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穿成农家老太后 第62节

      想到这件让他感到很糟心的事将要被当众了结,安常煦的心情很好,所以他微笑着点头道。
    “邵爱卿所言甚是,刘伴伴,派人将那何文生、何瑞父子也宣召过进殿吧。”
    听到新帝竟能脱口说出何文生、何瑞的名字,丁次辅顿时有些错愕,他怎么也没想到,自以为机密的事,在陛下那里,竟然早就挂上了号。
    怎会如此?
    注意到他的反应,罗次辅悄悄露出一抹幸灾乐祸的笑容,事实证明,他可比对方受新帝与太尊夫人重视多了,因此才能在事前得到提示。
    要不是提前得到提醒,他可能真会如丁次辅所愿,一听到连永丰所奏之事与太尊夫人有关,毫不犹豫的跟着推波助澜。
    可是在突然接到那个莫名提醒后,他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决定静观其变,不掺合进去,如今看来,丁次辅自以为筹谋得十分隐秘,肯定会得到众人支持的计划,早就被上面两位不动声色的尽收眼底。
    可是他们却又一直放任丁次辅上窜下跳,显然是早就做好了应对,以那二位的行事风格,让跟着蹦跶的人无功而返只是轻的,重要的是丁次辅这次少不得要为此脱层皮。
    朝堂上的各方势力之间的角逐,向来都是此消彼涨,对他而言,或许只需安静的等着,就能争取到从中渔利的机会。
    被丁府中接进说中的阳山乡李氏族人中,有仍健在的那位李三爷,时隔近十六年后再重逢,陈凤琪坐在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地位的御座旁边,高高在上,气势逼人。
    当初气势汹汹的带着人上门,打算以所谓族规逼她收下已由他们择定的嗣子,估计已经商量好她家财产分配方案的李三爷等人,此时都已变得颇为苍老。
    被内侍引入殿内后,个个都是弯腰低首,战战兢兢的忙着下跪磕头的紧张模样,想来要不是那丁次辅给他们许诺的利益足够让人心动,这些人肯定没胆子走这一趟。
    没过多长时间,工作的衙门就在皇宫附近的何文生与何瑞也已赶到,以李三爷为的几个李氏族老已经将十六年前的旧事当众讲了一遍。
    年近七旬的李三爷虽然人老体衰,除了身子有些颤抖,却还头脑清明,说话也还算清晰。
    “……草民那侄媳陈氏带着她的儿媳江氏一去不返,致使他们那一房没人祭祀祖先,虽然此举大不孝,有违族规,但是族里众亲都十分挂念她们的安危,知道侄孙已被那巩县何家占了去,断了四房的香火,草民等人才会进京告状,求圣上还俺们李家一个公道。”
    李三爷所讲的这些话,都是由人一字一句教他们强记下的,因为紧张,说得有些磕磕巴巴,几人相互提醒与补充着,才顺利将那些话都当众说完。
    谁都知道他们话中提及的‘侄媳陈氏’,指的应该就是此刻高坐上首的陈太尊,可是他们却惊讶的发现,不管是对于这些人的出现,还是这些人说得话,陈太尊从始至终连个表情都没变一下。
    那幅事不关己的淡漠反应,与她平时上朝时的常见状态,或者说是没有大臣因有意针对或为难新帝,惹到她不悦时的反应没有任何差别,很显然,她对对殿内这些李氏族人压根就不感兴趣。
    虽然这些人过去曾为难过她,现在又以她夫家这些年来无人祭祀为由,上来就给她扣了一顶大不孝的帽子,她也丝毫没有开口为自己分辨的打算。
    这种彻底的无视,让殿内众臣都感到心情有些微妙,连永丰随即便义愤填膺的当廷怒斥道。
    “陛下,不管是那强占李家儿郎的何家人,还是在长大成人后,竟然做出背亲弃祖之举,认他人为父的那个李成杰,以及打着接回儿子的幌子,带着李氏家产与儿媳一去返的陈氏,所行之事都有悖人伦纲常,理当按律处置。”
    连永丰话音刚落,就看到何文生与何瑞一前一后被带入殿内,两人正好将他的话听个正着,何瑞下意识低下头,何文生心中虽然紧张,人却不虚。
    等到二人行过礼后,安常煦才开口道。
    “何卿家,这阳山乡李氏族老进京寻到连卿家府上,告你何家强占他们李氏儿郎,你可有话分辨?”
