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的能看得到头。
宋莺时刚把要在此处选址办学堂的消息告诉乡亲们。大家全都被这个好消息砸晕了。
读书好啊!不说光宗耀祖有多大的出息,最起码能识字,能读写,会计算,那以后能走的路子就多了,也不至于一辈子被捆绑在田间地头这一亩三分地上。
谁不想让孩子往后的路好走些呢!
一听这个消息,全村人都振奋了。
正好是农闲时间,所有村里人也跟着朔州府选派的施工队一起行动起来,加入到办学堂盖房子的大工程里。
人多力量大,没两天地基就打好了。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按照图纸画的三层高教学楼也拔地而起。
等一个月后宋莺时的马车再踏入庄子,隔着几千米远,一眼就看到远高于周边农家小院的几栋新楼。
教学楼是砖石结构,青砖白瓦,左右是步梯,楼前是广场,楼后是草坪。绿茵草坪的四周围了几座略矮写的建筑,都是两层高,黄土掺麦壳垒起来的,虽然比不上教学楼敞亮,但也比附近民房厚重牢靠,看起来简陋,实则冬暖夏凉,每件房安了地热,用做学生们的宿舍。
站在教学楼上,放眼越过广场,就能看见层层叠叠的梯田,青山,绿水,还有河道上巨大水车的轮廓。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附近的孩子们早就迫不及待想要入学堂学知识了,这几天还未报名,就有不少人围在学校前打听,生怕错过日期,耽误了孩子上学的大事。
宋莺时也着急啊!
学校都建好了,老师还没个影子。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最起码需要五个老师。语文还好说,万精油学科。剩下的四门从哪儿找合适的人啊!
她回府衙后一直琢磨这个问题,实在不行,也只能逮着身边人霍霍了。
多亏了如今在地牢唱铁窗泪的众位大哥,有倾情赞助的三十多位多才多艺小姐姐,才有了现在的小美和小音老师,别说教孩子们画画唱歌了,以她们的高超技艺,就是当场表演展示也没有半点问题。
体育老师也好找,现成的保安大队长,大橘!
剩下,最棘手的就是数学了,宋莺时也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了,只能自己先顶上。犹记得初中时候,她的数学还是不错的,直到高一那年,向数学势力低了一次头,从此长跪不起。
可怜的孩子们。
准备好迎接数学的魅力吧!
宋莺时列好九九乘法表,并准备了几道开启学生兴趣的鸡兔同笼题,开水放水题,盈亏问题以及和差倍问题。面对厚厚一沓习题,宋莺时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就在她时刻准备开始霍霍孩子的时候,有个人自告奋勇找上门来。
来人是个姑娘。
是个在朔州城里风评不大好的美貌姑娘,林三娘子。
第27章 林三娘子
这个林三娘子可算的上是一号传奇人物。
她在朔州城里的风评数一数二。男有小王爷,女有林三娘,都是宗族大家长教育家中姑娘小子的负面典型。这位林三娘靠商贾之道发家,堪称宋莺时第二人。她完全不知道礼法两字是怎么写的。
和嫁入王府做正妻后就改邪归正,鲜少抛头露面的宋莺时不一样,她的嚣张从一而终。
林三娘子出身于落魄世家林家,父亲早逝,上头有两个靠不住的哥哥,大哥好赌,二哥好色,家里没钱了怎么办,把主意打到亲妹子头上,要把当时刚及笄的三娘强嫁给县太爷当继室。
县太爷八十六了,娶了八房小妾,生了十个儿子,大孙女都嫁人了。等林三娘一进门就是四世同堂齐人之福,直接可以享受孙子孙女绕膝之乐。
这福气谁能消受得起?
林三娘也是个暴烈脾气,掂着把菜刀进赌场上,硬是逼得亲大哥当场同意分家。
宅院,钱财,地契,铺面,她通通都没有,只分得了乡下的三间破瓦房,还有无拘无束的自在身。
当时全城人都议论,这姑娘八成是脑袋让驴给踢了,安安生生嫁人不好嘛,非要瞎折腾,虽说县太爷又老又色长得还磕碜,但他阔气啊!也没几年好活的,等他一蹬腿,那她就是当家主母。放着县令夫人不做,跑去当农姑。
谁成想,没半年的时间,村里三间破瓦房也能让她捣腾出花儿来。人工养殖建鸭场,自己孵化鸭蛋,制做谁都没见过还滋味独特的松花蛋……全城的酒楼餐馆都等着她的货源。
一个姑娘家在群狼环伺中硬生生打出片属于自家的产业,没两年时间,她带着她数以千计的鸭子又从乡下杀回了朔州城。去时两袖清风,归来一身荣光。
当然,也有嚼舌根的红眼病,说她一个貌美如花的小娘子,忒市侩,整个人跟掉钱眼儿里一样,不是在赚钱,就是在去赚钱的路上,和各行各业的男人嘻嘻哈哈,没个正经样子。
难怪老大岁数了还嫁不出去。
林三娘子对此就只有一个表情,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