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盛唐风华 第257节

      “此事……某自有分寸。”李世民说到此处,眼睛下意识地看向怀中,那里不止揣着李嫣写给自己的书信,还有自家娘子长孙音差娘家心腹送来的手书。信上文字不多,词句也颇为隐晦,外人即便截获,也很难看出说得是什么。只有李世民才能看懂信中内容:事关重大不可妄动。宁舍玄甲,莫失天下。
    夫人是在为自己着想,不管徐乐再如何英雄,对妻子来说都是外人,自己才是她的命运所系。这番话看似无情实则多情,不过长孙音知道自己和徐乐的交情,更知道玄甲骑对于自己的重要。能说出这样言语,证明这件事确实凶险,如果自己参与其中,很可能彻底失去战胜大郎继承江山的机会。
    自己该当如何?是尽孝还是尽义?
    侧头看了一眼九娘,见她的眼神殷切,知道九妹已经把一切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自己不是九妹,不可能像她那样无忧无虑,做个快活的侠少,安心等着嫁人。自己要这个天下,想要成为九五至尊!只为自己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只有自己坐上龙椅,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自己夺江山不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天下苍生!
    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帝王?身为领兵之人,李世民并非心慈手软之辈,也知道想要成就大事更是少不了牺牲。至亲好友生死之交,到了必要的时候都要放弃。自己的妻子说得没错,这件事自己不该管。
    可是……脑海中徐乐纵马舞槊以及与自己结交的情景一一闪过,再想起徐乐此番南下为使归根到底乃是为了避免自己被文武攻讦,李世民把心一横:且容自己荒唐一遭,我就不信为了这点小事就会输给大郎!
    第六百七十九章 屠龙(四十四)
    李渊如今依旧住在自己的府邸之中。
    虽说宫中已经传来消息,在得知卫玄死讯之后,杨侑母子抱头痛哭一番,随后便同意禅让,只待良辰一到李渊便可入宫受禅登基为君,大隋江山易主在望,至少在关中之地隋朝的旗帜很快就要被李家旗号所取代。但越是此时,越要注意言行检点。李渊性情沉稳,本来就有钝重之名,此时就表现得更为稳健。不但不入宫居住或是为登基做准备,反倒是闭门谢客连公务都不再处理,仿佛已经被之前的劝进吓住,随时准备挂印而去。
    李家的锦衣家将牢牢守住门户,长安城内文武大员不管与李家有何等渊源,或者与李渊有怎样深厚的交情,都无法入府拜见。只不过李家子女终究不是外人可比,尤其李世民如今正带兵为李渊扫荡关中,他要拜见父亲没人敢阻拦。就连李渊本人,得知二郎前来拜见的消息之后,也早早来到书房与儿子相见。
    他此刻身上穿的不是公服,而是一身居家服饰,看上去就像个寻常富家翁一般,丝毫看不出半点即将登基为王的模样。
    “说起来冕旒龙袍未必就比这百姓衣衫舒服,只是如今国势如此,容不得我等快活。杨侑小儿不知好歹,还在宫中哭哭啼啼,仿佛为父夺了他什么一样。等到他做了富家翁之后,便知富贵闲人日子何等快活,到时候就算要他接着做皇帝他也不肯。”
    李渊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与自己的儿子打趣。他从来都是个好父亲,固然对大郎有所偏爱,但是对二郎也并不苛刻。如今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更有心情和儿子说笑。
    李世民的脸色却很是严肃,听父亲说起此事他并未回应,沉吟片刻之后才道:“儿进城之后,并未直接前来拜见大人,先是去了一趟……卫府。卫公家中正在准备发丧,却又担心冲撞了大人,儿……要他们尽管操持,大人不会见怪。”
    李渊点头道:“二郎做得不错。虽说老贼死有余辜,总归人死不结仇,我李家宽宏大量,不与个死人计较。卫玄那郡公乃是杨广所封,认与不认都在我一念之间。看在你的面上,准其以国公之礼下葬,也不必避讳时辰,我李家乃是武人出身,没有那许多陈规陋习,更不能不许别人发丧。二郎回头跟你裴叔父说一声,若是卫家生计艰难无力发丧,便从府中支应款项。不管怎么说,卫玄生前都是朝中重臣,不可让他的丧事太过简陋。”
    “儿在此替卫家谢恩。”
    李渊看看李世民:“二郎想说的怕不是丧事,而是与卫玄之约吧?为父知道,当日得长安之时,你曾应诺保杨侑母子平安,保大隋宗庙社稷。如今觉得自己食言,有负于卫玄,是也不是?”
