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9
不同的是,邵一夫这一天吃的是菠萝包。印象中他平时都是以中式早餐为主,后门的各种饼类、包子类,再配上一个茶叶蛋、一根烤肠或一串肉丸。
赵诗华本来也没觉得有什么,毕竟谁都会偶尔变换下口味。偏偏在她视线扫过来的时候,邵一夫却若无其事地问了她一句:“请你吃菠萝包要不要?小学的时候你们是不是特别喜欢吃?”这就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赵诗华不知道他在打什么鬼主意,假装礼貌地婉拒后,回过头就偷偷把手机通讯录里邵一夫的大名改成了“菠萝饼”。
到了中午,她打算还是跟前些天一样,继续留在教室里自习半小时。
几天坚持下来后,她发现不少作业都能在午间完成,从而使晚自习空出来更多的时间进行预习或复习,效率明显提高不少,便决心以后也沿用这种时间安排。
只是决心才立下半秒,就见到这一学习方式的首位践行者卓思奇收拾东西起身离开,应该是去广播站。
赵诗华不由得又有些动摇,也不知是周末前的懈怠感忽然席卷而来,还是一个人留下来写作业太孤单,她突然就问了一句:“我能跟你一块儿去广播站看一下吗?”
“应该没问题,”卓思奇的脚步滞了一下,“不过真的只能看一看,因为我到时候可能没空给你介绍。”
“没关系!看一眼就够了。”
然而一旦走进了广播室,她就意识到只看一眼是绝对不够的。
广播站和学校的电视台共享同一间工作室,里边堆集的五花八门的专业设备堪比真正的电视台:其中一张长桌上并排摆放着五六台屏幕,那阵势就跟在《新闻联播》背景里见到的一模一样;控制台上的一个个按钮就像是撒开的五色豆,看得人眼花缭乱,生怕一个不小心按错了酿成大祸,例如把校长训话的直播画面切到了食堂后厨的采访花絮。
此外还有像模像样的演播室,而且没想到他们使用的竟然是专业的摄像机,扛在肩上俨然就成专业人士了。赵诗华原以为每周的校园新闻节目都是学生们用手机或相机拍摄制作的,看来还是自己世面见得太少,今天总算大开眼界。
她在心里连连赞叹不已,甚至有点后悔开学时没申请加入,哪怕混个灯光师的职位也不错,毕竟四舍五入下来,自己也算是上过电视的人了。
走廊的喇叭里响起了熟悉的开场曲,赵诗华也轻手轻脚地跟过去,隔着门上嵌着的玻璃看向广播站的隔间。
卓思奇从容自若地调试着设备,随后摁下话筒的开关念几句问候语,赵诗华便听到对方的声音从外面传来,不禁感到有些神奇。
奇妙的感觉不仅源自她跟卓思奇明明只隔着一道门,里面的声音却从更远的室外传进来;还有就是赵诗华发现对方的声线变得很不一样,不同于平日里的沉闷,听起来既清亮又悠扬,难怪起初她都不敢确定同桌是星期几负责值日的。
趁着两三分钟的开场音乐播放期间,卓思奇回过头招了招手,示意赵诗华可以进来。她便乖乖地坐到角落的椅子上,尽量不弄出任何一丝声响,呆呆地注视着对方打开笔记本电脑上的文档,朗读当天的新闻摘要。
卓思奇把头发随意地扎成了一束,看起来既干净又利落;再加上换了另一种声线,整个人都焕然一新。
赵诗华一时分辨不出究竟哪个才是更真实的同桌,是平时那个埋头苦学、不问世事的学霸,还是眼前这个让人想用描述晴天的词汇去形容她的女生。
大概五分钟过后,又切换到了过渡的音乐。
赵诗华用手势摆出嘴巴开合的动作,意思是问自己能不能说话。卓思奇确认了一遍话筒的指示灯是红色后便点点头,她却还是不敢放肆,就用气声问道:“广播站好玩吗?你当初为什么会加入?”
“还行,”卓思奇一边浏览着屏幕上像是听众留言的内容,想了一会儿才说,“可能是因为小学就在广播站待过一阵子吧……”
“你小时候就喜欢当广播员了?”
“其实是大人逼着我去的,一开始我也不是很乐意。不过一个小学生能学会用那么复杂的机器,又能在整个学校听到自己的声音,想想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尽管卓思奇在瞬间又用回了比较低沉的嗓音,但她脸上的表情却变得明朗起来,也许是想起了以前开心的回忆。
赵诗华难得见她提起小时候的事情,试着想象现在的冰山同桌也曾经露出过得意洋洋的模样,便双手托着下巴好奇起来:“那初中呢?你初中也去了广播站吗?”
“初中?初中我就没有再参加了,那会儿家里……”她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住得挺远的,就算了。”
“啊?那真可惜……”才刚听了开头,广播站的故事就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