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85

      在母亲担忧的目光里,韩昭仪若有所失的视线中,他向太皇太后敬上今年最后一杯美酒。
    “大妈妈,常言说寿比南山不老松,朕盼大妈妈如南山之松,东海之水……”他引颈喝酒,眼中泛有水光。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世上有不老松,不断的水,却无不死的人。知情者都心知肚明,太皇太后的酒杯里是水,太皇太后的玉体已不堪重负,今夜过后,变数难料。
    赵元训疑心更胜了。他离大妈妈触手可及,言行举止、仪态神色也与平日并无二致,但他心间始终盘桓着怅然若失之感。
    他在私下告诉沈雩同,元宵节后大军开拔,时间紧迫,明日一早他就会返回校场,所以今夜在宝慈宫守岁。
    老人年迈,不能再像年轻人那样熬夜。太皇太后睡下后,赵元训一直安静地守在床榻前。
    沈雩同陪着坐在瓷凳上,夜里化雪,寒气冻人,她的手又凉又红,但这里不宜烧火炉,赵元训把手递给她。
    暖意驱走了部分寒意,她听见他低声讲话,“年幼的时候,大妈妈也是这样守着我入睡的。”
    一岁将尽,城里爆竹声四起,焰火千树,他的话语湮没在夜潮声浪。
    长夜漫漫,铜漏声声,蜡泪流尽了,深宫归于寂静,能听见殿前的雪融声。她在他肩上昏昏欲睡,似乎听见他说:“小圆,大妈妈似有不妥。”
    辨不清是梦,还是真实发生,她在黎明的光斑里醒来,发现自己合衣躺在侧殿软榻,柔软的锦褥盖在身上,手边压着赵元训的玄色大氅,一片冰凉。
    赵元训早已离开,仓促地返回京畿。
    新年的第一缕风吹开了皑皑积雪,新年的大朝会在大庆殿举行,大庆殿足能容纳万人,百官到场,其隆重宏大可以预见。
    一早,杨咸若冒着严寒从王府赶来,赵元训有准备给她新衣,一件鹅冠红锦绣裙。沈雩同迫不及待地换上,给太皇太后看。
    她想让老人高兴,“大妈妈,上元节他就回来看您了。”
    太皇太后精力很差,却说:“我还不能倒下,要等到他顺利赴川。”
    沈雩同眼中含泪,她不是很明白,“区区贼寇为何非要大王出马,又如此仓促,连与大妈妈团聚都不行?”
    太皇太后不怪她有此怨怪,“不难理解,官家意欲革新朝政,储君之争又越演越烈,官家和凤驹都始终缺些机缘,而眼前就是一次天赐的良机。和这些相比,我的老命何足道哉。”
    沈雩同不想哭,她抿着唇很费力地笑,却比哭还难看。太皇太后把她揽在手边,容她难过这一时。
    “天大的事都有缘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往后可不要再难过了。”
    她轻抚老人的手,含笑点头。
    沈雩同贴身伺候着汤药,庭前的雪消融完,宫前几树红梅灼灼绽开,忘记过了多少时日,还是向嬷嬷提醒,才想起是上元节,而她该出宫回府了。
    好久不见赵元训,说好这天要一起去看灯。她的发髻梳好了拆,拆了又梳。
    福珠儿道:“放灯五日,娘子难得和阿郎去看灯。”
    沈雩同想到她也很辛苦,道:“你去玩吧,今夜不用跟着我。”
    福珠儿自然开心,“那奴婢谢过娘子了。”
    她打开妆奁挑选钗环,断裂的蝙纹翡翠簪搁在里头,沈雩同看见后眼皮跳了一下。
    和赵元训进宫的路上,她眼皮开始跳不停,不安的情绪影响到头痛,连呼吸也变得不畅。
    赵元训给她解开衣襟才渐渐好转。他告诉沈雩同,“昨夜我梦见大妈妈了。我感觉很不好。”
    沈雩同握紧了他的手掌,有口难言。
    赵元训急于求证这件事,他不再忌讳佳节吉凶,直奔宝慈宫。人若有难,唱一千一万句大吉也是徒然。
    他气喘吁吁地跑进了寝殿,在太皇太后面前径直问道:“大妈妈,您真的好吗?不要瞒我了。”
    赵隽正好也在此处,闻言目射寒芒,怫然作色道:“赵元训,你发什么疯?”
    太皇太后摇手制止他的怒火,让赵元训上前,“凤驹,为何有此问?大妈妈听官家说宣德楼前架起的鳌山,均为琉璃所制,比去年的还大还好看,大妈妈行动不便,你和王妃就替大妈妈看一眼吧。”
    赵元训打量她的起色,分辨一二,握住她骨节嶙峋的手,“鳌山要亲眼所见才知壮观,大妈妈也去吧。”
    太皇太后笑着抚摸他的额头,“好,我随后就来。”
    太皇太后慈眉善目,温声细语,表现无异,甚至还比平日多吃了几粒红丝水晶脍。
    入夜之后,璀璨灯火映红了半边天穹,王之善奉命送了赵元训夫妻出宫,回来是和医官院的人一道来的。
    太皇太后的心力衰竭,精力也耗得只剩几分,全靠一口气吊着,医官们已经没有任何办法再对症施药。
    殿里人影攒动,来去匆匆,既然无计可施,赵隽就命他们退到外殿听命,不要搅扰太皇太后的清净。
    “是定在后日出发?”太皇太后问。
    “是,傅玢在四川治乱,对董尤有很大的震慑效果,如今他凭借地势坚守不出,蜀地难攻,傅玢只能围困。消耗贼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