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366

      指着桌案上的凑折,那些凑折来自全国各地,上面大大小小的事都有,十分繁杂,这也是皇帝的日常工作。
    太子闻言一愣,然后心头一震,再然后他便低头:“儿臣遵旨。”
    处理凑折,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太子心头很是复杂。
    康熙直接让太子先处理一遍,然后他再看一遍,太子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折子到了他手中,大多数处理的都还可以。
    同时康熙也看到了太子的短处,看问题不够全面,同时太过理想化,书读得太多,很容易一不小心就照搬原抄前人的“答案”。
    可是每件事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变通,太子缺乏这份变通,也缺乏一份踏实。
    而且看太子的用词,用少不了“大约”“差不多”之类的词,这让康熙看到他的不自信。
    事实上太子自己也不敢肯定自己处理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才会不确定,所以才会模棱两可。
    康熙心里还是有些失望的。
    其实太子这个年纪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只是康熙要求的太高了。
    第260章 胤禛被告状
    康熙八岁登基,少年亲政做事雷厉风行,他的心智能力非一般能及,可以说天生就是搞政治的料子。
    他对太子寄予厚望,给他最好的老师和最优厚的物质条件,可是太子没有达到他的要求。
    若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还有一个胤禛,做事十分合他心意。
    胤禛身体上的毛病让康熙打心底杜绝他成为继承人的可能,太子做的不如胤禛好。
    凡事就怕对比,太子做的不够好是错的,不做更是错的。
    做太子是个技术活,谁做谁知道,难啊!
    不过总体下来,康熙对太子的感觉就是还能救,决定多教教他。
    对于太子进御书房看凑折这事瞒不住,很快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
    朝臣闻言也只道万岁爷当真看重太子,都随身带着教导了,看来索额图对太子的影响已经没了。
    于是朝堂上立马出现一批跟风者开始投靠太子的阵营,太子如今手里很缺人,半推半就暗中收了不少门人。
    这事大阿哥知道了,气的一天都没怎么吃得下东西。
    别人都风光,皇阿玛太偏心了,大阿哥在心里委屈的想哭。
    他小时候总听额娘说皇阿玛对他很看重,如今看重他没感受到,只感受到了偏心。
    佟橙儿养胎,胤禛跟着差不多休假了,吏部大部分差事他都在府里办,只有那些必须出去的差事他才会出去。
    所以小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坦了。
    吏部在胤禛的治理下大部分人还都挺信服他的,但是总有那么几个脑子不太好使的人,不想过安生的日子,于是就有人跑去了乾清宫告状。
    吏部告状的时候太子也在。
    康熙问:“爱卿过来所为何事?”
    “奴才求万岁爷严惩雍郡王。”
    康熙闻言眉头一皱,他自然是相信胤禛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不过既然告状都告到他跟前来了,总要问问。
    “你且说说雍郡王做了什么?”
    那人道:“雍郡王已经连着五日没去吏部当差了,着实懈怠,这样的人怎堪做吏部的领头人,还请万岁爷明查。”
    康熙闻言一愣,连着五天没去当差,这事太容易查证,是假的可能性很小。
    这实在不像是胤禛能做出来的事情,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吏部的情况康熙明白,在胤禛的治理下挺好的。
    就五天逃班,这在康熙看来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敢告他儿子的状,这人怕是脑子有坑吧!
    吏部的情况他很满意。
    太子在一旁听着这话,心里很震惊,四弟竟然连着五天不去当差,以他对康熙的了解,肯定会不高兴。
    毕竟太子一直都知道他皇阿玛对儿子的严格态度。
    太子心里都等着他皇阿玛发火了,结果呢,康熙最后只是轻飘飘来了句:“吏部可出了什么岔子?”
    告状的那人一愣,然后就是摇头:“并未。”
    康熙:“既然没出岔子,你先回去吧。”
    那人一头雾水的离开了。
    他离开后康熙脸色立马沉下来了,然后一道口谕下去,告状的人被贬官贬出了京城,去了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
    太子就这么看着,心里很震惊,什么时候皇阿玛这么容易说话了。
    四弟差事糊弄,结果竟然没被罚。
    简直有违常理。
    太子就差在心里大喊一声这不科学了。
    太子也只能在心里表达自己的震惊,不可能真说什么,要不然岂不就是不够兄友弟恭。
    胤禛在家也知道自己被告状的事情,这边才知道,乾清宫就来人了。
    康熙要见他。
    胤禛只能跟小福晋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