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32节

      温柔让她稍坐,自己去了一趟系主任办公室,一刻钟后回来说:“你去让另两个班的同学做一下统计吧。如果凑够了三百盒,咱们就搞一次集体采购!”
    项小羽笑眯眯道:“好嘞!”
    *
    项小毛同志在学校里忙得风生水起,宋恂这边也听说了省委党校开办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研修班的通知。
    地委组织部发出了通知,全地区范围内,具有高中以上文化,三十岁以下,政历清白,热心理论工作的在职青年干部、退伍军人、知识青年和工农兵理论骨干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少青年干部都瞄准了这次考试,宋恂原以为这种枯燥的课程,应该不会有太多人竞争。
    没想到光是他们地区外贸局就有六个要报名参加考试的。
    连齐麟都报名了。
    这个报名条件看似条条款款挺多,其实只有两个要求,高中毕业,三十以下。
    于是,由于报名人数过多,地委组织部又紧急发出一个通知。
    地委将在本周末组织一次预考。
    先在地区内部将一些滥竽充数碰碰运气的歪瓜裂枣筛选下去,最终只有六十人可以参加省委党校的统考。
    而这次预考的报名人数多达九百人,录取率还不足7%。
    宋恂早在从袁梅那里听到招考消息就在琢磨到底要不要去党校进修,本来他还在犹豫,可是通知正式发出后,干部群众报名的火爆场面,让宋恂也坐不住了。
    去组织部报了名以后,就捧着提前搜罗回来的资料埋头苦读。
    他对公文写作倒是不怎么担心,毕竟常年坐办公室的,即便文学素养不高,笔杆子也早就磨练出来了。
    但是政治部分,尤其是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部分,他平时几乎不怎么涉猎。
    预考时间定下来以后,他又跑了一趟袁书记家,跟袁梅借了一些画过重点的政治复习材料,临阵磨枪。
    去参加预考的时候,十分巧合的,他的考场又在上次项小羽参加高考的那所中学。
    不过,他这次没有前呼后拥全家陪考的待遇。
    早上把两个孩子送去隔壁的吴科学家跟小妹妹玩,宋恂便打算独自骑车去考试了。
    “爸爸,我们跟你一起去吧?”吉安以为他爸爸今天就要去高考了,想要给爸爸跟妈妈一样的排面——由他跟弟弟一起去送考。
    宋恂看一眼手表,将搂住他两条腿的两个崽扒开说:“爸爸考试要迟到了,你们在干爹家好好呆着。”
    吴科学像赶鸭子似的将两个干儿子赶进屋里,问宋恂:“你第二次征战高考的事,你家小项同志知不知道啊?”
    宋恂还是要面子的,没考过之前怎么可能会说?
    “没说呢,等拿到通知书再说吧。”
    闻言,延安捧着他的小水杯又从屋里蹬蹬蹬地跑出来,跟宋恂喊了一声“加油”,就欠欠儿地说:“爸爸你可一定要考上啊,我已经给妈妈写信啦,告诉她你要跟她一起上大学啦!”
    宋恂:“你什么时候学会写字的?”
    第143章
    项小羽确实收到了一封信。
    不过, 署名并不是宋延安小朋友,而是袁梅。
    从宋恂那里得知袁梅打算理转文后,项小羽便将自己整理好的几本史地复习资料邮寄给了袁梅, 供她备战第二次高考。
    她大姐是考理科的, 用不上史地资料, 送给袁梅算是物尽其用, 成人之美。没想到袁梅还挺客气, 收到她的包裹后, 又给她回寄了一个。
    项小羽赶在周末才有时间去邮电局将包裹取回来。
    不大的包裹里装了五盒午餐肉罐头,空隙里还塞了很多带有英文包装的进口巧克力。
    另外还附了一封信。
    项小羽剥开一颗巧克力塞进嘴里, 赶紧将信拆开快速浏览一遍。
    这封信分成两部分, 前半部分是袁梅感谢她的客套话,后半部分画风突变, 不但在称呼上叫她妈妈,内容上也变成了双胞胎的流水日常, 比如他们学会了好几首新儿歌,哥哥学围棋不带弟弟, 以及在托儿所得了六朵小红花……
    鸡毛蒜皮的琐事都要在信里说一说。
    落款是宋延安(袁梅阿姨代笔)。
    项小羽将儿子的信反复看了好几遍,才夹进书里妥善收好。
    至于延安所说的,爸爸马上就要跟她一起上大学的话, 项小羽只当是孩子太想她的时候, 小宋哥糊弄孩子的玩笑话。
    毕竟,在她的认知里,正常人干不出大学毕业十年后, 又去参加高考这种事……
    “小羽姐, 你爱人给你写信啦?”魏芳见她一脸笑意, 便打趣道, “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是我儿子寄来的。”
    他们夫妻几乎从不写信,有事就打电话。
    不过,经魏芳提醒,项小羽也觉得他们应该多多通信才是,有些口头上说不清的话,就可以落在纸页上。
    而且她很喜欢宋恂写的字,字如其人说的就是她家小宋哥。但是宋恂这个人有时候就缺少一点浪漫细胞,做事讲求效率,他觉得打电话最直接快速,所以就一直电话沟通。
    看来还得由她迈出这一步才行,主动给小宋哥写封信,如此才能有来有往地交流起来。