    李世民平日刚毅勇健,可是在父亲面前,却没有这个必要。当初为了阻止退兵,可是连当众嚎啕得事都干过,也不差这一宗。他羞赧地点点头,好像是幼子对着老父卖乖。只不过这等神情出现在他身上,外人若是看见只怕身上要起一层鸡皮疙瘩。
    李渊哈哈大笑道:“痴儿!你这点小心思如何瞒得过为父?身为男儿大丈夫,言而有信乃是立身之本,我李家子弟顶天立地,更要一言九鼎。为父能有今天,亦是靠着人品名声,声名狼藉之辈又怎会有如此多的贤才投奔?你能这样想,为父心中欢喜的很。不过我辈为大事者,不可拘泥于小节。为父当日也曾发誓李家世代忠于大隋,愿为大隋江山肝脑涂地。难道这等誓言也是要守得?此一时彼一时,世人不会怪你背信弃义,只会说你处事果决。就算卫玄在此,也不敢用这桩事寻你晦气。再说我们也未曾违背信诺,杨侑虽不可为帝,却依旧可以为富家翁安享富贵。当今乱世,能得如此收场,已是侥天之幸。自刘寄奴夺取司马家江山以来,亡国之君皆无善终。我们李家给杨侑一个好收场,已经对得起卫玄。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为父留杨家人承袭血脉供奉祖宗,已然算是大善。换做旁人,怕是没有这么好的心肠。”
    李世民心知,刘文静能逼迫卫玄入宫,说服杨侑主动禅让,多半也是以南北朝旧事为恐吓。毕竟自刘裕灭司马氏血脉开始,新君对前朝血脉大多要斩草除根,没几个人会遵守先贤之道。尤其当今天下几股有力盗贼都非良善之辈,杨广又闹得天怒人怨,若是这些盗魁得了天下怕是真要把杨广血脉斩杀殆尽。相比而言,还是归顺李家更有可能得条活路。
    只不过父亲这番言语固然有理,可是能否真的实行也在两可之间。之前李家也曾许诺忠于大隋,如今转脸便行篡逆,杨侑的性命能维持到几时,又有谁说得好?
    见他不语,李渊又道:“我儿不必多虑。杨家父子这等事做得难道少了?周静帝说来,还是杨坚的便宜外孙,还不是被自家外祖父夺了江山,自己也失去了性命。他死的时候不过九岁,又有谁为他说话?杨家连童稚都不放过,如今被我李家夺天下亦是报应。与杨坚相比,为父已经算得上佛心。”
    “大人所言自然不假,孩儿也知,此事早晚要做。如今天下大乱,杨侑无才无德,不足以为至尊,为天下苍生计,我李家也要把江山掌握在手中。可是……”李世民沉吟片刻,还是对父亲如实说出心中所想。
    “可是如今乐郎君人还在江都,设若大人登基的消息传到南方,杨广必然动怒。到时候乐郎君只怕性命不保!依儿想来,此事不必急在这一时三刻,等乐郎君自江都返回,大人再行受禅也不为迟。且拖延几天时日,让世人知晓大人并无篡逆之心,也亦是一桩好事。”
    李渊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看向儿子的目光也变得严厉:“是九娘叫你来的吧?若非你娘亲身体不适,她怕是还要把你娘请到长安,向我当面分说。也是平日把她娇惯坏了,简直不知轻重,家国大事岂容儿戏?她胡闹也就罢了,你怎么也跟着她闹?李徐两家累世相交,徐家为李家冲锋陷阵,李家为徐家遮蔽风雨。不过论及交情,咱家几代祖先怕事也不如你,为了友人宁愿舍弃江山社稷,便是上古仁人君子怕是也万难企及。”
    李世民不料父亲忽然发作起来,心中惊诧之余,又觉得蹊跷。不过话已出口,自然没有更改之理,他挺起胸膛,昂声道:“大人!儿既是尽义亦是尽孝。抛开儿与乐郎君的交情不论,只说徐乐武艺兵法,皆为我晋阳十万军中魁首。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等猛将若有不测,于我李家而言,便如同折断臂膀。杨侑如今如笼中鸟插翅难飞,关中各地亦为孩儿攻取,大人迟几日登基,亦不至于有损大局。我李家韬晦多年,何以不能多等这几日?”