    宣召他过来的内侍在来时的路上,已经提醒过了他,有阳山乡李氏族老被有心之人带入京中,现在已被召入殿内,告他何家强占别人儿子的事。
    何文生这才明白,陈太尊为何突然会在前些天给他送去那纸文书,想来应该是已提前得到消息,做好了应对准备,而他何家则被视突破口。
    若他没有这份文书,陈太尊本人会不会受到影响,他不确定,但他可以肯定,他何家肯定会在劫难逃。
    此刻听到新帝的问话,何文生满心感激的从怀中取出一个油布包,小心展开里面的的一纸文书道。
    “启禀的陛下,微臣身为朝廷命官,岂敢有负圣望,做出擅自夺人子的恶行?此乃十多年前,微臣救下我儿何瑞不久,得到的一纸经过签字画押的文书。”
    刘乐下阶接过那张纸文书,呈给安常煦过目,看到纸上以规整却没什么笔力写的字,眼中迅速闪过一抹意外。
    因为那些字不仅是以毛笔书写,还都是正常字,一个都没有缺笔画,完全不是他祖母平日里的书写习惯,说是判若两人也不为过,可是他祖母既然要做局,肯定不至于犯下这种纰漏才对。
    心中虽然有些疑惑不解,但是安常煦表面并没有露出半分,认真看了下里面的内容,才感到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那些以亲娘的身份‘转让’亲生子,以偿人家的救命之恩的言语,绝对不是一般的亲娘能说得出口的。
    看完之后,安常煦以看似若无其事的态度,随手将文书递给刘乐。
    “给殿内列位大臣念一下,再请丁尚书他们过过目,真是荒唐,人家早已在私下达成的共识的一桩家事,竟然被一群外人给搅到朝堂上来。”
    听到这话,不仅丁次辅的脸色一变,接到他的指示,才在朝中折腾出这一场的连永丰等人更是心慌不已,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那张纸上都写了些什么。
    不过刘乐没让他们等太久,就开始朗声读起文书中的内容,听得堂上众臣个个神情古怪。
    唯有刘乐看似丝毫不受影响,在读完之后,就略过身为首辅的邵云博,将那纸文书先递给丁次辅过目,对于新帝亲口点出让丁次辅过目的原因,众人心都很明白。
    毕竟丁次辅本是抱着十拿九稳的信心,想要借此扩增自己的影响力,本就没有掩藏自己的打算,才会让他的嫡系一齐上阵,却没料到,他这边还没来得及正式发力,就被一纸文书给打碎如意算盘。
    看到那张纸张陈旧,处处都透着年头,下方还按有手印的文书上,果然写着刘乐刚朗读过的那些内容,丁次辅顿时有种心如死灰的感觉,犹自顽强的想要挣扎。
    “陛下,臣有异议,谁能证明,这便是何给事中的生母陈氏所书?”
    邵云博笑吟吟的捻须笑道。
    “丁尚书可能忘了,老夫当年曾是这位陈夫人买回去的老仆,对夫人当年的手迹十分熟悉,不妨让老夫过一下目。”
    丁次辅这才想到,眼前这位顶头上官所言不假,他的确拥有做证明的资格,只得阴沉着脸将文书递给对方,心里清楚,有这位在,这事完全没机会改变结果。
    果然,邵云博接过文书后,装模作样的认真看了看,就语气肯定的回道。
    “老臣可以证明,此字绝对是出自东家太太十余年前的手书。”
    虽然事实上,这是他那位东家太太在前不久,才托他帮忙代书,还在他面前露了一手做旧的技术。
    自从听完刘公公当众读完那纸文书中的内容的,跪在地上的何瑞就已面如死灰,绝望不已,因为他很清楚的知道,随着这纸文书的公开,他已再没有机会与那高高在上的太尊夫人有任何瓜葛。
    因为他相当于是被亲娘‘卖’断身契的人。
    第八十四章 开先例的和离
    同样跪在地上的一个李家族人却在此时高声喊道。
    “这东西是谁写的都不算数, 陈氏她一个不顶事的妇道人家,凭啥能将俺们李家人送给别家?”
