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85

      着她的鼻尖,又按了按她额头,听到她痛呼一声,“我还以为你不知道疼。”
    听出苏有辞的言外之意,虞卿皱了皱鼻子,拍开他的手。
    “才没有,我只是想,这个徐管家要不要人盯着,我担心余家的人知道后会……”
    咬了咬唇,盯着苏有辞,“他手里拿着不少余家的证据,很重要。”
    “放心,早有人盯着,不过天子脚下,倒也不是谁都能那么容易就草菅人命,还神不知鬼不觉。”
    苏有辞牵着她进门,突然说了句不相关的话,“我和嘉禾只是打小认识,并无别的。”
    瞧见妙玲抬头朝自己打招呼的虞卿,听到这话愣了下,一时没转过来,等反应过来,瞬间笑起来。
    “嗯,我知道。”
    苏有辞之前说的话或许是对的,她能让苏有辞心甘情愿被拿捏。
    第59章 ……公子,我疼。……
    七月十五, 中元。
    早在前两日城内已有人家祭祀了先辈,倒不是因为怕今日人多,只是京中有不少外乡人, 各地风俗有所不同,从七月十三开始,就已算得中元了。
    虞卿早早起床,正在清点今日要带去祭奠父母的香烛、贡品, 一件件仔细检查, 生怕漏了什么。
    六子在院子里整理东西, 见妙玲把备在路上吃的点心盒子放到一旁, 不由问道:“姑娘在里面待了好一会儿, 妙玲姐姐你要去看看吗?”
    闻言妙玲往屋里看了眼, 随即摇头, “放心, 姑娘是个有分寸的, 出不了事。”
    她对余家的事虽不是全然知晓,但双亲离世,她却能感同身受, 她也是打小没了父母的人。
    两人话才说完,虞卿便拎着盒子走了出来。
    “车马备好了,我们趁早去, 也好早些回来。”
    妙玲笑着点头,拿起食盒叫上六子, “车夫在巷口等着了,姑娘收拾好了咱们这就出发。”
    虞卿答应了一声,低头理了理篮子上盖着的布,想到前几日的事, 轻眨了眼睛,将情绪压下去。
    徐管家给她的那几本账,她已经全部给了苏有辞,只是没想到,苏有辞不知晓此事,她原以为苏有辞已经提前问过徐管家了。
    余二倒真是胆大,朝廷早已明令禁止民间放私贷,还敢公然往外放,几万两银子净赚两万,这样的暴利,做一辈子大牢都是轻的。
    余家的确安生不了多久了,她总觉得那日苏有辞的话就是一个预告。
    “姑娘?”
    妙玲见虞卿走着走着溜了神,不由出声提醒,“咱们该上马车了。”
    闻声虞卿回过神来,无奈笑了笑,她倒也不是真的那么大度,能对余家的所作所为无动于衷。
    偶尔施些伎俩,让余家问题暴露出来,交给能处置的人,不也公平得很?
    不以其余手段收拾这一家人,不代表不能用正当手段给他们定罪,余家上下,谁无辜?
    都不无辜。
    虞卿上了马车,见妙玲整理食盒,又在弄马车里的东西,便倚着车壁,从小格子里抽出一本书来看。
    是上回苏有辞落在车上的一本杂记,记录了不少民间杂谈。
    从前虞卿在余家时,少有这些书看,学的不外乎是女诫、四书五经,先生教授的也都是些诗书,杂记几乎不让碰。
    —
    马车行至城门处,六子代为在守城士兵那里登记了后,才得放行往城外去。
    官道上不少出城祭拜后回来的,也有才去的。
    虞卿掀开帘子,往外看了看,看着往来的车马,心里的愁绪并不算浓烈,她虽难过,更多的是心结未消。
    可如今,余家背后的靠山大厦将倾,她的心结,或多或少散了一些。
    收回手,虞卿半阖着眼靠着休息,心绪平静。
    约摸一炷香的时间,马车在墓地外的路边停下,车夫叩响了车壁,虞卿不等妙玲提醒,就睁开眼。
    妙玲见状,兀自提着食盒跟竹篮下了马车,在车旁等候虞卿。
    虞卿下车后,从妙玲手里接过竹篮,抬眼看向不远处的山丘,目光幽深,停了片刻才道:“劳烦马叔你和六子在这里等候片刻,我去去就回来。”
    说完这话,虞卿带着妙玲沿山路小道往山丘上走。
    林木葱郁、河流环抱,是一处不错的风水宝地,虽比不上那些达官贵人看中的墓地,却也算得不错,寻常人家也买不到这里的地。
    小道上往返的零星几个人,虞卿只身携着妙玲往上走,脸上戴着面纱,对旁人并不好奇,也未引起别人关注。
    直至走到墓前,虞卿都未开过口,让妙玲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虞卿什么事都憋在心里。
    “就是这里了。”
    虞卿弯腰放下手里的竹篮,低声说了句,“父亲出殡时,我跟到这里,想多待一会儿,可余家的人说我晦气,爹爹见到我也不会高兴,把我带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