    “你已经在镜子前面站了半个小时了,今天要见什么重要人物啊?一个丝巾居然要打这么久!”项小羽见她一直弯腰站在穿衣镜前,替她累得慌。
    原来宿舍满员的时候,宿舍的穿衣镜几乎没人用,站在那里打扮实在是阻塞交通。
    如今宿舍里只剩六个人了,穆蓉带着两个孩子搬出去以后,这个镜子的利用率反而变高了。
    “我不见什么人,就是想复刻一下昨天温老师那个丝巾的打法。”魏芳将系成死结的丝巾扯下来,泄气地说,“隔壁的李芸她们也折腾大半天了,到现在还没能弄出来。我胳膊已经酸得抬不起来了。”
    项小羽无语脸:“……”
    温老师是公认的全校最会穿搭的女老师,以致大学里这些时尚的弄潮儿们整天研究人家的搭配。
    隔壁宿舍的李芸甚至还给温老师弄了一个相册。
    她将温老师每次上课时的打扮都拍了下来,以备大家可以按照这些相片,随时复制对方的搭配。
    项小羽也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其实温老师的衣着十分简约朴素。她的打扮之所以吸睛,一是因为她的衣裳都是比较合身的,不像时下的大多数人,衣裳可着宽松的买。二是她有很多小配饰,比如丝巾、纱巾、帽子。
    “你们要是想学温老师丝巾的打法,干脆就请她给大家开一节课得了。”项小羽建议。
    这回换其他人无语了。
    哪个老师会给学生讲这些?
    不过,廖习兰却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赞同道:“还是赶紧请温老师给你们讲讲吧,否则这点休息时间,全搭在那条丝巾上了。学习时间多宝贵啊,请温老师讲过以后,能给大家节省点时间。”
    这个主意是项小羽出的,于是大家又推举她出面邀请温老师。
    温柔再次在办公室看到项小羽的时候,还下意识看了一眼台历,以为她是来问胶卷采购结果的。
    她用下巴点了一下旁边的椅子请她坐,然后主动说:“学校后勤的同志去海浦采购胶卷还没回来呢,你让大家再等几天吧。”
    “我今天不是为了胶卷的事。”项小羽赶紧摆手,打了一遍腹稿才说,“是我们班的女生,想请您给大家讲讲服装搭配的美学技巧。”
    温柔:“……”
    她教了这么多年书,还是头一回碰到学生提出这种不务正业的要求。
    “大家对您的穿衣风格实在太推崇了。”项小羽小心地问,“温老师,请您给我们上一堂课怎么样?”
    “……”温柔面无表情道,“咱们新闻系的课程是不是太少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们是不是太闲了?
    项小羽意会了,但还是换上笑脸尽力为女同学们争取:“大家都是在周末休息时间研究的。”
    温老师想了想说:“我今天还有事,等周末有时间再说吧。”
    这算是答应了吧?
    项小羽赶紧跟老师道谢。
    完成了任务,她正准备回去交差,出门时却看到了等在门口的几个学生。
    几人中还有一个她的熟人,新闻系74级的师姐高鹤。
    “师姐,你这是……”
    这打扮得也太花哨了。
    她前几次见到高鹤的时候,高师姐都打扮得像个机关女干部,衣裳多以黑蓝灰为主。
    可是,今天对方不但身穿碎花衬衫蓝裙子,脚踩高跟小皮鞋,脸上还赶时髦地化了妆,那嘴唇红得跟刚吃过小孩似的。
    高鹤不自在地抿抿嘴说:“是不是太夸张了?我也觉得不太好看。”
    “就得这样打扮,你听我的!”高鹤身边站着另一个女生,妆容比高鹤还夸张,腮红打得像要登台唱戏似的。
    “师姐,你们今天有演出啊?”项小羽记起来了,74级的学生再有两三个月就该毕业离校了,估计人家是要参加那个什么毕业演出的。
    闻言,跟她们站在一起的两个男生终于忍不住,背过身去嗤嗤笑了起来。
    女生们:“……”
    高鹤冲两个男生的背影没好气地瞪了一眼,对项小羽解释道:“我们一会儿要去省人广一趟,学校安排我们去人广实习。”
    那也不用打扮成这样啊。
    项小羽犹豫片刻,还是说:“师姐,我以前在市人广培训过,没听说那里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化妆的。”
    自然,大方,得体就行了。
    她觉得这两位师姐如果顶着这两张大花脸去实习,可能会被人退货。
    那个项小羽不认识的师姐说:“省人广跟地方人广不一样,我们这次要去的是电视部门,有可能会出镜。”
    项小羽只在去上海出差的时候看过电视,不过那会儿电视里基本没什么节目,每天只有一个时段播送,她看过一次就没再对上过时间。
    电视台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她不了解,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她对师姐们的实习单位还挺好奇的,正想跟两位师姐详细打听一下,身后办公室的门就被人拉开了。
    温柔捧着几个牛皮纸袋出来,说了一句“走吧”就想关门。然而,对上两个女生的红脸蛋后,温老师的动作顿了几秒,又重新将办公室的门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