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页

      严栩笑了一下,但没把这话放在心上。
    高中毕业不久他就从家里搬来,方锦铖偶尔会去出租房找他,有时间他就会做顿饭,两个人一起吃,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而且方锦铖出国三年,再深刻的味道也该淡忘了。
    方锦铖似是看出了严栩的心思,稍抬起眉梢,说道:“我没忘记,我最喜欢你做的糖醋鱼,什么时候可以再吃到这道菜?”
    严栩垂眼看着碗里腾起的氤氲水汽,低声道:“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
    方锦铖细嚼慢咽吃完了一碗水饺,严栩把碗拿去厨房水池里放着,踌躇了两秒后他转身走到厨房门口,倚着门框问道:“要、要不要上楼坐坐,顺、顺便拿礼物。”他有点紧张,一句话说得结结巴巴,最后一个字甚至有点破音。
    方锦铖怔了怔,顿了下才摇头道:“不了,时间不早了,你早点休息。”
    “那、那行。”严栩的眼底闪过一抹尴尬与失望,他迅速垂眼回头,“那我去给你拿。”
    说着,他小跑着上了楼,没一会儿又拿着礼物下楼。
    方锦铖看着手里的大牌羊绒围巾,眼睛微眯起来:“你说我给你送的手表太贵不能收,这条围巾可比手表更贵。”提到手表,他才发现严栩的手腕空荡荡的,“手表呢,怎么不带?”
    严栩不安地揉了揉左手的手腕,回道:“还不怎么习惯,出门的时候忘记戴了。”顿了下又说,“围巾打折买的,不贵。”
    奢侈品哪有打折的,方锦铖也不拆穿,柔声道了谢便说该回去了。
    严栩送方锦铖上了车,方锦铖坐上驾驶位,摇下车窗问道:“今天是池烨邀请的你?”
    严栩抿着嘴,没有立即回答。
    这是方锦铖今晚问他的第三个和池烨有关的问题,对方说话的语调轻缓柔和,就像是不经意地闲聊一般,可当对方沉吟不语静静等待的时候,让他莫名感到一种殷切的压迫感。严栩的脑海中闪过方才店里方锦铖摇头拒绝的那一幕,强烈的逆反心理开始作祟,他低垂着头,没有回答。
    方锦铖一动不动地看着严栩纤长交错的睫毛,不解道:“怎么了?”
    严栩紧抿着嘴,突然很想问方锦铖,你是以什么立场在问?我又该用什么身份去回答?
    “不想说……”
    “你……”
    两人同时开了口,严栩鼓足勇气即将脱口的话又被硬生生地压了回去。
    方锦铖歉然:“你先说。”
    严栩努力勾了勾嘴角:“没什么,我只是想说你路上开车注意安全。”
    方才凝滞片刻的空气重新流动,方锦铖没再继续追问,嘱咐严栩早点睡,又道了别才发动车子离开。
    第10章 修门(1)
    怀抱着大衣上了楼,严栩从口袋里摸出了池烨借他的手套,不禁懊恼地叹了口气。
    上次是收据,这次是手套,怎么老是忘记把东西物归原主?尼龙手套不保暖,池烨骑着车回工地应该很冷吧?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已晚了。
    严栩内疚地给池烨发了条信息,告诉对方手套在他这里。
    一两分钟后池烨回了信息,说明天晚上过来拿,然后帮他修理卷闸门。
    严栩说好,又道了谢才放下手机。
    他看着手中起了一片毛线球的手套,心想,要不明天抽空出趟门买双皮手套送给池烨,当做修门的谢礼,但又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
    明天一手还手套一手送手套,就好像在同情对方似的,而且池烨显然不是买不起手套所以用着这双起了毛球的手套,这双手套织得又细又密,一看就是手工织的,说不定是特别的人送的,所以一直用着。
    严栩捏了捏手套,从收纳杂物的抽屉里找了去毛球器出来。他坐在地上,趴在茶几前,一丝不苟地把手套上的毛球给一一刮去,然后找了个小小的手提袋将手套收好。
    翌日一早,严栩一如既往地准备开店门做生意。
    卡卡顿顿的卷闸门大概是命中注定要被修理,早上彻底坏了,严栩打电话求助了隔壁店主从外面帮忙才艰难地开了门。
    池烨说晚上来帮忙修门,但没说具体几点。忙过中午这阵,严栩用外卖软件买了一份活虾,他把虾剥了,包了一份馅料十足的虾仁馅饺子放在冰箱冷藏着,准备拿这个当做修门的谢礼。
    冬日昼短夜长,还不到六点天已然黑透了。
    这个点儿店里客人很多,严栩把一碗饺子端上靠门那张餐桌,顺便往门口张望了一眼,看看池烨有没有过来。这一眼没看到池烨,但看到了一个熟悉身影。
    “铖哥?你怎么来了?”严栩迎了出去,诧异地问。
    方锦铖出国以前,他们时常见面,但至多一周一次,并不会像这几天一样这么频繁,而且看方锦铖的样子最近应该很忙。
    今天格外冷,方锦铖扯下挡了半张脸的围巾,笑道:“过来吃晚饭。”
    严栩想起昨天方锦铖提起的糖醋鱼,面露难色:“那你可能还要再等一下,这会儿正忙,得晚点才做饭。”
    “不用这么麻烦,我吃碗饺子就行。”方锦铖轻轻揽住严栩的肩膀,带着他往店里有,“先进去,外边冷。”
    严栩的视线在方锦铖的深灰色羊绒围巾上停留了片刻,低声说:“围巾很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