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44页

      盛翰鈺:……
    留在家里一辈子不现实,更不可能。
    不嫁给齐衡也不是真的不想女儿嫁他,只是说气话而已。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虽然只是订婚,仪式也很繁琐,要从两个月前就开始准备。
    L国那边准备的隆重一些,江州这边相对简单,但也不能太简单了。
    盛家第一个孩子订婚,一定要有一个隆重的仪式才行。
    女儿是夫妻俩的掌上明珠,他俩恨不能将世界上最好的全部都给她。
    时莜萱把时然叫到房间,看着女儿不错眼珠的盯着,半天没说话,眼睛里却有晶晶亮的东西。
    时然很少见母亲这样一本正经的样子,很不习惯。
    “妈您怎么了?您不要这样子看我啊,怪吓人的。”
    时莜萱抹一把眼角:“没怎么,刚才有沙子进眼睛里了。”
    人到中年,说谎仍然是张口就来。
    不过已经糊弄不了女儿,女儿却没揭穿她:“哦,您迷眼睛了呀,我帮您吹吹。”
    她凑近母亲,轻轻在她脸上吹了下,然后母女俩抱在一起。
    “我然然长大了,一转眼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妈一想到你以后要离开我远远的嫁到L国,心里就不是滋味。”
    “妈,我不嫁,我永远陪着您和爸爸。”
    时莜萱在女儿肩膀打一下,轻轻的一点都不痛,嗔怪:“你这孩子就会哄我,你们好不容易才走到现在,说不嫁就不嫁?你不嫁,怕是外面那小子要被急死了。”
    “我不管。”
    时然趴在妈妈怀里撒娇:“我就要守着爸爸妈妈,不离开江州,不答应我就不嫁了。”
    “好了,别耍小孩子脾气,妈妈给你准备一套在订婚典礼上戴的首饰,你看看喜欢不?”
    时莜萱打开保险柜,从里面拿出一只精美的紫椴首饰盒。
    盒子打开,光彩璀璨。
    时然从出生就没缺过钱,从小到大见过的好东西无数,但还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钻石!
    盒子里的首饰有一套,项链,耳钉,戒指。
    每一款都巧夺天工,堪称完美!
    项链上的链子用白金做成两种款式,时然和齐衡的英文名字缩写拼成链子本身,只是工艺就要费不少周折。
    项链上的吊坠是一颗硕大的泪珠形状的金钻!
    四周用白色碎钻配合绿色的翠镶嵌,美的炫目。
    金黄的钻石有着完美的切割面,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能发出璀璨光华,耀眼夺目。
    戒指同样也是白金戒托,方形金钻。
    耳钉相对要简单点,稍微小一些的金钻打磨成圆形。
    “妈我不能要,这太华丽了,我驾驭不了。”时然推脱。
    时莜萱笑眯眯指着首饰:“这是专门为你量身定做的,你不要就没人能配的上了。”
    “收下,到L国订婚那天戴上,我看谁敢轻看我的女儿?”
    盛家是商贾,俩家儿女拍拖就有很多人说酸话。
    说什么盛家是为了生意攀龙附凤,卖女儿……反正说什么的都有,说话一个比一个难听。
    如果是说自己闲话,时莜萱才不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但说自己女儿不行。
    她要让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女儿和齐衡订婚,是齐衡高攀然然,不是然然配不上齐衡,订婚那天的女儿要打扮的像个公主……不对,女王!
    这颗金钻叫沙漠的泪珠。
    只是听名字就知道它的珍贵程度。
    订婚礼服更是极尽奢华,除了是国际顶尖大师手工缝制,只是上面镶嵌的各种钻石就价值上亿。
    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就等春节后的好日子。
    第1140章 别出心裁团圆饭
    春节。
    盛家今年的春节意义重大,王颖好康复,时然快要订婚,都是好事,应该好好热闹一番。
    前几年江州禁炮仗,过年的时候也不许放烟花鞭炮。
    虽然少了很多火灾隐患,但年味也少了很多。
    今年重新开放,允许燃放烟花爆竹!
    家里早早就预备下一库房的烟花,就等除夕这天放!
    除夕一大早。
    天还没亮佣人就都起床忙碌,杀鸡宰鹅,在案板上“咣咣咣”剁,厨房十分热闹。
    房子里里外外已经收拾的窗明几净,盛江在楼上写对联,已经写了几十副。
    当然不全是为自己家写的。
    他字写的好,为人也随和好说话,邻居求他写就答应了。
    盛家老爷子写的春联,贴在门上不止喜庆也有面子,上门求春联的人越来越多,他又不会拒绝人,一口气就答应了几十副。
    孩子们今天起的也早,没有一个赖床的。
    穿上新衣服,开开心心楼上楼下跑。
    孩子们很兴奋,兴奋当然不是因为有新衣服穿,而是从今天开始就意味着有压岁钱了!
    盛家虽然是江州首富,但对孩子们很抠,零花钱从不多给。
    每个月都是固定的数,花的快,剩下的日子就等着。
    或者也可以在家里干活,勤工俭学。
    但几个孩子都不喜欢在家里勤工俭学,妈妈要求太苛刻。
    要求的多,工钱却给的少!
    对自己家孩子,比对佣人要苛刻的多。
    孩子们还小不理解,但长大后都感谢妈妈当初的教育,当然那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