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国公夫人日常 第147节

      高夫人和老夫人等人不太懂药理,但两人听这些大夫话里的意思就知道这个方子是对症的。
    众人自是十分欣喜。
    既得了方子,接下来自有太医和大夫们为高老爷配药和针灸。
    太医还问老夫人这方子是谁献过来的,在针灸穴位方面有没有什么讲究。
    老夫人连忙派人回府去问倩姐儿,倩姐儿就说针灸倒是按照惯有的治疗思路来就是了。
    太医和大夫们闻言自是按照惯常治法帮助高老爷治疗。
    如此过了几次,高老爷竟能断断续续的说话了。
    太医和大夫们都说高老爷这是好转的迹象。
    老夫人和高夫人自是十分的欣喜。
    高夫人知道此方是在三老夫人那里客居的一位姑娘献来的便说要请她过来做客,答谢她。
    老夫人就说她们府上现在忙忙的,还是等哥哥再好一些再提请客的事情。
    高夫人一想也是,但还是包了厚厚的礼物托贴身嬷嬷带着,随着老夫人一起回了国公府。
    老夫人也感念倩姐儿,便也从库房里找了许多礼物给倩姐儿。
    三老夫人带着倩姐儿过来后,倒也没替她推辞,而是让倩姐儿接了这礼物。
    前有晏哥儿的事情,后来又有高老爷的事情。
    晏哥儿的事情倒也罢了,可高老爷的事情却是救命之恩。
    老夫人自是知道这些礼物并不足以表达谢意,她就私下对三老夫人和六夫人道:“你们放心,倩姐儿的婚事包在我身上了,日后就算她出嫁了,若是有什么难处也只管来寻我。”
    三老夫人和六夫人见她不仅揽下了倩姐儿的婚事还愿意为她成婚后的事情做主,自是十分的喜欢。
    因着倩姐儿还在读书,两人并未同倩姐儿说这些话,但两人特别是六夫人在老夫人打下包票后只觉心事全无。
    自从进了腊月,时间就过的快了。
    高老爷的病情渐好后,锦乡伯府那里就传来玉姐儿生了个男丁的消息。
    锦乡伯夫人派了自己的贴身嬷嬷过来报信。
    老夫人这段时间因为高老爷的事情心情有些郁郁,听到喜事自然很是开心,便让魏若过去喝喜酒。
    “孩子出生是最为喜庆的事情了,你也去随喜随喜。”老夫人就对魏若笑道。
    魏若知道自家三姐她们也会过去,想着正好出门去和她们说说话便也笑着应了。
    等参加完玉姐儿孩子的洗三和满月宴后,就是正月了。
    魏若和姐妹们一同去了瑞阳侯府拜年,但吃完午饭,她就借口家中有事先回去了。
    瑞阳侯夫人见她如此自是十分生气,但她却不敢同瑞阳侯抱怨。
    因为只要她一抱怨,瑞阳侯就会说,如果不是你当初对她不好。
    她不想听这些话,只得忍下了这口气。
    魏若可以先走,魏家的其他姐妹可没有她这么硬气。
    因为玉姐儿这次带了儿子过来,魏若走后,大家都来逗了逗她儿子。
    连瑞阳侯也过来看了看孩子,但在看完孩子后,他就对玉姐儿道:“你既然手上有闲钱,那就拿些钱出来给你弟弟用。”
    玉姐儿闻言便只低着头不说话。
    魏元娘神色松动,似是觉得瑞阳侯这话说的有理。
    魏七娘却是气的脸色铁青,但她当着瑞阳侯的面却不好说些什么。
    瑞阳侯夫人听到瑞阳侯这么说,略显得意的弯了弯嘴角。
    张氏见状就看了一眼夫婿魏大郎。
    魏大郎觉得魏元娘的儿子有手有脚,没必要让刚嫁人没多久的玉姐儿帮忙,便借口拉着父亲出去了。
    他走后,瑞阳侯夫人看了看魏家姐妹,就拿腔作势的想要说话。
    恰在此时,玉姐儿的儿子哭了起来。
    魏七娘忙道:“孩子怎么哭了,可能是太小了吧,要不然我们先带孩子去歇息一下吧。”
    张氏闻言就道:“你们当初的闺房还留着,要不然就去那里吧?”