    “二郎!你几时变得与九娘一般糊涂!”李渊的语气更为严厉:“论及兵法将略,你兄长远不及你,可是论及谋略,你却差得远了。为父登基可以不急在一时,甚至可以不急在这一年半载,若是为了天下为了大局,为父再等几年也等得。可若是为了一武将性命就可以延迟受禅,这简直是荒唐透顶!你身为我李家带兵之人,怎么也如此糊涂?你难道不明白,为父让你执掌玄甲骑的用意?我且问你,如今玄甲骑莫非还是以徐乐为军主,自认为徐乐的部曲,而非我李家的兵马?若果真如此,为父便不该安排你掌兵!”
    第六百八十章 屠龙(四十五)
    仁厚之名冠于天下的名门家主,正在筹划登基的未来帝王,此刻的神情、语气乃至口中言语,竟是和江都城中那位有名的暴君昏王颇为相似。
    “为父早就与你说过,武人于我李家,便如刀剑一般。宝刀再利,也要为我所掌握,否则便是无用的废铁并非战阵军刃。为父带兵之时,你还不曾出生,战场上的事比你熟悉多了!诚然,一口宝刀于军将而言几乎可以比肩性命,但是真到了生死相搏之时,没有哪个军将会为了保护兵器让自己陷入险地。说到底刀剑不过是器械,性命才是最要紧的物事。为了保护一口宝刀名剑便要豁出自家性命的蠢材,注定成不了大事!你的才具不在为父之下,这其中的道理自然不难明白。太阿不可倒持,刀剑更不可自行其是,这道理为父之前与你讲过一次,如今再讲一次。若你还是听不明白,为父也就不必再讲了。”
    李渊为人素有城府,否则又怎能瞒过杨广耳目,更不可能成就今日霸业。哪怕是在自己骨肉面前,他也很少会说出心中真实想法。像是今日这等言语哪怕是酒酣耳热之时也不会说出,如今话已出口便足以证明李渊此时心情是何等激动,以及这番言语的分量非同寻常。
    李世民固然李渊爱子亦是李家大军统帅,李渊自己也是个难得慈父,可李世民若是还不能明白父亲的态度,又或者不能遵从父命,那么李渊就会毫不留情地将这位次子的兵权收回,日后最多让儿子当个富贵闲人,不会再委以重任,至于李世民心中念念不忘的大业也自然没了希望。
    从小到大李世民没少挨父亲责骂,乃至家法也吃过几次。可是生平所受责罚加在一起,也赶不上这一遭的压力。哪怕是在战阵之上,面对敌兵千军万马之时,李世民也未曾如此刻这般心惊胆战。
    他并非胆小之人,战场上亲冒矢石浴血厮杀的事做了不知多少,厮杀之时性命都可以不要,寻常言语又或是威胁自然吓不住他。然则李渊此刻摆在他面前的,不是寻常责罚,而是关系到他一生前途乃至平生抱负的大事。
    生逢乱世身怀绝技,自不甘于平庸。李世民胸有凌云之志,早就想靠着一身所学定国安邦,终结眼下这个乱世,为百姓缔造个锦绣乾坤。这番志向不仅于自己有关,更是关系着整个天下苍生福祉,绝不容有丝毫闪失。固然李世民顾念着与徐乐的交情,却也不想单纯为了交情就舍弃大业。
    只不过在此之前,他从不曾想到过,一向对徐乐爱护有加视如子侄的父亲,居然会对徐乐以及他手下的玄甲骑防范到这等地步。哪怕是那些归附的关中鹰扬又或是民间义军,自家也不曾如此戒备,何以对徐乐这般担心?
