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6
劝之下,念在身为国主,无法静心入道,便正式还俗了。
启国百姓:呜呜......陛下为了我们,还俗了。
杭清正式回归原本姓名,自然是姓孙名昭。
只由于战争需要,杭清未曾举办登基大典,甚至连一应仪式都未曾展开,以至于除本国外,其余两国对这位新上任的女帝都知之甚少。
更有传言女帝只是一傀儡罢了,真正掌权人实则原大崇黎北侯赵苍瑞,更有甚者说是王琅......
可这一切逐渐演变,甚至还有关于杭清神话色彩的传闻,说启国女帝本是天上神女下凡,来一统乱世的,说女帝命格贵重,是生来的帝王命格,更有崇国青云观的护国法师佐证此传言。
众人一思忖,可不嘛?
这启国打下了凉国,虽未曾继续征战,可那冀王早就投降了启国,启国出兵支援冀王,这济州虽如今还担着名头姓崇,可实际早就姓了启。
更有传闻如今他们崇国的小皇帝是个傀儡,据说崇国朝廷早成了启国小朝廷,亡国已经是早晚的事。
这大启恐怕真的会一统乱世了——
以至于杭清一直默默无闻,甚至同两国人民从无任何交道,她身上被臆想出来的神光,已经叫凡人望尘莫及了。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度过程,到了时间,杭清也没继续坐守幕后,她光明正大的站在了人前。
......
大启灭凉国后又四月,女帝率百万狼虎之师亲征纪国,与冀王、秦将军分三路夹击、包抄。
大启女帝亲征,鼓舞士气众望所归,一路及其顺利,将纪国打的落花流水,一再往皇都逼近,见者无有不降。
用时三月,启军兵临纪国皇都,纪国天子率妻子朝臣数千人跪在城门,奉上传国玉玺,举国降之。
女帝念其亲降,不再追究,封其为光降侯,命人妥善安排光降侯亲眷。
将原纪国下设四州,分而治之。
.
启帝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国而亡诸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领土已登峰造极,朝中更有文臣武将如过江之鲫,手下堪称拥有百万雄兵,百姓安居乐业,海晏河清。
反观对照组崇国,年年战乱,上个月太上皇帝驾崩,小儿皇帝更被各方势力把持,朝中四分五裂,底下郡县动乱者甚多,百姓反叛者动辄数十万,朝中更不乏世家名臣自崇出逃,带领妻子家眷往大启奔来,朝廷举国上下,早已无力镇压,而这是启百万雄兵已悄然抵达崇边境之处。
如此绝境,有前纪国同凉国为先例,凉国国君誓死抵抗,国内死伤者无数,皇族被灭了个干净;前纪国国君举国投降,乖乖地奉启帝为主,这不好好的活着,好吃好喝供着吗?
启帝雄才伟略,更心胸宽广,启国境内鱼目混杂,人种甚多,可启国上下未有人种之分,凡启国直辖之下,皆为女帝子民,皆享受上民待遇。
如此大帝,崇国百姓还纠结什么呢?往常害怕亡国那是害怕被抓去了做奴隶,不眠不休的干着最苦的活,备受压迫。
而今还怕什么?都是平头百姓,去哪儿不是当百姓?启国那般繁荣,据说平头百姓吃得都是白米,穿的都是棉锦,据说启还废除了奴隶哩!
当即,皇帝不降老子降,抱着如此态度,崇国边境一郡接着一郡投降——
启国极其顺利,便围困了大崇皇都。
崇小儿皇帝才做了一年半的皇帝,六岁小皇帝被太皇太后握着手,在早朝之上,往降国诏书上盖上了玉玺,自此,世间再无崇国。
大启立国不到两年,一统天下———
。。。。。。
结束动乱,四海升平。
女帝更国名为上启,后世万国统称该朝代为上启天国,这是史学家公认的延续了千年,最强大的帝国。
杭清下令统一文字,统一官语,统一度量衡。
结束动乱统一国土之后,国土面积太大,定都事宜提上了日程。
原先的启国建国才一年多,又一直忙着对外打仗,对内民生发展,杭清都忙的脚不沾地,手下这些重臣更是如此,最初她连登基仪式都没有,直接在几个老部下簇拥下高呼了几声万岁万岁,就做了皇帝。
说起来也好笑,这一年来她们倒是像极了草原人群,大部队往哪儿打仗,朝廷便在哪儿。
如今可不能了,一切都要郑重选择。
王徵提议道:“国都须是关中,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关中,这便是原崇国今大启雍州地界。
杭清对此不置可否,将国都迁移至原崇国皇都,地理优越,且人文近通,地又处于中原,方便日后管辖治理。
于是便下令兴修若干宫殿,在保留崇国皇宫部分基础上,开始扩建。
杭清带着孙家老小正式入住了大启皇宫。
。。。。。。
登基大典在九月初二。
金风玉露,丹枫迎