然要差评啦。”
    说到这,两人一起回房。
    不过叶沐还有点意犹未尽,回房后,趁着刷牙的功夫,她还口齿不清的抛出一个问题:“还有没有更现实更残酷的,快告诉我。我指的是男性角度。”
    沈之越吐掉嘴里的水,仿佛想到了什么,笑了:“的确还有更现实的。至于算不算残酷,见仁见智。”
    叶沐:“说来听听。”
    沈之越:“如果刘封不止有才华,他还有金钱、地位,和一点权势,他不会陪徐蕤走这一趟分手旅行,分了就分了。”
    叶沐没接话,其实她也是这么想的。
    沈之越继续道:“如果精神和物质都不缺,那他不会缺爱情,他很容易就能再得到一份。”
    叶沐:“所以你也觉得,刘封花这十几天时间试图把徐蕤哄好,不是因为……感情。”
    她本想说“爱”,但又觉得太严重。
    沈之越点了下头,虽然很轻。
    然后,沈之越说:“他对那个班花也不是,那就是一种情怀。自己有些情绪没放下,寄托在班花身上罢了。我相信经过这件事,他差不多也从情怀里解脱了,对班花也就忘情了。”
    第108章
    不知道是不是前一天晚上, 徐蕤和刘封已经说开了,第二天上路后,无论是休息还是歇脚,刘封都没来找过徐蕤。
    徐蕤全程都表现得很平静, 没有了前一天的犀利, 也没有最初那几天的忧郁, 她好像一下子就通透了。
    或许是在这段感情里花费了太多精力, 一旦突然放下,整个人都会疲惫吧, 徐蕤一整天下来几乎都在睡觉。
    叶沐问了她两次,是不是不舒服。
    因为她睡得实在太多了。
    徐蕤只摇头说:“睡眠是修复身体的最好机制。”
    等到下午,徐蕤终于“醒”了,气色好了很多, 就连笑容也变多了。
    叶沐又看向远处的刘封,只觉得他比之前消沉了, 驼着背, 人也没什么精神。
    该怎么说呢, 那就是一种原本压在徐蕤身上的包袱, 转而压到刘封身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