    李世民想不通,亦不敢问。由于从未想到过有这么一遭,此时突逢父亲发难,他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作答。他不能坐视自己之前几番搏命厮杀种种谋划化为流水,却也无法舍弃与徐乐的交情,饶是他素来刚勇直爽,这时也无法开口作答。
    李渊见儿子面红耳赤有口难言的模样,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房间重又陷入沉寂。过了好一阵,李渊才再次开口,语气较方才则缓和了许多:“屈突通乃是大隋老将,论名望虽不及重瞳贼鱼俱罗,却也并非等闲之辈。昔日刘迦论谋反,麾下兵马号称十万众,屈突通以万余鹰扬相敌一战破之。斩刘迦论于上郡,杀贼过万于南山筑京观而返。民间有谚: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此人脾性如何,从这句谚语便可见一斑,这等老将你可能驾驭?”
    李世民点点头并未作答,屈突通威名甚大资历亦老,但自归顺以来对自己毕恭毕敬忠心耿耿,看不出半点异心。这其中固然有自己以恩义相结的因素,更重要的一点还是玄甲骑的赫赫兵威。如果不是之前在战阵上以玄甲骑为先锋,一战将屈突通麾下精锐甲骑全歼,屈突兄弟也未必会像如今这般听话。不过这番话此时自然不能讲,李世民也只好以沉默作为回应。
    李渊手捻须髯,点首道:“算他识相,若是他敢目无君上,某便取了他的首级!这老将并非好相与,便是杨坚在日,他也屡次以言语相抗。如今却肯听你号令,可知其中原因为何?”
    不待李世民做答,李渊已经继续说道:“大势!老儿虽然性情执拗,但总算两眼不盲,能看得清大势。如今天命在我李家不在于杨氏,他便不敢像往日那般跋扈,更不敢对我儿无礼。天下豪杰不知凡几,才具胜过屈突通者不计其数,眼光较屈突通为好者亦不知多少。只要我李家把握大势,这些人便会成为我儿的羽翼,为李家冲锋陷阵建功立业。”
    “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如今天下人皆等着为父登基,我军中将校更是等着为父身登大宝,他们也好成为从龙之臣得以封赏。长安新定人心不稳之时,他们还可以等。如今眼见大势平定人心所向,这些人又如何等得及?若是迟迟不肯定下名位,这些军将难免心生不满乃至生出异志也不稀罕。玄甲骑再如何了得,也只是一支孤军。我父子不可为一支精兵,寒了万千将士之心。二郎熟读兵法,论及用兵手段天下少有人及,沙场之道不用为父教你。你也知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我父子要得是这个天下,便不能把眼界只放在一城一地又或者一员战将身上。不管徐乐再怎么了得,都不能因为他一人误了家中大事!”