    邵云博好整以暇的转身看向对方道。
    “就凭她作为亲娘的身份,陈夫人此乃大义之举,为报何家救了她儿子性命之恩, 甘愿自己承受母子断情舍离之苦, 也要成全这位何给事中与何家的缘分。”
    连永丰也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妙, 这样下去,他这个打头陈的落不了好,一时之间焦虑紧张到嘴唇都有些哆嗦, 努力抓住另一个突破口。
    “陛下,这位何给事中在十多年前,已经是个长大成家的男丁,他却更名改姓,背祖弃宗的去给何家当儿子, 同样有违人伦纲常,若不重惩, 实在难服天下人心。”
    何文生则在此时回道。
    “启禀陛下, 微臣当初救回小儿时,正值他被山石磕伤头部, 伤势十分严重, 请来许多大夫为他诊治,好不容易将他救醒后,才发现他竟失去过往记忆,不知自己的名姓。”
    “大夫们都说, 他可能是因为脑部有淤血聚集,才会导致失忆,微臣派人在周边寻访, 都没有找到认识他的人,后来倒是接到这么一份文书,微臣才会将他充作亲生子养在身边,巩县范围内的大夫都能作证。”
    “若他果然是那等背宗弃祖,图我何家富贵之徒,微臣万万不敢将他收养在家中充作亲生子。”
    听到其中竟有这样的内情,其他人才觉得可以理解,毕竟这何瑞得当年声势正盛的何家精心培养,也只得了一个同进士出身,可见资质有限,何家的确不用无端强占别人的儿子。
    看来那人的演技也不是那么差嘛,怎么那天发挥得那么差劲?
    安常煦勾起一抹饶有兴致的笑容,反正他是不会提醒这位或许不失善心,但是私心更重的何大老爷,点点头道。
    “原来是这其中另有隐情,现在当众说开了就好,对了,朕这里还有一份先帝早前赐给太尊的一幅圣旨,当众为列位臣工读一下,免得以后又有人不知缘由的就无端生事,损及太尊的名誉。”
    听到他的话后,刘乐就恭敬的弯腰举起双手,接过新帝放到他手中的一卷圣旨,拆开后,站在旁边大声诵读起来。
    听完这卷圣旨中的内容后,场上众人表情更是精彩不已,因为这是一卷奏准和离的圣旨,准的是太尊夫人陈凤琪,与她那死去的丈夫和离。
    也就是说,人家陈太尊早在先帝尚在世时,就已经借她义子之手,彻底斩断自己与阳山乡之间的关系,她只是陈氏,早不再是李陈氏。
    丁次辅下意识开口回道。
    “陛下,纵然这是先帝在时所下旨意,此前也从没有让未亡人与已经过世的人和离之说啊。”
    安常煦冷下脸,目光环视下方那些看着恭敬,实则时刻总想与他较劲的大臣道。
    “此前没有,先帝开创此例之后,不就有了,丁爱卿,做人可不能太过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你们丁家没搞清楚状况,就擅自派人去阳山乡,还带回这些李氏族人来到这金銮殿上,行诬告他人的欺君之举,也是此前也不曾发生过的荒唐案例吧,你们是在欺朕年少吗?”
