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5页

      西洲与东陆的大地虽然经受摧残,但没有丧失生机,在子民的辛勤重建中,它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苍星抬头望着天空中的飞鸟,忽然道:“和我一起去北方吧。”
    “嗯?”梁师衡转头看他。
    “草原,雪山,牛羊。”他温和地说,“那里很好,足够我们共度一生。”
    他们轻轻牵手,彼此微笑。
    于是,人们看到这样一幕:
    传闻中伟大的祝司梁师衡身披白袍,与另一位黑发黑瞳的蛮族侍卫并肩策马,驰出宫殿,穿越长街,奔向北方无边无际的广阔原野,风在他们身后吹起一波又一波金黄的麦浪。
    【全文完】
    BGM : our love - 西原健一郎/Mabanua
    第60章 后记
    开始创作《东之伊甸》时是2020年的春天,中间因种种原因断更2年,等写完它的时候已是2022年的春末。这一段对我而言珍贵又痛苦不已的旅程,终于要在这里到达终点了。
    按照论文的书写格式,最后总要附上致谢。这里同样也要谢谢在连载期间追更、留言的小伙伴,特别是「昭华无双」和「吱」,评论区的两位野生读者,非常热情可爱,断更了2年实在抱歉,愿你们一切顺利。
    这篇文完结时只有31的收藏,其中三分之二还是我的亲友,可以说几乎一路单机。对于它,遗憾也有许多,很多故事情节没有完整地交代。比如赫利俄斯与韦弗党初代首领的故事、女武神的故事、苏煌内部的故事、杉木三角恋的故事、苍星和梁辰感情线......太多太多支线没有写到,原因很现实:因为赚不到钱,没有人看,没有动力,所以我大量削减了故事线。
    我想这个故事大概是写崩了吧,本来是可以放弃的,事实上我也这么做过,但人似乎是一种季节性动物,每逢春天樱花开放的时节,我走在夜晚的路上,看着周围小区亮起的灯光,总会想起最初构思这篇文时内心的激动。
    苍星、梁辰还有好多好多角色在对我呼唤,让我不要把他们的故事停在原点。所以我头脑一热,咬咬牙将它写完了,过程像是在与自己搏斗,好像左手与右手同时抽着自己巴掌。
    单机写作无时无刻折磨着我,我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写作期间,失眠焦虑都是常有的事,嗑药度日也成了习惯。不过当《东伊》完结后,我依旧觉得这件事值得,只不过不会再有下次了。
    构思之初,我最早的设想是:写一个没落的古代文明,一个古代的战士像荒原狼般游荡在现代,拼凑着回忆,最终发现毁掉曾经文明的是现代人的野心与欲望。
    我思索着如何用不那么烂俗的“循环”将三千年前的故事与现在的故事结合起来,文中给出的解释其实我构思了良久,科研狗的身份要求着我尽量创新、科学、不敷衍,但写出来还是落入俗套。什么“时空之门”、“新世界”、“平行世界”之类白烂话,已经让我自己把自己写笑了。
    此处应插入【考试时被自己写的答案逗笑之表情包】
    如果让我打分,《东伊》最多只能打7.5,包括鼓励分在内。它让我知道写构架宏大的科幻小说,我的水准还远远不够。算是对我盲目自大的一种打击。
    不过,这本书补全了我许多童年幻想,圆了我一个探险梦。我从小喜欢看各种纪录片,也喜欢世界各地旅游。沙漠古城,远古动物的化石,雨林里的机械巨兽、龙的传说、圣女与女武神等等,我从初中时,便梦想写一本集合这些元素的小说。所以,这次就当是一次中二病的自我买单,回过头来看,还挺精彩纷呈。
    《东伊》像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首适合开车在公路上听的jazz hiphop。我对它没有过多的期待,偶尔有人能想起它,被其中的片段所打动,便足够了。
    因为疫情原因,我旅游清单上计划的埃及金字塔、巴西热带雨林都纷纷泡汤,真希望有天能去亲眼去看看。此外还有一个巨大的遗憾,就是关于梁师衡的篇幅没有展开。其实他是我脑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最早脱胎于少时在紫金山天文台的一次机遇,有机会他也许会出现在其他作品中吧。
    希望走到这里、喜欢这篇文的读者们,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发言,或者是一句“路途愉快!”,至少让我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这一路沿途的风景。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最后,附上自我介绍,刷一波存在感:我是任池,很高兴认识大家(笑)
    Our love is stronger than that,
    我们的爱比它更深,
    A little bit of dust won’t cover these tracks,
    些许尘埃,不会覆盖前方的道路,
    It is all about this game that we play,
    这些,写给你我的欢娱,
    I am here to stay,
    我停留此地,
    I am here to stay.
    不会离去。
    ——《our love》西原健一郎/Mabanua
    2022年5月11日星期三
    于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