    李世民依旧无言。他并不认同父亲的观点,却又没法辩驳。世家有世家的规矩,家主令出如山无可更易,不管这个命令是对是错,当家主做出决断的一刻,家中其他人都只能服从。身为世家子李世民很小的时候便知道这个道理,是以此时不管有多少委屈也只能自己闷在心里不敢宣诸于口。
    李渊看儿子的神情,就能猜出他的念头,面上重又露出笑容:“二郎能顾念与乐郎君的情义,为父很是欢喜。当年为父与徐卫,又何尝不是这等交情?在我眼中,徐乐和你们并没有多少区别,自然也不会真的想要他遭遇不测。只不过兵凶战危沙场无情,徐乐既为斗将,便不会贪生怕死,更不会把自家性命置于大局之上。倘若他当真如此胆怯无能,便不配做徐家子孙,更不敢前往江都。他出发之时,便已准备好尽忠。再说他一身艺业何等了得你最是清楚,就算杨广想要对他不利,他也有自保之道,你就不必太过担忧。九娘乃是女儿家,目光短浅,你不可学她。咱们李家的男儿是要做大事的,眼界要放长远一些,不可为一人而误大局。日后你会遇到无数豪杰,天下间更有万千好男儿等着为新君效力,你要做的是把这些人掌握在手中,让天下英雄为我所用,而不是被他们掌握,明白了没有?”
    李世民心知,自己此时理应说一句明白,以示自己对父亲的孝敬与服从。然则想着徐乐的英姿以及为李家所立下的赫赫战功,这句话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只不过那些希望父亲为徐乐安危考量,不要急着称帝的谏言,自然也没法出唇。
    李渊轻轻一挥手:“你征战关中受尽鞍马之苦,为父心中有数。看看你的样子,比起在家中时清减了许多,此番回来,正该好好歇息一番。人马且扎在城外,免得吓坏了城中这些鼠辈。你便好生歇息,等为父登基大典完毕,再与你封赏。”
    这番布置既是慈父体恤爱子,却也是对李世民的警告。如果在李渊登基大典完成前,他再和李嫣一起胡闹试图拖延李渊登基的日期,这兵权是否能拿回,便在两可之间。对于父亲心思,李世民如何不晓,然则又无可奈何。他可以选择抗争到底,但是也知道这样做毫无意义。终究是三军之主,不至于如李嫣一般任性,徒劳无功之事便不会去做。是以李世民并未再开口说些什么,沉吟许久也只是说了一句:“多谢大人,孩儿自有分寸,绝不会误了大事。”
    被李嫣视为最大助力的李世民突然退缩,再加上嫂子长孙音的约束,李嫣也难以掀动风波。城外玄甲骑将士大多不知李渊登基的危害,少数人纵然能感觉出其中不妥之处,却也是孤掌难鸣不足以阻碍大局,空有一身勇力的武人,在这等天下大势面前,终究是难以有所作为。
    五日后,唐国公李渊于大兴宫中受禅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唐,年号为武德。朝中文臣武将皆有封赏,徐乐本人不在城中,由李世民代叙其功,得封为左翊卫大将军,李渊更是于百官面前三次提及徐乐姓名,称其为李家千里驹,有大唐一日便保徐家富贵一朝,如违此誓天不负地不载!
    之前被尊为皇帝的代王杨侑,则改封酅国公,幽禁于长安。
    虽然在此之前,亦有反军自立为王,然则不拘声势名望,并无一人能与李渊相提并论。大江南北无数名门世家相信以唐代隋乃是天命,纷纷向李渊称臣示好。而李渊于长安登基,正式与大隋一刀两断的消息,也如同生了双翼一般,在极短时间内传遍大江南北。
    第六百八十一章 屠龙(四十六)
    琴声阵阵,悠扬悦耳如同小桥流水又似清风拂过,犹如天籁之音。令人心神舒畅如沐春风。
    只不过对徐乐而言,这等靡靡之音远不如金鼓战歌来得顺耳。在他看来,这等琴声就不该出现于乱世,即便有也和自己这等武人没什么关系。万没想到,自己居然有一日也会乖乖坐好身形,如同南方那些高门纨绔一般听琴赏曲。
    他此刻所在的地方,乃是与杨广初见时的迷楼。在他对面弹琴的,则是那位足以称为红颜祸水的杨广次女,大隋朝那位尚无封号的公主。在他一旁,则是一身盛装的小狼女步离。除了这三人以外,房间内再无旁人。
    这三人不管身份地位还是性情,都不该凑在一起。如今不但同居一室相安无事,更是弹琴听曲为乐,若是为李世民所知,只怕也要目瞪口呆甚至怀疑徐乐是不是中了什么妖术被人迷了心智,否则又怎会如此?
