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
太好玩哦。
大巫起先的忧虑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因为随着一样又一样新的食物出现,哪怕等他们找到新的族地已是秋末,一样有无数的新食物可以供他们收集用于过冬。
这一日途径一片桑林,打眼瞅见桑枝上那一个个蚕蛹,秦衍欣喜若狂。
看见蚕茧的第一瞬间,她想到的不是舒适的衣物,而是首先把它规划到战略物资那一趴。
要知道在古罗马时期,丝绸掀起狂潮,人们把能穿丝绸当成至高无上的荣耀,普通人看一眼都觉得无比幸运,就连实力一般的贵族对丝绸都是望尘莫及。
达到让人近乎狂热的地步,价格高至一两黄金换一两丝绸。
因而丝绸之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物流通道。
丝绸如果用于兵不刃血的战略物资,价值不可估量。
透过葱茏的桑林,秦衍仿佛看见了鸾族建立的城池里面,盛况空前的繁华景象。
四方部落,各路商队接踵而至。
“快,都来,去摘树上的蚕茧!”秦衍率先爬上树,挥动手臂招呼族人,脸上的兴奋溢于言表。
族人们虽不明就里,族长高兴他们跟着高兴就对了。
结在树上白的、黄的,呈长椭圆型的丑陋蚕茧,据他们族长说,这种茧可以做制作成丝滑柔软的绸缎,比他们现在穿的,用苎麻做成的衣服要舒服几十倍。
反正就是一种非常非常珍贵的东西!
大巫又要忙活了,翻出皮子开始作画,短短一个月,因族长而记录下来的传承,即将超越鸾族几百年来积累的所有传承,储备的皮子都不够用了,真是甜蜜的烦恼。
这片桑林面积可观,他们在此处停留了三天才把树上所有的茧采集完。
足足几十筐,专门腾出一辆牛车装载蚕茧。
摘完蚕茧,紧锣密鼓收集桑树种子。
桑树栽种,第二年基本就能小量采集桑叶,秦衍的规划是,一开始无须大量培育蚕种,物以稀为贵嘛,再说要把丝绸的热度炒起来,也需要一定时间的运作。
这是一场长期战,不急。
日子就在走走停停的探索中如白驹过隙,八月中旬,牛车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穿过一片狭长的峡谷,正式踏上南方地界。
原始峡谷,路真的是超级难走,很多地方根本无法通过,要靠人工填坑或搬开拦路石,以及砍掉一些树木才能勉强通行。
也是皮糙肉厚的野牛抗造,这要是家牛,估计早熬死在路上了。
如果不从峡谷走,他们就需要翻过一座陡峭的山脉才能抵达南方,那更难。
出峡谷前,秦衍让每位族人在脸上自由创作,抹些草木灰和植物汁,遮盖他们天生丽质的容颜。
颜值是负担,崛起之前低调才是王道,
脏兮兮的脸配上破破烂烂的衣服,忽略牛车,衣衫褴褛的形象妥妥就是一群要饭的。
话说,他们也没有好衣服穿了,仅有的几套苎麻衣置换着穿,在密林峡谷里穿行,被树枝荆棘刮得七零八落。
抵达南边一切都很顺利,收获颇丰,唯一的遗憾,就是还没找到小麦的影子,眼看离冬季只有一个半月,秦衍不敢继续把时间浪费在找小麦身上。
明年再找也不迟,当务之急,先安顿下来,造房子收集过冬食物最紧要。
又走了五天,队伍来到一处三面环山的地界,
环山中间豁然是一块宽阔的盆地,溪流蜿蜒流淌,
环抱盆地的山峰险峻,山体构造多有巨石,山上树木稀少,物资贫瘠,泥土粗硌干燥,一看就不够肥沃,但秦衍却很满意这块地方。
土地肥沃可以人造,巨石造就的山峰险峻简直就是大自然赋予的一项防御优势。
古代建筑城池,选址依山傍水是一大原则,倘若周边没有崇山峻岭,城池似乎是没有灵魂的,即使是平原地区,也要尽可能的运用远方的山,这是冷兵时代修筑城池,基本的规划学。
靠山筑城,在古代是可以加强军事防御的,城池建在山中,与山腰修建塔楼,可以随时随地观察外面的情况,当有敌人来犯时,可以在制高点射击敌军。
在古代的攻城战中,靠山筑城的优势尤为明显。
秦衍要走的是经济富裕路,为未来壮大族群引流,那么第一考虑的要因
——防守。
你富得流油,必然会引来群狼觊觎,在战斗力还未强大起来的时候,族地的安全性和防御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
有能力创造财富,却守不住财富,辛辛苦苦创造的一切不过是在帮别人做嫁衣而已。
听君一席话,心存小异议的族人立马就全面倒向他们的族长。
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在异界搞基建11
秦衍几句话就打消了族人的顾虑,族长口中的种种优势,让族人们越看这地方越满意,连不怎么长树的险峻山峦都变得可爱起来。
依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