    殿内众臣闻言,立刻跪地请罪,安常煦冷哼一声,这些人想要设局对付他祖母,以所谓族规与人伦纲常要挟他祖母退出朝堂,其心可诛。
    虽然他们的计划没能实现,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些人就能用疏忽、被误导之类的借口逃脱处罚。
    所以安常煦随后就以欺君之名,让人拿下打先锋的谏议大夫连永丰,又分别以盲从、渎职之类的名义拿下几人,都是丁次辅一派的中坚力量,让所有人都能看出新帝的怒气,同时也借此告诉别人他的底线。
    “丁爱卿年事已高,不仅要帮朕操劳国事,还如此关心旁人的家事,会出纰漏,乃是再所难免,朕能够理解,所以,对于这次的事,朕便不与丁尚书计较了。”
    “但是朕也不是不知体谅人的人,考虑到丁爱卿为国事劳累多年,一直没好好休养过身体,朕为你特批三个月的假期,吏部一切事宜,先交由吏部左侍郞负责代理,丁爱卿在内阁中负责的工作,就暂请邵爱卿与其他几位大人帮忙分担一下。”
    被点名的几位大臣立刻大义凛然的齐声应下,一副为上分忧,舍我其谁的架势,在他们这个位置上,承担的工作越多,往往意味着他们的权力越大,掌握的资源越多,当然多多益善。
    至于丁次辅在被强制休假三个月后,再重回朝堂时,能不能再拿回属于自己的位置和权力,可就不一定了,准确的说,丁次辅还能不能再重回朝堂,都是个问题。
    因为吃进去的东西,肯定是谁都不想再吐出来,有的是人希望他能永远在家‘休养’,如当年的那位何次辅般。
    “对了,阳山乡李家这些年事已高的族老,谁给接过来的,谁要负责给朕好好送回去,这些可都是朕的子民,朕见他们年事已高,不与他们计较胆敢上殿欺君的罪过,只罚他们这一支五服内的李氏族人,下五代不得参加科举,绝对不容尔等怠慢。”
    不得不说,皇上给出的惩罚都别出心裁得很,让不明内情的外人听着,都会认为皇上宽仁大方,这些人沾上了欺君之过,被灭族都不冤,他却只是轻描淡写的罚丁次辅回家休假三月。
    对于这些吃了雄心豹子胆,听别人挑拨几句,就敢上金銮殿告状的李家人五代以下不得科举,还不是罚全族,只是罚了过来闹事的这一支李氏族人。
    可是对于朝中这些大臣而言,这种看似不轻不痒的处罚威力反倒更大,也是他们这些大多都出自世代书香豪门的人,最为忌惮的。
    因为他们都是家族传承与未来发展看得比性命还重的人,不管是丢掉自己的前程,还是自家后辈被罚不得的科举入仕,打击绝对都是致命的,邵丞相家就是最显著的案例。
    只是邵丞相凭借他个人极其出色的能力,以及在关键时刻,不惜卖身为奴,尝得苦中苦的的努力与坚持,为自己的后辈顽强的拼出一条血路,还算幸运。
    更多的都是在得到这等处罚后,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至此没落,很少有还能再度崛的案例。
    虽然皇上这般罚那阳山乡李家,绝对算是非常宽容的处罚,毕竟他不仅没有罚那些没有掺合进来的李氏族人,罚他们这种五代下来,顶多出三两个秀才,连个举人都出不了的家庭不得参加科举入仕,实际上的损失其实并不算大,警告的意义更大。
    “这件事情是因何给事中而起,虽然在你由一个李家子,变成何家子的这件事上,存在着一些意外因素,可能并非是你主观上的意愿,但是事情既已发生,你便身负不可推卸的责任,朕会对你的职务进行调整。”
    听到这话,何瑞更是一脸绝望,知道新帝没有当众指出他的工作态度敷衍,做事能力不行的问题,已经算是给他留面子。
    他此时再也不敢去奢望认回亲娘的那些,只想保住原本的职位,可是新帝话已说出口,就不存在收回去的可能,所以他除了磕头谢恩,不敢有半分异议。
    下达完口谕,成功发落一批人后,安常煦心情很好的向陈凤琪请示道。
    “太尊这边可有其它吩咐?”
    陈凤琪在朝会上很少开口,可她但凡开口,总会引来无数人提心吊胆,这次也不例外,感受到对方扫视他们的目光,许多大臣都忍不住有些心虚。
    陈凤琪没管这些人的想法,虽然她看似一直没有任何反应,完全是将自己置身事外的淡定模样,那是因为她一直以来的坚持,通过自己的态度,让殿内这些大臣认清一个事实,这里是皇上的主场,只能听到他的声音。
    连她这个监国太尊都是这么个态度,其他人凭什么敢欺新帝年少?
    现在到了要散朝的最后时刻,她也是时候该让人知道知道她的态度了。
    “老身没什么吩咐,老身坐在这里,虽然没有开口,却带了眼睛和耳朵来,看得到,也听得出来,这是有人看老身不顺眼,想要针对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