    魏七娘连连点头,于是张氏便让人送魏元娘、魏七娘和玉姐儿去休息。
    等回去魏元娘以前的房间,把孩子哄睡后,房间内一时安静下来。
    魏七娘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表情严肃的对魏元娘道:“大姐,爹可以那么说,但是你不能那么做。你要是真的总找玉姐儿要钱,那以后玉姐儿也没法在婆家做人了。”
    听到魏七娘如此说,玉姐儿感激的看了她一眼。
    魏元娘却没有说话。
    魏七娘见状就急了,她觉得自己一定要把道理给自家大姐讲透,万不能再让她只受了别人的挑唆就去总逼月姐儿,让她找玉姐儿要钱。
    她自己知道自己家的事,自家大姐就是个耳根子软,并且极易受人挑唆的人。
    她大姐虽一向心疼儿子,但许多儿子向来都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她大姐又是个糊涂性子,未见得就能和媳妇相处的来。
    依她看,她大姐的以后就靠在玉姐儿头上了,所以她一定要压着她大姐,不能让玉姐儿寒心,让她在婆家面前难做人。
    魏七娘冲着玉姐儿笑了笑,让她先出去,等玉姐儿出去后,她就开始和魏元娘讲起了道理。
    “姐,我不提别的,只说你以后娶了儿媳妇要是儿媳妇总是偏帮着娘家,那你以后看不看得起她?”魏七娘问魏元娘。
    魏元娘闻言就叹息了一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放心,我刚刚只是一时想岔了,”
    魏七娘看她肯听劝,就先松了一口气。
    她对魏元娘道:“大姐,你不能只为儿子考虑,不知道心疼女儿。玉姐儿的婆家因为五姐的缘故这才看重她。从她怀孕到生产,人家桩桩件件都为她考虑到了。也正是因为玉姐儿受婆家重视,你这些时日才能过的舒心,可你不能刚过了两天好日子就忘了从前过的是什么日子了。”
    魏元娘闻言就想起了以往辛苦拉拔儿女长大,处处求人的日子了,她这才真的后悔了起来。
    “你说的对,玉姐儿在婆家过的好,我才能过的舒心,我以后万不敢再听别人的挑唆了。”魏元娘忙对魏七娘道。
    魏七娘见她肯听劝,这才放心。
    等出去后,她又将刚刚同魏元娘的那一番对话,告诉了玉姐儿。
    玉姐儿低着头没说话。
    魏七娘知道她心里委屈,就宽慰她道:“你娘是个糊涂人,耳根子又软,可她疼你的心却是真的。刚刚你娘也后悔了,还说以后万不会再听旁人挑唆了,但我知道日后若是还有人说些什么,她说不定又犯糊涂了。但你若是听了你娘的那些糊涂话,也不要正经伤心,只打发人过来告诉我就是了,我会同你娘好好说一说的。”
    听到自家七姨这么说,玉姐儿的眼泪一下子掉了出来,她如乳燕投林般的投入了七姨的怀里。
    魏七娘一向是很心疼自家这个外甥女的,觉得她有那么一个花天酒地的爹,又有这么一个糊涂的娘,中间又出了被魏二娘算计的事情,可她却仍能保持纯朴善良的本性,实属不易。
    她婆家的太婆婆和婆婆现在对她这么好,一开始可能还只是看在五姐的面子上,但到了最后未尝不是有看玉姐儿品性好的缘故。
    魏七娘抱着玉姐儿宽慰了一会儿,玉姐儿方才平静下来。
    魏七娘就细细的教导她:“你太婆婆和婆婆既然对你好,那你也要孝顺她们才是,须知这关系是处出来的,双方都好才能处的长远。还有就是你们府上的锦乡伯夫人,她到底才是你们家的宗妇,跟她处好了关系对你也有好处,不过你倒也不用费心讨好她,她就算看在你五姨的面子上也会对你好的,跟她在一起你只要听话就可以了。最后就是你五姨了,我问你,这段时间看下来,你觉得你五姨是个什么样的人?”
