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61页

      那户部尚书跪倒在地,“臣冤枉啊陛下,长乐公主带回来的只有牛羊马匹,并没有多少银钱,后来那些耕牛,更是给各地的百姓分发下去了。”
    “而且太子大婚花销过盛,即使没有大办,但老臣也把银钱拨给礼部了。”
    礼部尚书一听这事竟然牵扯到自己了,高呼一声,“陛下,那户部是拨银钱了,但是没给多少呀!”
    “据记载,陛下大婚的时候,所费的银钱,是如今太子的几倍有余,这户部真的没给老臣多少!求陛下明鉴。”
    “你、你怎么能如此说?那拨款是陛下让臣省着点拨的,而不是我不给呀!”户部尚书朝着礼部尚书说道。
    “那你还说把银钱都给我了呢,我也没见到多少呀,太子大婚,出大头的都是陛下的私库,你确实没给多少。”礼部尚书叫道。
    “你、你怎么能说瞎话呢?我这可是有条子的。”户部尚书急道。
    “你拿出来给百官看看,到底给了多少?太子大婚,给这么点,到底多不多?竟然被你反咬一口,今日我一定要辩出个是非来。”
    两位尚书在朝堂之上吵了起来。
    皇上怒喝一声,“都给朕闭嘴。”
    皇上生气了,两人立马闭嘴了。
    “朕今日只过问户部,把这几年的账本都给朕送进宫来,朕要彻查。”
    户部尚书心咯噔一下沉了下去,彻查……
    “是,陛下。”
    第311章 赏花宴
    皇上看着下面的朝中大臣,“此前,朕一直想说,户部尚书有功,连年跟蛮族的战争已经拖垮了户部,再加上前几年天公不作美,干旱跟大雨致使土地欠收。”
    “可是呢!如今这些情况都已经好转,按理说今年秋季就应该能缓过劲儿来了,可是户部尚书连上了十几封折子……”
    “朕想问问,最近还有什么大事?这么迫在眉睫,让你天天追着朕要钱。”
    “朕还没有老糊涂,任着你们这帮人欺上瞒下。”
    “你们不就是看着那军器营,研究的几样东西赚钱了吗?可是百姓交的赋税跟所有商铺的赋税也都交给你们了,钱呢?”
    皇上冷哼道:“偌大的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这国库空虚,肯定不能只怨户部尚书一人,若有从中中饱私囊之人,朕必定抄其九族,以正皇威。”
    “你们仗着朕不愿意动你们,就无法无天,肆无忌惮,连朕都不放在眼里了。”
    “朕要告诉你们,这天下是朕的天下,缺了你们谁,朕这位子坐的照样稳。”
    “皇上恕罪,吾皇万岁……”
    百官纷纷下跪。
    朝中大臣,心中瑟瑟发抖,太子刚刚大婚,皇上就开始捡着最重要的户部开刀。
    这是什么意思?
    当天下了朝以后,皇上就派人去户部,把账册全部收拢到了宫中,由专门查账的人,连夜查起了户部的账本。
    在宫中,一入宫门口那里,也是有不少的房子的,正好御林军在旁边,能保护他们的安全。同时,也可以防止他们跟外面的人,再有联络。
    户部尚书回到府中,在书房来回的踱步,怎么就这样了。
    历来,所有的进项,只要是属于外库的,本就应该归户部掌管,自己想要把那些东西都归拢到户部,难道不应该吗?哪里做错了吗?
    而且跟皇上上折子,说国库亏空,这也是历代户部尚书都会有的事情,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不行了?
    明明是那长乐公主跟太子联合起来,想要把大权给夺过去,自己名正言顺的去上折子,反倒被彻查。
    风向变了,这皇上未免太过偏心,他也不怕那长乐公主联合太子……
    自己这里可是户部,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古,皇上就不会轻易去动户部的。
    而且皇上把那些人召进了宫中,明显是不信任自己这些人了。
    皇上这次是动了真格了,这是要拿着自己开刀呀!
    这件事越想越不对,户部尚书把贴身小厮叫了进来,附在其耳边说了几句话。
    小厮点了点头,匆匆的出门去了。
    户部乃是掌管朝中经济命脉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能做主,进而可以运行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说的这个。
    皇上若想彻查这个,必定会牵扯出更多的人。
    甚至,包括朝中几个重臣。
    一时之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沈东月在第二天,就让人往太子府送了消息。
    对于卖玻璃这件事,越早越好。
    一来,陈沐言的婚期就要到了,再不弄,又得像当时太子府那么急着赶时间。
    二来,她也想尽快的赚一笔钱。
    雷轻语也很上心,在三日回门后就把帖子发了下去。
    刚刚成亲第六天,就在府中召开赏花宴。
    新上任的太子妃要开赏花宴,肯定是人人都要捧场的。
    于是各家的闺秀小姐们,全部打扮的美美的,赶赴太子府参加赏花宴。
    沈东月本来是不打算去的,可是这件事本来就是自己有求于人,这要是不去,就有点不合适了。
    沈东月早早的收拾妥当,刚要去太子府,武芊月跟县主就找了来。
    沈东月笑了,难得你们两个先凑到一块儿了。
    县主笑着说:“早早的小公主就捎来口信,怕你不去,让我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