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
节当然要在婆家过,于是她和杨光商量着年初二一起回杭州。但听杨光说外公的生日是初三,每年这个时候家里人是一定要聚在一起为外公过寿的,回杭州的事情最好是跟老妈说一声再定机票。而董梅葆节后面试的日期是初十,如果顺利的话,自己也很快就要有新工作了。
婚礼的第二天是星期天,也是婆婆说要下楼来一起吃晚饭的日子。中午,小两口陪姐姐欣葆还有朋友阿珍和阿豪一起吃了饭,他们都要乘坐下午的航班回杭州和广州。
从机场回来,梅葆和杨光去又忙着去超市买了蔬果,当然还有梅葆喜欢的鸢尾花。等公婆进来的时候,不大的餐厅里已经花开娇艳,饭菜飘香了。梅葆做事的麻利也让杨光很是欣赏,她好像都是先定好了计划和步骤,然后一气呵成似的。就算出门换衣化妆这种女人一般都要很久才能搞定的事情,梅葆也只需要二十分钟,而且照样衣着讲究,妆容自然到几乎看不出描摹过的痕迹,但又是精心修饰过的。
婆婆顾芬吃饭的时候拿出几个信封交给董梅葆,说:“这个爸妈家亲戚朋友们给的礼金,你收着吧。”
“这个礼金您和爸以后也是要还的,还是您收着合适。”梅葆说。
顾芬的手并没收回来,但听董梅葆能这样说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又说:“拿着,这也都是心意,我和你爸也不缺这个钱。”
杨光已经笑嘻嘻地把钱给接过来了,说:“正好,我一直想换部车,看看够不够付个首付。”
杨光平日里用电脑的时候,除了看车,就是上各类驴友旅行网站,交流玩的心得以及上传旅途上拍的照片什么的。自己的那辆北京jeep已经开了五年,虽然改装了再改装,爱惜了再爱惜,但离他那种越野要求还是相去甚远,毕竟受车辆性能的限制。而且一趟西藏之行后,那里的恶劣路况也让自己的爱车伤了些元气,回北京后开起来总不是那么顺手了。
董梅葆看了一眼杨光,但坐在一起吃饭的公婆都没说什么,自己到嘴边的话也就又咽了回去。丈夫想换车的事情她也听杨光说过好几回了,可他看中的那款“丰田”越野车要四十多万呢,两个人毕竟现在还都没有收入,她并不主张这个时候换那么好的车。杨光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还是把钱顺手交给了董梅葆,他一直履行着结婚后钱都交给媳妇管的约定。
“妈,我想在春节后跟杨光回趟杭州。”梅葆对婆婆说。
“哦,初三是要给外公祝寿的,你们要走也得初四以后。”顾芬说。“不过,我的意见是你们这次就别折腾了,我们一般年前两天就要去外公家,一大家子人吃饭,保姆又要回家,什么都得我张罗才行,你们以后抽空再回吧。”
梅葆没再说话,杨光看了媳妇一眼,对老妈说:“我们初四走也不碍什么事啊,几天就回了。”
“干嘛要那么急着出门?这次忙着你们结婚的事,我和你爸都累坏了,眼看着没几天就过年了,你们就不能留下来帮帮我的忙?你看你姨家和舅家谁能指望的上?”顾芬不高兴起来。
董梅葆赶在还想再说什么的杨光前面对婆婆说:“好,那在外公家过年和过生日的事,我帮着您张罗,回杭州的事等忙完这几天再说。”
婚礼的事公婆是没少操心,而且支付了几乎所有的费用,现在连礼金都有分文不动地给了自己,董梅葆在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暂时把回家的事搁一搁了。
晚饭后小两口窝在沙发看电视的时候,杨光又跟董梅葆腻歪上了想换车的事。
“媳妇,我看礼金咱也是收了不少,再加上我的这部旧车也还能卖点钱,就先给我付个首付吧。”杨光说。“节后我就找工作,月供我自己负担就行。”
“一定要买那款丰田吗?”梅葆问。
“我研究这款车很久了,性价比没得说,而且也适合我,虽说贵点,但很值!”杨光回答。
看着丈夫一提起这车就兴奋的样子,董梅葆也不忍心再拒绝。家里的积蓄是还有点,但需要再盘算一下这车怎么买,梅葆心想。
第二天,董梅葆拨通了姐姐家的电话,拜托姐夫把自己的那俩“雅阁”给卖了,反正也一直停在爸妈家里也没人再去开。这样的话,杨光买新车几乎就不用贷款了。
两天后,也就是腊月二十八,婆婆顾芬一大早就把杨光和董梅葆给叫了起来,带着他们去采购了食品,然后就直奔外公家。北京的大街小巷和家家户户已经张灯结彩,满是新春佳节的气氛了,商场和超市里更是人山人海,每个人的手里车里都是满载而归。
杨光开着车在二环路上飞驰,董梅葆惊奇地发现,平日里几乎车行缓慢的各个主干道上今都出奇地畅通,车流一下子少了很多。
“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多,一到这个时候,就都涌出北京回家过年了。”杨光说。
董梅葆也忽然沉默起来,自己那么多年几乎都没有离开过杭州过春节,在北京过年固然有些好奇,但对于父母孩子的思念也让她有点不适应。再加上从忙着举行婚姻到现在又要准备过节,自己好像都没来得及好好休息过,整日里忙着家里家外的这些事,要么穿行于超市商场,要么忙碌在厨房餐厅,那么就是从这个家辗转到那个家。在北京的日子和原来自己在杭州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自己和杨光的婚姻生活,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想到这,梅葆将头靠向座椅,轻轻地叹了口气。杨光问她怎么了?她也只是摇了摇头,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