    听完魏七娘的问话后,玉姐儿沉思片刻。
    她五姨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从她记事起,她就知道她有个五姨嫁到了安国公府,并且她五姨的母亲在她三外祖父去了后进宫做了贵妃。
    瑞阳侯府的外祖母说起五姨总是又妒又气,可她母亲和姨母们提到五姨时却是十分的羡慕。
    不过五姨和她们走动的并不是十分频繁,只是逢年过节送个年节礼罢了。
    这次她出事,她没想到五姨会为了她出面帮她和锦乡伯府周旋。
    她嫁进锦乡伯府后,一开始锦乡伯夫人带着她去安国公府请安时,她还有些忐忑,因为她毕竟和五姨接触的不多,也不知道她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她。
    哪知道不仅五姨对她很好,就连安国公府的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对她也很热情。
    中午吃饭的时候,老太君还拉着她让她在她那一桌吃饭。
    她见五姨都坐到了另一桌,又见桌上坐着的是老夫人和锦乡伯夫人,便有些不安。
    老太君却仍旧拉着她坐到了那里,她们府上的五夫人和七夫人也来按着她,让她坐到老太君那一桌去了。
    回去的时候,锦乡伯夫人见她仍有些不安,就让她放心,说老太君是看重她五姨,才会给她这个面子,毕竟她是五姨的娘家人。
    她这才放下心来。
    因为她嫁的人家是锦乡伯府,与五姨的交集自然多了起来,有时也会在京里的聚会碰上。
    五姨每次见她都会笑着和她说几句话,态度十分的和气。
    思及此,她就对魏七娘道:”五姨和安国公府的夫人们都是极为和气的人。“
    魏七娘等了玉姐儿半响,见她只说了句和气,就对她道:“你五姨是个心胸宽广之人,也愿意与人为善。像她们这样的人家,与人交往最看重的就是人的德行,所以你与你五姨和安国公府交往时切记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做那利己损人的事情,这样你五姨她们才愿意长长远远的与你交往。”
    魏七娘的这一番肺腑之言让玉姐儿如听仙音,她回去后细细的咀嚼着魏七娘的这番话,自觉从中获益颇多。
    而瑞阳侯夫人等众人走后,却是满肚子火没处发。
    她素日里在这些庶女和侄女们面前装腔作势惯了,又因为那些年瑞阳侯才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的那些女孩们哪里敢得罪她,看到她时都是唯唯诺诺的模样。
    她在这些妯娌和姑娘们面前惯常都是一幅极有威势的模样,每每从外面讨好别人或者受气回来后,她都会把这些人叫过来,在她们面前显摆优越感,方才觉得顺心一些。
    原本她的生活过的挺好的,若是觉得哪里不顺心了,就回家来欺压侯府的这些人出气。
    可没想到,这几年不知道怎地,那些嫁出去的女孩越来越不受控制了,也越来越不把她放在眼里了。
    她满肚子的火都没处发,只好自己憋着。
    想到这里,瑞阳侯夫人就是一阵目眩,她让丫鬟们给她端来了一碗疏肝解郁汤,喝完之后方才觉得顺心了一些。
    第81章
    嘉和二十二年二月
    旧年年底因为高老爷的病情,老夫人的心情有些低落,若不是倩姐儿在年前献了方子上去,只怕这个年,老夫人都要过不好了。
    出过正月以后,再过一个多月就是五皇子的生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