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弥天 第29章 意志的对决(4)

      庞大战舰舯部靠后的位置,原本紧凑的配置着后舰桥、观测塔和十多座高炮,舰上的各种工具艇——包括3艘驳船、4艘哨艇、1艘大舢板、2艘小帆板和2艘小舢板,现在只剩满眼狼藉了。
    “快点,伙计们,就差一小半了!”
    二三十名德国水兵,上身大都只穿着背心、套着救生衣,正利用焊枪、切割机等工具在倒塌的后桅杆旁边忙碌着。这根圆直的杆子原本有好几十米高、上百吨重,不久前被英国炮弹懒腰炸断,一下子把副舰桥砸凹了不说,末端还压在了三号炮塔上——它虽然没有能力砸穿130毫米厚的炮塔顶部装甲,却生生堵死了炮塔转向的空间,使得它只能在左右大约10度的范围内小心的旋转。现在,水兵们冒着炮火在这里奋战,为的就是将这根已经无用的杆子最末端的一段切断,好最大限度的恢复三号炮塔的战斗能力。
    切断倒塌的桅杆听起来很单纯,可是这不同于风帆战舰时代的木制桅杆。如今德国大型战舰上所使用的,都是坚固耐用的钢质桅杆,可惜单脚结构终究留有隐患,在战斗中它们整体倒塌的几率要比英国舰艇的三角桅杆高出一截。另一方面,激烈的海战仍在进行,而“俾斯麦”号又处于英国舰队炮火覆盖的中心地带,一枚落在近处海面上的14或15英寸炮弹,激起的海浪就能把甲板上的水兵卷入海中,没有任何规律的弹片更是“杀人如麻”。
    相比之下,一号炮塔内抢修设备的水兵,所处的环境就要稍好一些。英国人的穿甲弹在这座炮塔正面钻出了一个水桶大小的口子,但爆炸的地点却位于炮塔下层的舱室,烈焰和弹片杀死了原本坚守在炮塔以及其下二三两层舱室的德军官兵,还引爆了放置在炮塔内待用的十多包发射药,这才造成了最初整个炮塔为大火和浓烟覆盖的场景。舰上损管和技术人员经过初步清查,发现这座炮塔里的两门主炮本身基本没有受损,炮塔内的多数设备也还可以使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舰长立即下令抢修这座炮塔,损管、技术以及后备炮手们此时正全力以赴的工作着。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张海诺抬手一看,从英国舰队打响第一炮已经过去了将近20分钟,虽然左臂关节处钻心的痛感仍然一阵接着一阵,他除了皱皱眉头之外并没有其他表现。他知道,这是个时候最需要医护兵的是那些重伤的舰员们,和他们相比,自己这点儿小伤压根算不上什么。
    先前航线几乎平行的两支舰队,由于相向而行,在经过了最近处的“短兵相接”之后,彼此的距离已经渐渐拉开了,刚刚参谋官报来的参数是1.75万码。不过,战斗显然并没有就此结束,至少从两军指挥官的态度来看,还没有哪一方打算退出这场决斗。在张海诺的指挥下,德国舰队开始整体左转,英国舰队很快做出了相同的调整,所以双方的距离并没有进一步的拉大。同时,双方的炮火仍在给对方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趁着双方炮火的有限间隙,张海诺稍稍关注了一下“欧根亲王”号那边的战况,让他多少感到意外的是,这艘“传奇”的重巡洋舰竟在短短十分钟内挫败了英国驱逐舰分队的进攻计划,6艘英国驱逐舰甚至无一逼近到鱼雷攻击距离,其中3艘直接战沉,1艘遭到重创至今仍滞留战场,还有2艘在轻度受损后丧失了信心,直接在欧根亲王号密集炮火的摧残下撤退了!
    “欧根亲王”号的超水平发挥,保证了德国舰队另外四艘战舰在与英国舰队的炮战中不受干扰,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官兵们的信心,接下来,他们重新投入到对英国舰队的炮击中来。又一次三发急速射中,好运再度眷顾了他们:一发8英寸的穿甲弹飞过1.75万码的距离后打中了“伊丽莎白女王”号烟囱后部的后指挥塔以及副炮,对战舰整体破坏虽然非常有限,却在舰上引发了一场不小的火灾,让英军官兵们好是一阵忙碌!
    两支舰队转向期间,舰炮射击参数的变化暂时降低了双方的命中率,飞落的炮弹一时间都找不到各自的目标,纷纷在远离对方舰艇的海面上无用的炸起团团水蘑菇。不过随着两个“默契”的对手的完成转向,训练有素的舰员们迅速找回了感觉,炮弹落点越来越准。英国舰队仍然侥幸抢得先机,一发大口径穿甲弹直接打中“俾斯麦”号舰桥,瞬间削去了它最上部的fumo 39型对海搜索雷达、fumo212型对空搜索雷达和顶部射击指挥室,大幅减弱了这艘战舰的远程预警能力!
