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96

      乱世参军 作者:蜀山卧月眠霜

    分卷阅读96

    补缺失的材料,然后顺理成章地、找到了她。

    没错,就是她了。

    他做土匪时,因始终抗拒着土匪的身份,对抢来的金银财宝或女人都缺乏欲望。直到遇见她,他才有了要将之牢牢占为己有的贪心。

    那时候他觉得,上天似乎对自己格外眷顾,不只让自己遇见她,还让她对自己倾心相许。

    她对他的信任和支持,几乎到了盲目的地步。

    为了他,她不怕丢官弃职,不怕受到牵累。她的义无反顾有时让他都觉得自己受之有愧。

    所以他才不能让她失望。不能让她失望,包括了不能做回冷血的禽兽,不能为了小家之私而置天下于危境。

    手中的家信似有余温,看着那隽秀有力的字迹,就如看到那坚韧不屈的人。

    乱世也许就是黑白混淆的,但她心中始终是非分明。因为她对所有事件与人物的评判,从不受到个人利弊的影响。她的眼光冷静而不冷峻,始终带着怜悯世间苦楚的善良。

    陆苕,陆苕,好名字。多希望他们一家三口可以一起去走路远迢迢,而不是相隔迢迢山水。

    古来思念征人的闺中之怨都被诗人写得缠绵凄恻,其实当戍边的将军想念自己的妻子时,又何尝不有百转柔肠。

    几天之内,分别来自扬州和荆州的诏书向雪片一样飘向各州各郡。扬州有天子,但萧旻是个“白板天子”,诏书无玉玺之印。荆州的诏书是高义伪造的,却盖了玺印,看着反而比较真。

    所有人都在被迫站队,甚至有郡太守与州刺史意见向左的情况发生。州刺史领州兵赴京拱卫王室,郡太守领郡兵表示效忠高义。

    擦枪走火的争端时时发生,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整个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危险中。

    匈奴与鲜卑人当然密切关注着晋国的局势,只是桓翀、陆南生和季伯卿这三支兵马不动如山地镇戍江北,使他们暂时无虚可趁。

    与此同时,一只轻舟小船载着建康的使者逆流而上。准确地说,从高衍收到高义威胁信的那天开始,这条小船便上路了。只是船中人十分不情愿走这一趟。

    此人在船里绝食,自残,甚至险些要投水明志,好在被看护者拦阻。如此折腾了半个月,才到达武昌。

    高义正在郊外打猎,却听手下忽然来报,说建康派人来了。

    他把弓箭丢给一旁的侍从,问:“人?什么人?”

    报信者回道:“这个……小的不知。”

    高义再问:“长什么样?”

    若是什么高衍派来的拖延时间的说客,他当然懒得去见。

    报信者答:“呃……那人看上去很年轻,长得有些女气。”

    难道高衍真把萧旻送来了?

    高义脸上倒没有欣然喜色,只是勒转马头,扬鞭向刺史府赶去。

    ☆、无波真古井

    “怎么是你?”

    高义看到女扮男装的张唯文,不由皱起眉头。

    张唯文原本身形就偏瘦,连日来的折腾更让她面容枯槁,高义险些没认出来。

    她没有对高义行礼——怎么最近见着的女人都不给他行礼了?高义当然犯不着跟弟妹计较这个,不过他也想不出张唯文能带来什么让他感兴趣的消息。

    张唯文就在原地坐着,沉默,眼皮都不抬。直到身后的护卫用剑柄戳了戳她的脊梁,她才用嘶哑的嗓音轻声说了五个字:“孩子是你的。”

    说罢,她从怀中掏出一块长命锁,直往高义脸上砸去。

    上面刻着利儿的生辰八字。

    这玩意看得高义眉毛高高扬起!

    其实张唯文在婚前并没有跟高衍发生过什么。她去高衍住所探望,只是见着了一个烂醉不醒的人,然后怀着别样的目的照顾了他一宿。

    高衍对此心知肚明,当张唯文带着身孕来到青霜堡时,他因急于摆脱跟离容的婚约而没有戳穿。再后来,他让人查出了孩子的父亲是谁。

    他不介意养着自己的侄子,也不讨厌张唯文。张唯文需要丈夫,他需要高门姻亲,各取所需。

    张唯文没再开口,高义也不需要她说什么了。高衍的意思很明显:你有人质,我也有,收手吧。再闹下去,两败俱伤。

    问题是,高义会是一个心怜幼子的慈父吗?虽说虎毒不食子,但人在这方面有时真的不如禽兽。

    说起来,高义和他的公主妻子倒是一直没有生育。这是他第一个儿子。

    高义面上的表情,从惊讶,转为茫然,最后成了一种谁也看不穿的雾气,就像高衍那样。

    许久之后,他对张唯文道:“你帮我带封家书回去。”

    他说这话的语气和嗓音都跟平日有些不同,张唯文听得愣了一会儿,然后点点头。

    大哥如何回应?是不是不屑一顾?

    高衍不敢作太乐观的设想。临川郡和长沙郡都已起了武装冲突,还有盗贼趁机作乱,虽然这些局部的争端规模都不大,但晋国江山本就不稳,只怕星星之火终能燎原。

    他坐镇建康,焦头烂额。一面设法平乱,一面还不敢放松对上游的警惕。

    打仗要钱,于是赋税猛增。打仗要兵,于是兵役大兴。地方官抗章屡上,老百姓怨声载道。

    高衍还在等高义的回应。如果高义拒不和解,那么……他打算亲自去一趟武昌,对兄长说明自己的良苦用心。他可以把自己的命交给高义处置,同时准备好了各种形式的妥协。

    高义之所以盛怒之下要拿出半壁江山与他火并,难道不正是因为兄弟做事的方法不同,且互相之间缺乏理解么?高衍想告诉高义,他之所以另立朝廷,并不是有意争权。他只是想用分权的方法来稳固政局,用兄弟反目的表象来减少对高义这根独木的攻击,用萧旻高衍高义的三角关系来互相牵制。他相信,在权力制衡中推行新政措施,更为稳妥可靠。

    就在这鲜卑和匈奴期待着晋国亡于内斗的危急时刻,某日,百位信使同时从武昌出发,向长江上下游枕戈待旦的地方要员送去了一份公文。

    当收到这份公文时,几乎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高义的勤王之命撤销了。

    更匪夷所思的是,高义自解所有职位,包括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兵权。他以陆南生为荆州刺史,以季伯卿为江州刺史,让二人领中军各半。

    之前写信对他表明忠心的官员名单和信函原件,他全派人送去了建康,外加传国玉玺。

    高衍对此迅速做出反应,首先是焚毁这些有谋反之嫌的信件,以安抚涉事官员。紧接着立刻免兵役、减赋税、赦盗贼,以慰黎民之愿。

    等他做完了这些事,他才收到那封家书。

    读着读着,他就读出了不对劲。

    入夏渐深,荆州湿热。

    离容已经恢复自

    分卷阅读96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