    房间里的情景,说来也透着几分诡异。之前那些屏风已经撤去大半,取而代之的则是十几只青铜香炉。炉中香烟袅袅,让整个书房变得如同百姓传说中的仙境,更是充斥着某种古怪的香气。
    这种香气徐乐并不陌生,在李渊住所以及大兴宫宫殿内都曾闻到过,想来是这些贵人权宦身份相若,钟爱之物也有相似之处不足为怪。这种香料的气味于徐乐而言过于甜腻并不为自己所喜,反倒是沙场上那种混合着血腥、焦臭以及泥土芬芳的味道更对他脾性。然则今日他必须承认,这等琴乐配上这甜腻香料,竟然有非凡功效。
    不但香料气味不像往日那般刺鼻,给自己的感觉也大为不同。饶是自己不谙音律,也觉得周身舒泰心清气爽,心中杀伐之意大为削减。甚至在某些时候,徐乐会产生某种幻觉。自己并非置身于江都城内迷楼之中,而是回到了少年时的徐家闾。
    彼时阿爷并未去世,身体犹自健壮,一边经营着小小村落一边教导着自己本领。春末夏初时节,便是苦寒边地也会变得温暖,习武以毕的祖孙二人坐在围墙上,一边沐浴着温暖宜人的微风,一边看着天边落日如火彤云,于这一时三刻之间,世间纷乱人间愁苦乃至风刀霜剑于自己并无妨害。对于乱世中挣扎乞活的祖孙两人来说,这已是莫大的享受。
    自从走出神武之后,这等日子便再没有过,徐乐也只在梦境中才能重温这温馨情景。没想到在琴声与香气的配合下,自己居然又找到当日那等感觉。
    不过很快徐乐就意识到这种周身暖洋洋心中一片温馨的感觉并不对劲,自己已经不再是阿爷庇护下的无知少年,此地也并非家乡。人在险地容不得半点疏忽,以眼下这副模样,又如何与人厮杀?十数年的勤学苦练绝非无用,几个呼吸间,徐乐的精神便从方才的恍惚中恢复,神清气爽灵台空灵。若是有人此时动手偷袭,一准要吃个大苦头。
    但是他也得承认,饶是如此,自己在面对这位杨家二娘时,以及难以生出杀心。再看看一旁步离闭着眼睛脸上微微带笑的模样,就知道小狼女的情形和自己没什么差别。她想必也沉浸于在梁亥特部落罗敦阿爷身边时的记忆之中。
    这杨家公主,果然不是寻常人物,手段着实了得。她虽然不通武艺不知杀伐,但却有着足以祸乱人间的本领。不但模样堪称绝色,其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受过行家指点名师传授,于不经意间展现出的风采,足以令天下间大多数男子倾倒。偏生她自己还不知晓自己学会了什么本事,这些手段施展得十分自然全无矫揉造作痕迹,这便更加难得。
    纵然这种手段对徐乐不起作用,可是她所学的其他本事,也足以让徐乐佩服。这琴声想必是出于顶尖人物栽培,能让人心情平复,不至于心浮气躁冒失行事。再加上含有镇定安神功用的线香,功效就更加显著。
    这些手段未必是要用在自己身上,更多还是为了服务于天子。杨广性情暴虐喜怒无常,近几年就更是行事乖张行为狂悖。在徐乐看来,这不光是脾性问题,其心智多半已然受损,做出决断时未必清醒,更可能因为狂怒或是冲动而做出错误决断。
