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4页

      秦临一瞬间想到了这些年他可能接受的事情,生气全消了,就剩心疼,他仰起脸看着元十五,“你……过得好不好?”
    元十五宽大的手掌覆在秦临脑后,垂眼想了想,“不好。”
    秦临更心疼了,也学着元十五拍拍他的背。
    “我每天都好想你。”元十五睫上洒着月光,眼神温柔又缱眷,“哥哥,我不会不回来。”
    “你在那里,我就在那里。”
    就算是身处炼狱,我都会爬出去找你。
    元十五果然没再骗人。
    开始他月余会去护国寺找秦临,陪他看一晚上星星,后来,变成半个月……十天,最后他一得空,就会去护国寺找秦临。
    秦临在护国寺住的院子叫北楼。
    正值春天,阳光好呀,暖暖的。秦临靠在元十五为他种的菩提树下看书,元十五说,上辈子他书院里也有这么一棵树,他就是在那里喜欢上自己的。
    元十五刚从新一轮的厮杀里爬出来,忍着痛洗了洗身上的血污,却见秦临枕在树下睡着了。
    他悄悄走过去,脚步尽量放轻,缓缓蹲在他脚边。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记忆被无线拉远……他想起好久好久以前,在清陵的时候。
    秦临其实没睡太沉,察觉到动静,揉揉眼睛看到是顾浔,迷迷糊糊道,“这几日……”
    为何没来卡在口中,他觉得自己太主动了。
    除了重逢那天失态,秦临又恢复他一个夫子该有的矜持礼数。
    元十五开心了,抓过人手,“临哥哥在等我呢?”
    “我没有……”秦临想抽回手,元十五把人篡更紧,他这几日因为蛊毒催动的原因,又长高大了不少,加上这年岁正是蹿个子的时候,不像养在殿里的秦临,白白瘦瘦的。
    他大掌握着秦临手腕,指腹带着薄茧子摩挲着,他微微蹙眉,“怎么我才几日不在,你又清瘦了许多?”
    秦临查觉他走神,立马把手抽回来,自己揉着,眉头凝得不像话,瞪着顾浔,恶狠狠的,“我有好好吃饭。”
    “哦。”元十五觉得这样的秦临太讨人喜欢了,掏出怀里的东西,“桃花酥吃不下了吧?”
    元十五就是故意再逗他!可秦临还是接过来,嘟囔一句,“吃得下。”
    元十五还是对他很好,比原来还好,
    他会在草长莺飞的季节,趴在正在习书写字的秦临旁边,用指尖晃晃他的笔头,打扰人,“草长莺飞二月天……阿临,走,哥哥带你放风筝去。”
    秦临往往会瞥他一眼,但不理他,元十五就拉着他的袖子撒娇,“好哥哥,我好想放风筝。”
    这时候的元十五已经十六岁了,从炼狱爬出了十八次,进了太息台,身上背负的人命,已经记不清了,人人见他都望而生畏。
    可他在秦临面前还是个孩子,他会在好不容易放起风筝后,边跑边对着秦临笑,“哥哥,你看我!”
    风筝放累了,他们就在菩提树下依偎着,元十五有时会说一些他们上辈子的故事,有时候会说些乱七八糟的以后——
    “春天呢,我陪你放风筝。”
    “夏天陪你赏花。”
    “秋天……”元十五想一想,“随你花前月下。”
    “待冬天落雪了……”元十五垂眼看着靠在自己肩上睡着的秦临,悄悄说,“我带你回家。”
    秦临被他这话扰得睡不着,抬起眼淡然看他,“我是正经人。”
    “是,你最正经了。”元十五捏一捏秦临的脸,“可我不正经啊,不过我只对你不正经。别的小姑娘我都不看半眼的。”
    秦临不理他,他就用大头往秦临雪白的脖颈处蹭两下,“我只喜欢你。”
    一点都不知羞,“眼里心里都只有你。”
    “你……”秦临耳尖又泛红了,却只冒出一句,“……你不会害臊吗?”
    “会呀。”元十五故意凑过去,“可害臊哪有讨你喜欢重要?”
    “你这人还真是……”秦临白他一眼,说不出难听话,换来换去还是那句,“登徒子。”
    “我初见你时,你说的就是这句话。”元十五身体往下滑去,枕在秦临膝上,仰头看着他,“哥哥,我从十二岁遇见你,花了四年时间走向你……”
    “我真的很喜欢你。”元十五用手臂圈住秦临,像拥抱一场绮梦。
    可总有人想扰他的梦,太息台出事在半月后。
    贺丞相把西临的将军燕无抓了,送去太息台。
    燕无恨中州的每个人,必然会和元十五不对付,果然,元十五差点把人杀了。
    你说好巧不巧,秦临来了。
    元十五从未想过当初在燕无梦境中见到那幕会真的上演。
    秦临生气了。
    他还几天没理元十五,他开始细细回想一些事情……
    为什么连护国寺的方丈都怕元十五?
    为什么元十五每次回来,都有周身的戾气和隐隐的血腥味……
    太息台!
    秦临猛然抬眼,就是那个中州深藏的人间炼狱,他去太息台想找元十五问清楚,元十五这几日想他想得紧,便随他问。
    秦临猜想印证那一刻,难过得不行,元十五就抱着他,轻轻解释,“哥哥,若能安安稳稳活着,谁都不想踩着腐肉白骨往上爬。世人不欠我?我又何尝欠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