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5
士地搀扶下走出了手术室,一只眼睛包着纱布。那是北京最炎热的一个中午,梅葆拉着母亲穿越医院门口车来车往的大街,到街对面去等出租车。大概是一只眼睛看不见的缘故,母亲在过马路时不免拉紧了梅葆的手。那一刻,梅葆背过脸去,泪如泉涌。
整个治疗过程中,十几趟医院和家之间的来来回回,杨光只接过一次。那辆“宝马X5”梅葆和母亲早晨去医院的时候,就静静地停在楼道门口,却彼此都视而不见。
婆婆顾芬倒是经常下来问问母亲的手术状况,和母亲聊聊天什么的。她也发现了董梅葆这段日子里对自己的疏远,好像又回复到了刚结婚那阵子时的客套和冷漠。因为亲家苏音在,她也不便多问什么,可楼下那辆“宝马”的动静她也都看在眼里,儿子媳妇之间看似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其实底下或许正是波澜汹涌。
一天,杨光难得早回家吃晚饭,梅葆和母亲在厨房忙碌,安琪则和杨光在客厅里玩耍。忽然,听到安琪的一声尖叫,站在门口的苏音赶紧去客厅想看看是怎么回事。回来的时候,梅葆问了句:“妈,安琪怎么了?”
“哦,没事,和她爸爸疯闹呢。”苏音笑了笑回答。
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吃晚饭的时候,梅葆和母亲都看出了杨光的不高兴。
安琪每天晚上都是早睡的,只要杨光在家,苏音也会早早就和安琪进了她的房间,或陪她玩会说说话,也就都睡觉了。
杨光却在她们离开客厅去了房间后,就迫不及待的对梅葆说:“你说你妈是什么意思啊,刚我和安琪一起玩,她还要特意跑过来看看,怎么,怕我这个当后爸的欺负孩子?”
第十二章——有多少人值得去等待
疲惫(1)
杨光的话让梅葆莫名其妙,她看他一眼,说:“我们刚才在厨房忙,忽然听到安琪惊叫,第一反应当然是要去看看怎么回事,我妈当时又是站在门口的,就出去看了一眼,回来的时候我还问了,她说没事,是和你在玩,杨光,这没什么不正常的啊?怎么能谈得上是不放心你呢?”
“梅葆,我也早就想跟你说说这事了,自从你妈来了以后,你看安琪都被她惯得变了个样了,什么事都得跟着看着,生怕她摔了碰了,衣服鞋子也要帮她穿,连洗个澡都要拿着浴巾站在卫生间门口等,这样下去对孩子不好。”杨光不满的说。
“杨光,老人看孙辈都免不了娇惯些,安琪又是我爸妈从小带大的,这两年安琪在我们的教育下长大了也独立了很多,可在我妈眼里可能还是把她当成小孩子看的。”梅葆解释着。“再说妈也就住这几天,你就别那么计较了吧,何必硬要去改变老人的习惯。”
“这怎么能是计较呢?再怎么着孩子还是要有规矩的,不能让你妈那么惯。”杨光说。
丈夫话忽然让梅葆想起了当年婆婆顾芬的口气,这个男人太让自己难过了。自己的母亲已经算是知书达礼的老人了,杨光如此挑剔几乎不可理喻。
“你吃晚饭的时候不高兴,又给我们脸色看,就是为了这个?”梅葆问。
“当然,这能让我高兴吗?你告诉你妈,我的孩子不能这样带,要教育好才成。”杨光说着,声音也大了起来。
“那你觉得你爸妈把你教育好了吗?你们家可从来都是讲究你说的那个‘规矩’的,可你对我家的老人有最起码的礼貌和体谅吗?”梅葆冷冷的问。
杨光楞了一下,火冒三丈的:“董梅葆,怎么着,我们家不如你们家有文化是吗?可我现在看你们家的教养也不过如此吧。”
两居室的空间很小,梅葆当然最担心母亲听到他们吵架,这时候只能站起身来去了卧室,停止了争执。而同时,在安琪房间里的苏音还没睡着,还是听到了个大概。
“奶奶,爸妈是吵架了吗?”安琪小声问着睡在地铺上的苏音。
“宝贝,只是说说话而已,乖,睡吧,有奶奶在呢。”苏音安慰着孩子,心里去很是担心梅葆。
苏音的两个眼睛终于都做完了手术,三天以后视力就开始慢慢恢复。但术后每个星期都要复查一次,三次以后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算完全康复了。那天从医院复查回来,苏音忽然说:“梅葆,我离开家都一个月了,你爸那边我也不放心,你帮我定张机票明天回杭州吧。”
“妈,还有两次复查呢,干嘛那么着急?”但梅葆心里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复查也可以回我们那的医院做,我现在的感觉也很好,连眼镜都不用戴了。”苏音笑了笑。“梅葆,听话,去买票,我已经决定了。”
晚上吃完晚饭,苏音上楼去跟顾芬和杨天林夫妻道别。
董梅葆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客厅里等杨光回家,当楼下终于亮起“宝马”的车灯时,梅葆的心里却已经没有了温暖,只剩下了疲惫。
“杨光,我妈明天就要回杭州了,下午的飞机。”梅葆说。
杨光显然是没想到这件事,他奇怪的问:“干嘛走那么急,出什么事了?”
“是啊,连两次复查的时间她都不愿等了。”梅葆叹了一口气。“我妈那什么事都没出,是我们出了事还非要吵架给她看。”
“嗨,这有什么啊,我还不是为了孩子好,就事论事罢了,你妈也太敏感了吧。”杨光想起来,自己那天跟梅葆嚷嚷过几句。
“杨光,你能换位思考一下吗?你妈如果难得来一次,我没事找事吵架给她看,说她这不对那不对,破坏了这个人家里所谓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