    杨二娘的琴声显然对这位天子非常重要,以琴音加上熏香,固然不能让杨广恢复清醒,至少可以让他不至于过于暴躁,更不至于因怒气而杀戮重臣以至无可挽回。杨广多半也很清楚这点,他把二女儿留在身边不急着让她嫁人,未尝没有倚重次女手段的考量。毕竟这等事关系重大,杨广性情又多疑,外人纵然音律手段胜过二娘他也不敢任用。
    这琴声能够抚慰杨广,自然也对别人有效。小狼女对她的好感,可能也和这琴音脱不了关系。除去这方面手段,杨二娘其他手段也并不容小觑。不管歌舞还是丹青水墨上的造诣都极为高明,杨广曾经把她做的画拿给徐乐看过。即便徐乐不懂书画,也能看出其手段绝不输给当今第一流的画师国手。换句话说,除了不懂技击这一条以外,杨二娘身上再无其他瑕疵短板。
    自从城郊一会,杨广便不再提议亲之事,可是又总是邀请徐乐前来迷楼,每次来杨二娘也会出现。或是弹琴或是歌舞,总之每次都有手段。杨广素来奸狡,在他不发癫的时候,心机手段样样不缺,论及谋略诈术实非徐乐所能及。为了让徐乐愿意前来迷楼,又不至于当场发作,杨广不光是以沈光的名义相邀,更是特意让徐乐带上步离作陪。
    按照杨广说法,便是自己这个女儿难得遇到个投契的人,小狼女常来常往,可以让她排遣寂寞。实际上便是以步离为约束,让徐乐没法翻脸,又是暗中提醒徐乐,别忘了杨二娘对步离的恩情。如果不是杨二娘及时出手施救以及把步离安抚住并加以救治,徐乐就算有鬼神之勇,也绝不可能救回一个活的小狼女。
    徐乐也得承认,步离对杨二娘的看法竟是出奇的好。乃至每次进迷楼,都愿意一反常态穿上素来厌恶的宫装。能够让她如此委屈的,除了这位大隋公主还没有第二个。是以自己就算有再多的不满,为了步离也只能忍下来,强行让自己坐在这里敷衍。何况除了这份交情,亦有公务上的考量。
    杨广遵守了约定,虽然不曾和自己签订什么契约,也没把自己当作使节,可是骁果军于东南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来护儿前者带兵出征得胜而归,本以为会在江都驻扎几日休兵。不想人刚回城,便又领了圣旨,不但自己带兵继续出战,就连来整也随父同行,带领江淮弩手讨伐江淮付近乱军。
    骁果军讨伐乱军本来算不上奇闻,不过自杨广南狩以来,东南之地盗贼蜂起剿不胜剿。杨广往日以骁果军自保,于讨伐贼寇并不用心。除非公开竖起反旗又或者兵马建制称孤的盗匪,杨广才会以骁果军征讨,其他盗匪要么听之任之,要么便是交给当地官府自行处置。如今以荣国公典兵,江淮骁果精锐征讨,便意味着徐乐之前的建议为杨广听取,骁果军将用武于南,大军北归无日,李渊可以安心征讨北地以固根基。如此即便没有任何文书为凭,徐乐此番出使也算是大获全胜。
    此举不光是让徐乐对李渊有所交代,更能尽量保全东南百姓,让苍生少受几分刀兵之苦。若是能借机让一部分东南名门世家遭殃,就更合徐乐心思。正因为此,对于杨广的安排,徐乐暂时也只能接受。至少在局势彻底明朗之前,不便离开江都,免得让之前的种种辛苦功亏一篑。
    见徐乐从恍惚中醒来,这位杨家公主也有些惊讶,显然在徐乐之前,还没人能这么快就恢复神智。她心头一慌琴音略有些杂乱,随着一声轻响,佳人被迫提前终止了演奏。
    步离也随着这声响睁开了眼睛,有些迷惑地看着对面女子问道:“这么快?”