    原本擅长抢先攻击的德国舰队,在这场海战中却屡屡成为后发制人者。转向之前的两发11英寸炮弹都没能对英国旗舰构成致命打击,眼见“俾斯麦”号再三遭到打击,“沙恩霍斯特”号及两艘德意志级上的官兵们急了,尤其是在张海诺的带领下战绩显著的“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其官兵对自己的老上司可谓感情丰厚,他们也确实用实际行动来作为回报:两次探路式的齐射之后,这艘战舰迅即以20秒的间隔打出两轮快速齐射,第一次便准确打中了“伊丽莎白女王”号的舰首,第二次弹着点稍稍靠后,直接打中了其二号主炮侧后的副炮塔,几十毫米厚的装甲在德军穿甲弹面前完全不堪一击,第一次爆炸就直接掀翻了炮塔,刚刚送上炮塔的炮弹和发射药很快引发了第二次爆炸,大火迅速沿着供弹通道下层舱室蔓延,若不是细分的隔舱门阻挡了火势,日德兰海战中“狮”号战列巡洋舰的不幸很有可能再次上演!
    经过这接连两次的打击之后,高速航行中的“女王”也冒起了浓烟,而随着“乔治五世”号提前按退出战列,托维手中的尚且完好无损的大牌就只剩下“威尔士亲王”号和“马来亚”号两张。
    这时候,如果英国人对本方各舰的射击数据进行统计的话,便会发现“威尔士亲王”号发射的120发14英寸炮弹中,竟没有一发命中德国战舰!
    这艘刚刚服役乔治五世级战列舰,采用的是新老结合的舰员模式——所谓的老舰员,基本上都是沉没的“拉米利斯”号和“光辉”号上的幸存者,而新舰员则大都是战争爆发后方才征募的兵员,尽管“威尔士亲王”号比计划提前了一个月服役,但这些舰员与战舰只进行了不到三个月的磨合,不仅默契度严重不足,舰上各种设备的调试也还没有妥善完成。如此情况下,这艘战舰空有10门14英寸舰炮的强大火力,却始终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威尔士亲王”号继续挥霍炮弹的时候,“马来亚”号舰上的老兵们却用行动捍卫了皇家海军的荣誉,他们严格按照旗舰的指令,将全部的主炮火力砸向“俾斯麦”号,除了在转向前完成两次直接命中之外,他们还用舰上的6英寸副炮连连杀伤德舰露天战位的舰员,并对副炮和上层建筑构成了一定的破坏。在完成转向后的第四轮齐射中,他们的15英寸重炮再度打中德舰,重磅穿甲弹凿穿了“俾斯麦”号距离舰尾大约10米出的舷侧装甲,紧接着在舰内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这次爆炸是如此猛烈,整个舰尾猛的下沉了几米,海水几乎淹上了甲板。目睹如此场景,人们甚至以为那艘战舰的舰尾要就此折断了!
    然而,基于德皇时代海军的最后遗响——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设计思想,配以30年代末最先进的制造工艺、设备和技术建造的俾斯麦级战列舰,充分继承并发扬了德国水面舰艇防御力强的特点,坚厚的装甲和合理的细分隔舱赋予了它超群的生命力。十来发大口径穿甲弹和近20发小口径炮弹虽然将这艘战舰打得遍体鳞伤、狼烟四起,却始终给于它最致命的一击。反观“俾斯麦”号这边,以装甲指挥室为核心的中枢系统仍在正常运转,完好无损的两座主炮塔依旧保持着正常的射速,受损的两座主炮塔也在德舰官兵的努力下不同程度的恢复了战斗力。而在英国人看来威胁要比“俾斯麦”号小上许多的“沙恩霍斯特”号、“吕佐夫”号、“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甚至是“欧根亲王”号,都以蚂蚁吞大象的方式不断削弱着英国舰队的战斗力。
    终于,两支舰队重新拉近到了1.5万米,在这个距离上,“俾斯麦”号能够击穿任何一艘英国战列舰的主装甲,“沙恩霍斯特”号亦能击穿伊丽莎白女王级的装甲,另外三艘德国战舰虽然火力、防御力难以和一级主力舰媲美,但自始至终都发挥着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3时40分,在损管、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俾斯麦”号最早受损的一号炮塔终于再一次发出怒吼,三分钟之后,一排准确的齐射让“伊丽莎白女王”号两座前主炮集体哑火;3时45分,“沙恩霍斯特”号接连命中“女王”,英国旗舰舰桥几乎崩塌;3时49分,一队挂载200磅航空炸弹的bf109t赶到战场,它们旋即对英国舰队发动攻击,虽然没能取得任何成效,却很快将试图攻击德国舰队的最后一批英国舰载机驱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lt;a href=&lt;a href=&quot;<a href="http://&quot;" target="_blank">http://&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a href="http://&lt;/a&gt;" target="_blank">http://&lt;/a&gt;</a> target=_blankgt;lt;/agt;,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