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告病回乡。
周廷章担忧其父,忧形于色,被王娇鸾看出端倪,而后劝他归家。
走之前,周廷章还承诺会回来娶王娇鸾,赌咒发誓。
哪知周廷章一去不返。
原来周父正在与魏同知家里议亲,正要接儿子回来行聘完婚,起初周廷章还想着王娇鸾才貌无双不愿意,后来见得魏氏女美色无双,魏同知家里有十万之富,嫁妆更是不菲。周廷章贪财好色,立时忘了对王娇鸾的誓言,半年后娶了魏氏,夫妻恩爱,哪里还想得起王娇鸾为何人?
王娇鸾等了一年,想了一年,写了信去吴江,却了无音讯。
后来又写了第二封,第三封,皆无音信。
王娇鸾年岁渐长,父母欲为择配,王娇鸾却不肯,情愿常伴青灯,曹姨劝王娇鸾说周廷章未必还会来,劝她不要耽误自己的青春。
娇鸾却道人而无信乃禽兽也,即便周廷章负了她,她也不会负了神明。
如此不知不觉过去三年,期间王娇鸾也偶然闻说周廷章已经娶妻,但不知真假,三年不来,其心只怕早已改变,但不得到确实的证据,王娇鸾仍不能死心。
于是遣了千户所的孙九去吴江。
哪知孙九从吴江回来,带来的却是噩耗,周廷章已经娶妻两年,娶的是魏同知之女。
孙九还将周廷章霸占了多年的罗帕带了回来,王娇鸾怒极痛极,哭了三日三夜,欲寻自尽,又不想便宜了薄情的周廷章,于是写了绝命诗三十二首并《长恨歌》。
写完,孙九却怒不肯去,正巧父亲病了,唤娇鸾替他检阅文书。王娇鸾便将从前的诗词并今日所写的《绝命诗》夹在文书中,送了出去。
当晚,王娇鸾便悬梁自尽。
吴江赵推官看了文书,派人去拿周廷章,周廷章最初不认,后来见了婚书,不敢开口。府尹派人打了五十大板收押,而后派人去南阳查王娇鸾是否自缢,不到一日,文书传来,说王娇鸾已死。
府尹大怒,将周廷章乱棍打杀,以其为薄幸男子之戒。
周司教听说之后,立刻气死。魏氏女也改了嫁,可婚后也并不美满。
看完了剧情,周琛揉了揉额角,叹道,“这等人渣,倒也并不罕见。”
虽然不罕见,可见到这种人,仍然叫人恶心至极。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这篇,怕很多人没看过这篇,所以写的时候,在文里写得详细了一点
第68章
周琛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唤人进来替他更衣,顺口问道,“兄长今日可出门参加诗会去了?”
丫鬟闻言道,“这几日大公子都没有出门参加诗会,被老爷压在屋里读书呢。”
他会这么老实?周琛不太相信。
周琛等丫鬟将头发束起,便拿了把扇子出门了。
原身毕竟也来了南阳两月,对于隔壁的卫所也有几分了解,因学宫和卫所相连,卫所叫做东衙,学宫则叫做西衙。
学宫这边有一处墙缺正对着卫所的花园,若是有意守着,就会遇到隔壁在花园里玩耍的女眷。
王娇鸾,就是这么被周廷章守到的。
他刚才查看剧情,王娇鸾遇到周廷章,便是在清明时节,现下恰逢清明之际,也不知道两人到底遇上没有。
想了想,周琛往通往隔壁花园的学宫墙缺走去,远远就见到一身紫衣的周廷章带着方巾,望着对面花园。
他眉头一挑。
原本只是过来碰碰运气,没想到竟抓了个正着。
周琛想了想,绕道从另一边接近残缺的墙垣处,周廷章身后有一根枝繁叶茂的老榕树,周琛在榕树下站了一会儿,爬上去坐在树枝上,这个位置视线极好,将下方的周廷章和对面院子里的几位女眷看得清清楚楚。
隔壁花园里荡秋千的正是才貌双绝的王娇鸾,而她身边有个上了年纪的妇人和一个侍女,想必就是王娇鸾继母的嫡姐曹姨,还有那个害苦了自家小姐的侍女明霞。
看完剧情,周琛厌恶周廷琛,可对这曹姨和明霞也十分的不喜。
可以说,王娇鸾的悲剧,这二人占了一半的因素。
前者说是王娇鸾的姨母,可并非亲姨母,没有任何血缘,她能在王家生活得这么滋润,全靠了王娇鸾,因为她是被接来陪伴王娇鸾的。但她却在不清楚周廷章人品的情况下,擅自撮合了王娇鸾和周廷章,没有父母之言,没有三媒六聘,这婚书根本没有多大的效用,只是方便了周廷章占王娇鸾的便宜而已。
后者就更不必提,她去找罗帕的时候,遇到周廷章,只要说帕子是她的,强令周廷章归还,若不肯归还,就去找周司教,不怕周廷章不还,可她却被周廷章的相貌迷了眼,三言两语不但说出罗帕是小姐的,还道出了小姐闺名。后面更是收了周廷章的贿赂,相助周廷章私相授受,不管哪一件拎出来都够让这侍女被杖杀,妥妥的背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