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
了。
一行人出了门, 马车小半个时辰就到了长公主府门前。
长公主是当今皇帝的姐姐, 当年多事之秋时,曾下了死力护着皇帝, 及后皇帝登位,十分敬重这位姐姐, 荣宠至今。
长公主府每年的赏花会, 是京中盛事, 各府以求得一帖赴宴为荣。
在门口迎客的一位婆子眼见是苏府的马车,已忙忙过来相迎,笑着要扶苏夫人下马车。
苏夫人一见她, 口称陶嬷嬷, 却不敢劳动她,自己扶着潘嬷嬷的手下马车。
陶嬷嬷眼尖,见得后面的马车下来两位姑娘, 便笑道:“恭喜夫人又得了一位女儿。”
苏夫人笑道:“你们消息倒灵通。”
陶嬷嬷笑着移了话题道:“长公主刚还念叨您,快些随我来罢!”
苏立秋在后见长公主府的人对苏夫人热情,倒并不意外,因她昨儿就从李嬷嬷嘴里得知,苏夫人娘家和长公主有些往来,简单一句话,苏夫人兄长顾承元,每年都要孝敬长公主一笔钱。
苏立秋一路行来,目不瑕接,心道:不愧是长公主府,也太富贵了。
当下苏夫人带着苏立秋和苏飞玉到了会客厅,很快另有府中女史来引她们进去拜见长公主。
长公主四十多岁,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当下一见苏夫人带着女儿进来,就笑道:“早听得你又得了一位女儿,可算是带来一见了。”
苏夫人行礼毕,笑道:“小女初至京城,貌拙,礼数粗疏,故不敢令其见人,今日赏花会,本也犹豫要不要带出来,想一想,丑孩子也得见见世面,这才带来了。”
长公主早招手叫苏立秋上前,细看一眼,笑道:“这不是跟你长得很像么,哪里貌拙了?太过自谦会伤了孩子。”
长公主说着,又问苏立秋:“叫什么名字?听说在乡下长大,到了京中可惯?”
苏立秋遂一回答。
长公主见她并不怯场,口齿也伶俐,便跟苏夫人道:“我瞧这孩子不错,你该多些带她出来。”
苏飞玉立在一边,见自打进来,长公主眼里只有苏夫人和苏立秋,直把她晾在一边,一颗心不由煎熬起来,暗恨之。
说了几句话,一时另有客求见,苏夫人便告退,带着苏飞玉和苏立秋从另一个侧门出去,随婆子去了园子里,像往年一样先行赏起花。
这里又进来见长公主的,却是周锦年的母亲谢氏。
谢氏的婆母安阳郡主是长公主的堂姑母,而谢氏的弟弟,娶了长公主驸马的侄女为妻,两家人连结着好几门亲眷。
当年周锦年要定亲,周尚书和安阳郡主因着一些原因,便问了长公主的意见,长公主认为苏逸明是翰林学士,职位清贵,本人并没有结党营私,而苏夫人娘家豪富,是另一种助力,便力荐周锦年与苏家之女苏飞玉定亲。
如今苏家突然出现亲女,说苏飞玉是抱错的养女,这桩婚事,自然要另做考量。
周尚书心下欲待另定下苏立秋为孙媳,周家其它人却有不同意见,认为苏立秋在乡下长大,只怕见识浅薄,当不得大家主母,撑不起来。
今日长公主赏花会,谢氏度着苏夫人必带同两位女儿前来,也必定会见过长公主,当下进了房,行礼毕,便问及此事。
长公主沉吟一下道:“我瞧着,苏家亲女并不差,若还是要与苏家结亲,换成亲女倒也可行。”
谢氏道:“总归是委屈锦年了。当年他随祖母进宫,好几次被公主堵住,大家只怕公主瞧上他,要选他为驸马,因急匆匆定了亲,这些年,他对苏家女一直淡淡的,如今说要换另一个人定亲,他也淡淡的,不置可否。倒也知道他对苏家女无意,可万一退了亲,一时没有定下别的婚事,公主又生心思,岂不是……”
谢氏嘴里说的公主,便是当今皇帝最宠爱的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已是十七岁,至今还不肯选驸马,皇帝正为此头疼着。
提起平阳公主,长公主也头疼了,“平阳那个性子……”
谢氏叹道:“若不是锦年与平阳公主是……”
她话才说一半,忙忙止住,四下瞧了一眼,见没有别人,这才松口气,又轻嗔自己道:“我这段想着锦年的婚事,晚间睡不好,有些神思恍惚了。”
长公主没有接嘴,只端起茶碗喝茶,半晌道:“罢了,你们回去问问锦年,看他想要苏飞玉还是苏立秋,他若不想变动,今年就娶了苏飞玉罢。待锦年娶了妻室,平阳自息了心思,也少些事儿。”
谢氏应了,也有些无可奈何。
论起来,自然是选亲女为佳,可是苏立秋在乡下长大,见识并言行举止,哪能跟在京中长大的苏飞玉比?且锦年跟苏飞玉定亲多年,虽淡淡的,到底也熟络些。
园子里,苏夫人遇着宰相夫人,忙带同苏飞玉和苏立秋上前拜见。
宰相夫人一样是“啧啧”说苏立秋和苏夫人相像,又携了苏立秋的手,细端详一番,跟苏夫人道:“姐儿瘦了些,眉眼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