    那少女面色微微一红,低声道:“正所谓:曲有误,周郎顾。奴学艺不精,让乐郎君见笑了。”
    步离好奇地看向徐乐,不知徐乐几时学过音律,更不知这好听的琴声到底哪里错了。徐乐板着面孔道:“过奖。徐某一介武夫,又哪里懂得什么音律?只不过惯听战鼓懒闻丝竹,这曲声再好,也与我无缘。今日时辰不早,太上皇又迟迟不至,徐某先告辞了。”
    女子脸上流露出一丝遗憾神色,又有几分不舍。眼见徐乐不为所动,只好又说道:“父皇今日有要事要见乐郎君,还望拨冗稍坐,也免得父皇动怒。”
    徐乐也知,今日的召见有些不寻常。先是急急忙忙把自己招来,随后杨广又不见人。纵然此人素来荒唐,但也很少如此,想来背后多半有些蹊跷。再看杨二娘神色不似作伪,也只好强耐着性子在此等候。
    杨二娘因为之前弹琴无功,便也不再弹奏,改为给二人奉茶点汤。明明迷楼中女子无数,可是杨二娘谁也不肯招呼,万事亲历亲为,让人说不出原因。与关中的茶汤相比,江南的茶更为精致,茶饼中也没有那么多的盐或是葱姜蒜。
    茶饼品质固然胜过关中,点汤之人的手段更是高明。杨二娘不独国色天香,点茶之时的身姿举动更是曼妙妩媚到了极致,只看她的动作不必饮汤,都是一种极大享受。
    只是对徐乐而言,这些都还远远不够。他对于这空耗民力的迷楼并无好感,对于这等绝色,也只想敬而远之。可就在他寻思着该如何再次告辞时,一阵脚步声自楼梯处传来。
    第六百八十二章 屠龙(四十七)
    杨广今日依旧是东南富翁打扮,但是神色已经和之前大不相同。第一次与徐乐相见时,其两眼黯淡无光,看上去就像个将死病夫。如今却是走路生风两眼放光,在他的眼中,仿佛有两团火熊熊燃烧。
    身为至尊锦衣玉食用度无缺气色强过百姓乃至军将是寻常事,不过对于杨广来说,这等气色也算是难得。毕竟他并非自幼习武且用药物浸泡身体的斗将,论及体魄不能和上将相提并论。再加上沉湎酒色旦旦而伐,就算是铁铸的躯壳也难免损毁殆尽何况肉体凡胎?
    以他的起居而论,精神不好乃是寻常事。徐乐这段时间观察,杨广大多数时候处于浑噩的状态之中,偶尔振奋也更像是饮用了烈酒又或者是食了某种药物之后的反应,虽然亢奋但缺乏理智,并非人的正常态。单以这方面论,确实比李渊差了一天一地。
    今晚的杨广却一反常态突然恢复了活力,仿佛一夕之间便年轻了十几岁。乃至在一瞬间徐乐新生错觉,以为杨广脱胎换骨或是回光返照,只不过仔细观察便发觉,他依旧脚步虚浮眼神涣散,并未真的恢复健康。
    眼下这副模样,不过是因为某种外力刺激下,短暂的奋发而已。自家根基不牢,靠这种外力刺激的振奋不会长久,时间一久肯定会打回原形。不过就当下而言,能让荒唐天子兴奋成这般模样的事情,想必也不会那么简单。
    杨广进得书房先是把自己的女儿和步离都赶了出去,杨家二娘知道进退,父亲进门便收了琴告辞,步离则是看到杨广就有火再加上和杨二娘投契,便也跟了上去,房间里只留下杨广与徐乐两人。
    两个男人对面而坐,杨广问道:“放眼江都,除了朕之外,便只有你能听到二娘抚琴。这份造化非同一般,李渊虽然号称仁厚之主,怕是也不会给你这般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